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激源大量存在诱发鱼类出血病

[复制链接]

199

主题

7

听众

923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11-8 08:42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723
    精华
    1
    经验
    923 点
    金币
    524 元
    注册时间
    2012-10-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2:40: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鱼类出血病是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在近几年的养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鱼病,并有进一步扩大和蔓延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在近几年的养殖中,由于常年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随意用药和片面追求产量而加大放养密度以及大量投喂质量不合格的配合饲料等因素,导致池塘中各种应激源大量存在,往往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现把笔者近几年来在鱼病防治中所掌握的有关此病的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发病特点
      
      1.此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6月~10月都有发生,水温在25℃~30℃时为高发期,冬、春季较少发生。
      
      2.夏季雷雨季节气候急剧变化的时候会有发生,但当天气正常时,发病塘口的病害程度会有自动减轻的趋势。
      
      3.鱼病高发季节在一些随意用药的池口会有发生,并会出现越用药死亡越多、反复用药、久治不愈的现象。
      
      4.在一些常年大量投喂质量不合格的配合饲料的池口会有发生,并且一些长势越快的鱼发病越严重,死亡得越多,用药效果也越差。
      
      5.各种鱼类都可能发病,尤以鳊、草、鲫等吃食性鱼类发病最为严重,生产中往往表现为鱼在发病前吃食和各种活动都很正常,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当受到应激因子,如气候突变、拉网、换水等刺激时,鱼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发病,甚至会大量死亡。
      
      6.放养密度越高的池塘发病越严重,越是多年未清塘的池塘发病越重。
      
      7.针对该病使用消毒药物和内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使用内服中草药制剂和维生素进行配合治疗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发病原因
      
      1.常年不清塘,池底淤泥太厚导致各种应激因子大量存在;放养密度过大,造成鱼类本身对各种应激因子的敏感性增强;鱼类亲本的老化和近亲繁殖的问题导致鱼类本身对各种应激因子的抵抗力下降,这些都极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2.长期大量的随意用药,有部分发病池塘的养殖户,在夏季高温季节时只要一发觉鱼的吃食量下降,也不去分析是什么原因,就片面地认为是有寄生虫了,从而大量使用敌百虫或其他的杀虫药物,久而久之导致药物的剂量越用越高,这些杀虫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并不是很大,但是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在水体和鱼体内形成大量的积累而影响鱼的体质,这样在应激因子的作用下就容易发生该病。
      
      3.长期大量投喂质量不合格的配合饲料,由于一些饲料厂家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在饲料中添加了一些类如喹乙醇类的促生长激素,鱼类服用这些激素后,对这些激素的吸收很快,体现出生长加快、饵料系数降低的优势,但是鱼类对这些激素的消除却很慢,这些激素长期在体内形成大量的积累,导致鱼类容易发生该病,这也就是那些长势越快的鱼发病越严重的原因。另外由于所投喂的配合饲料并非全价配合饲料,其营养配比有时不
      
      能适合鱼类的营养需要,如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偏低等。当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时,容易造成内脏脂肪的积累,妨碍正常的生理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使肝脏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当维生素含量不足时会严重影响鱼类的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当矿物质含量不足时会使鱼体在生长过程中生理平衡失调,鱼体组织、器官的发育及生长失调,此时如遇外界应激因子的刺激,就会引发鱼类发生该病。这也就是那些大量投喂配合饲料的池塘发病率要远远高于不投喂配合饲料的池塘的原因。
      
      发病症状
      
      1.肝胆综合病变:患病鱼肝脏肿大,色泽变淡或土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逐渐变黄发白,最终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症状;胆囊偏大,胆汁的颜色偏淡,胆囊的外壁上附有一些银灰色的外膜。
      
      2.紫鳃症状:掀开病鱼的鳃盖,可发现鳃部有大量的出血,甚至会有淤血,使鱼的鳃呈现“紫色”,鳃部粘液很多,轻轻刮去淤血和粘液可见鳃丝严重充血,但鳃丝却很完整,有时将活的病鱼头上尾下地拎起,会发现有少量血液从鳃盖下方流出。
      
      3.全身充血的出血病症状(此种症状极容易被误诊为暴发性出血病):患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均充血;肠壁充血,但大部分病鱼的肠内有食物,而且肠道的弹性很好,剪下鱼体一侧的肌肉,
      
      剥去鱼皮,可见肌肉完好,无任何出血或充血症状,这些是区别于肠炎、暴发性出血病和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特征。
      
      防治方法
      

      1.利用冬季鱼类养殖的空闲季节彻底清塘,以杀灭水体和淤泥中的病原体,减少应激因子的存在;另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以降低鱼类对应激因子的敏感性。
      
      2.在鱼类生产季节,除了春季“大麦黄”和秋季“白露”两次预防用药时,可以使用敌百虫或其他类的杀虫药外,其余时间如没有寄生虫就最好不要使用这些杀虫药,更不可以随意加大杀虫药物的使用剂量,以防长期使用在鱼的体内形成大量积累而抑制鱼类生长,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3.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新,还可定期使用生石灰或生物制剂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以增强鱼类的抗应激能力。另外,夏季雷雨季节期间,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如果天气有急剧变化的现象,应当立即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以降低鱼类应激反应的发生。
      
      4.针对长期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户,在高温时期最好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同时每天适当投喂一些水草或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以补充鱼类对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需求量。如果投喂植物性饲料困难,可选择定期使用维生素拌饵投喂,因为维生素的投喂一方面可以使鱼类摄入的营养均衡、增强鱼体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维生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5.当鱼类发生该病时,建议首先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适当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其次用维生素和内服中草药制剂拌饵投喂,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切忌在此时随意用药,否则可能会形成越用药、病情越严重、死亡越多的现象,而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6

    主题

    7

    听众

    865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6 12:32
  • 签到天数: 4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帖子
    587
    精华
    1
    经验
    865 点
    金币
    3530 元
    注册时间
    2012-11-28
    沙发
    发表于 2014-3-6 09:58:1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感谢分享,大家学习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