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12-31 11:08 编辑
蔡春有会长作年度报告:
求真务实,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2016年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得到了各界同仁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协会的纽带作用发挥明显。
2016年即将过去,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畅谈协会一年来的成绩与不足,规划下一年度的工作。现在,我代表协会作2016年度工作报告。
第一部份 2016年度工作总结
协会是一个行业社团组织,协会的宗旨是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协调协会成员单位和个人从事海水鱼类种苗繁育生产、经营和购售各环节的关系,加强会员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相互协作;为会员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信息和科学技术服务,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高协会成员单位和个人从事本行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改善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和市场环境,繁荣海水鱼种苗市场;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的行业作风,打造南海海水鱼类种苗品牌。促进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推动南海海水鱼类种苗产业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2016年,我们本着协会的宗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
一、举办第六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
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产业化论坛是林浩然院士发起的一个高水平、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和技术交流活动。经过积极争取,协会得到了一次主办论坛的机会。为了办好这次论坛,我们动员了协会的全部力量,保证了全国第六届石斑鱼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这次论坛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大。大会共吸引来自全国9所高校、12家科研机构、20多家赞助企业,多家媒体,共800余人参会,会议规模创造了历届论坛之最。二是与会人员成份多样。从学术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麦康森,科研先驱中国水产科学院副院长刘英杰等到一线生产技术人员;从三通生物、广东越群、明波水产、大北农等知名企业到广大的个体养殖户,会上还有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人员成份的多样化,也是这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三是内容多样。论坛有林院士的致辞,有麦院士为首的专家主题报告,更企业一线人员的技术交流,特别是最后的生产实践互动环节,更是吸引大家的眼球。
论坛的成功举办,向全国同行业展示了协会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国石斑鱼养殖技术和市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协会争取到这次论坛的举办权,让我们的会员在家门口获得了参与高水准的技术、信息交流的机会。很多会员从中寻找到了新的产业突破点,学到了新的技术,掌握到新的市场信息,也有很多会员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总之,会员受益是多方面的。
会议的成功举办与各位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协会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一是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为了办好这次盛会,协会提前3个月就进入筹划部署。成立了由会长为组长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4个大组十几个小组,先后9次召开筹备工作会议。二是各项活动组织周密。论坛从人员报到开始到会议结束整个期间要完成35个工作环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时间节点和负责对接人员,确保整个流程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三是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在整个会议筹备中,工作人员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保持较高的精神状态。四是相关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赞助商及各位会员的热忱帮助。在此要感谢相关部门领导莅临现场进行工作指导,感谢三通生物、广东越群等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协会多数会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帮助。
二、召开石斑鱼类新品开发战略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石斑鱼市场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引导市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今年4月21日在协会会长的倡导下,召开了由13家企业参加的石斑鱼类新品开发战略研讨会。会上总结了市场存在的3个问题:一是综合成本增高,价格低迷。二是忽视保种,卵苗质量不高。三是用药不规范,遇市场抵制。针对上述问题,会议针对金钱斑及新品种花龙斑、杉虎斑等石斑鱼类的保种养殖、市场开发策略提出4条建设性意见:一是从源头控制金钱斑、花龙斑等斑类的养殖投放量。二是保证亲鱼、鱼卵、鱼苗优质可靠。三是推行合作养殖模式,保证新品种养殖各个环节进行把关,确保符合政府法律法规要求,食品安全无污染。四是协会自主开发推广新品种市场。
三、承办2016年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
作为一个行业协会,有责任指导会员单位自律,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为此,协会在继2015年承办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之后,又主动承担起2016年承办2016年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根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工作部署和下达的活动计划,在市场与质量监管处的具体指导下,协会围绕“打造诚信水产行业,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活动主题,在水产品养殖一线进行了“百家千户携手筑诚信”宣传倡议活动。宣传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集中阶段,主要进行了启动仪式、座谈会两个内容。第二阶段为水产质量安全知识及样品抽样检测技术培训阶段,协会邀请了台湾水产郑博士和热带海洋学院马博士,分别在三亚、东方、陵水各举办了一期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样品抽样检测技术培训,共培训了近80名一线检测骨干。第三阶段为环岛宣传阶段,15天时间内走访了沿海9个市县,22家养殖基地,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T恤700件。这一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政府的宣传活动,使协会加强了与海洋渔业部门的联系,即完成了政府交给的任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信任,是协会工作的成功。这次宣传活动总结中,协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亲鱼准入机制、建立养殖业补助机制、建立经验交流机制和建立稳定养殖基地机制4条建议,及时地反映了行业存在的问题。
四、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
积极主动为会员服务是成立协会的宗旨之一,协会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主动为会员排忧解难。比较典型的具体事例有:一是协调推迟吉阳政府强拆红沙养殖基地时间。根据三亚市规划,部分会员在红沙的养殖基地面临强拆,协会谢光辉秘书长、林鸿彪副秘书长及鞠野主任多次与吉阳区政府沟通,建议暂缓或经济补偿。通过协会的沟通努力,与政府基本达成逐步搬离的协议,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会员的经济损失。二是继续跟进西岛海域申请工作。协会工作人员认真贯彻协会服务会员的精神,尽职尽力做好每一步工作,已经完成海域申请、环评论证和底价评估三项工作,下步将进行海域使用的挂牌拍卖。尽管此项工作只服务了部分会员单位和个人,却显示出了协会整合力量集中办事的作用,也印证了协会成立的初衷。三是积极组织会员对外交流。主动为会员搭建协调能够“走出去,引进来”的平台,拓宽会员的眼界。全年共发布产业信息200余条,组织会员参加产业会展3次,进行技术培训12次。四是重新启动了协会指导价工作。每周两次为会员提供鱼卵、鱼苗、商品鱼的活鲜、冰鲜、冻品的市场指导价,为广大会员提供数据支撑,保证大家能及时地掌握市场动态,促进市场规范有序地运行。五是为会员单位提供法律援助。随着海南省经济建设的不断拓展,会员单位与政府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涉法问题逐年增加。协会依托晨海公司法务部成立了法律咨询和支援工作站,免费为会员涉法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五、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自2013年协会成立以来,协会自身建设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一是以老带新,保持工作连续性。今年是协会办公室人员流动最大的一年,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和秘书相继离职,办公室的新成员能够克服经验不足、环境不熟的困难,认真向老同志请教、向行业人员学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协会的工作程序,保证了工作连续性。二是加强微信管理,促进微信平台健康发展。协会的微信群和易信群从建立之日起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微信群已达到最高500人的限额,也受到了政府信息部门的关注。为了广大会员能够充分享受平台带来市场信息和养殖经验,保证平台的健康发展,协会发布了微信群清理通告,对个别在群内发布不良信息的群成员采取强制退群手段。在群内还进行了实名制的推广,进一步营造水产行业健康交流的氛围。三是开源节流,保证协会工作正常开展。协会办公室成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协会成立时间短,维持运作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自养能力不足的特点。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尽量减少办公行政性开支。积极向政府申请公益活动、向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申请项目,2016年承办了省公益活动1次,向省科协申请了3个项目,获批1项。
六、做好第三次年会筹备工作
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年会,既是协会的例行性工作,更是海水养殖产业同行相互交流的一次盛会。一是筹备认真务实。先后3次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研究会议内容,不少理事以上会员都是匆匆安排好手头上的工作,从周边市县按时到三亚参加会议,结束后又立刻赶回生产一线。特别陈国华名誉会长、常务副会长从繁忙的公务中间,抽出宝贵的时间每次都来参加会议,并亲自修改相关文件和议程。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办好这次会议,让会员们从中学习新知识和经验。二是论坛内容丰富。为了让会议内定更加丰富更加实用,理事扩大会决定采用先定题目再定授课人员的方法。每位与会人员分工负责,积极联系推荐相关人选,这才形成了这场集政策宣讲、实用知识和经验介绍于一体的“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论坛。三是会员积极参与。在讨论经验介绍这一版块时,许多会员都愿意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生产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只能从中选取几家有代表性的经验进行介绍,这些经验涵盖了养殖产业诸多环节,希望可以为广大会员开拓新的思路。
此外,协会秘书处还完成了协会年审、工商注册、兄弟协会来访、沟通政府等多项事务性和日常工作,确保了协会正常运作。
协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不足:一是秘书处与会员单位的主动交流不够。交流不够即有客观也主观原因,重点还是主观。客观上协会办公室缺少交通工具,会员单位大部分公布在沿海村落,造成出行不便。主观上还是对主动与会员单位交流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或损害了协会在会员中间的形象。二是承办事项不够细致严谨。在承办会议或活动时,相互配合还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承办质量,也造成了经费上的浪费。三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目前在协会办公室工作的3名同志,尽管热情都很高,由于不是专业出身,没有从事过养殖行业,在与会员交流方面尚存在某些不足,难以为会员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四是人少事多,协会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响应还不够及时,尚未能较好地替每位会员解决问题,但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能让大家感到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