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简介 
    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前身为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于1921年设立的养殖科,先后经历了养殖生物系、水产养殖系、渔业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等阶段。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院已从单一的养殖科,发展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多层次,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为主要特色、多学科的专业学院。 
    2011年,学院有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等三大学科,下设水产养殖系、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系、营养饲料与生理系、水产动物医学系、水生生物系、海洋生物系和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等7个系;学院共设有8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另外还有5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建有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国家级水产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水产生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域生态环境上海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农业部上海海洋大学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由中国鱼类学重要奠基人、著名鱼类学家、一级教授朱元鼎先生创建的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研究室和标本室等研究教学机构。 
    2011年,学院在编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7人,双聘院士1名。千人计划1人,东方学者4人。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启明星、东方学者、千人计划等一批荣誉称号。目前,在院学生2228 名,其中博士研究生 44人,硕士研究生 813人,本科生1371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包括国际合作、863、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然科学基金、948、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上海市农委重大重点、上海市教委重点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在研总经费达4000多万元。1978—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的项目共有110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部级68项、上海市的25项。出版了专著150多部,获得了授权专利技术45个。 
    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产学研基地,依托“产、学、研”基地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参与了支援中西部建设,在新疆冷水性人工鱼类繁育与养殖、云南设施渔业车间建设与推广、西藏亚东鲑技术开发、安徽河蟹养殖等。2005年以来,学院开始组建教授博士服务团开展富有成效的渔业科技入户活动,足迹遍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辽宁、宁夏、西藏、新疆等省(区),有力地推动了服务社会工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在九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著名学者,他们在发展我校水产养殖及相关学科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正活跃在水产养殖、水生生物、海洋生物学科的学术前沿,为把我院率先建成高水平特色学院努力拼搏。 
 
专家介绍 
教授---马家海 马家海,男,博士生导师,生于1940年9月,籍贯广东,汉族,1963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83.1~1985.4, 1991.8~1992.4年以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 二次赴日本国东京水产大学。 
    主要研究专业方向水产植物种苗工程与增养殖。     研究内容为经济海藻生物学基础,栽培技术和加工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重点研究海藻的遗传育种、病原病理、生理生态及其相关的生物技术学的应用。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水产与生命学院 (201306) 
电话:021-61900457(O) 
Email:mjh25@sh163.net 
   
  |   教授——王武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41年2月生,江苏省太仓人,汉族,1963年于上海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毕业(五年制)。主要研究专业方向: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环境控制、特种水产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研究。2005年被农业部聘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 
联系方式 
地 址: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电 话:021-61900413 
邮政编码:201306 
 |   
 教授----李家乐  男,1963年7月生,浙江乐清人,汉族,1997年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181号信箱  
电话:021-61900401;021-61900405  
邮编:201306  
E-mail:jlli@shou.edu.cn; jlli321@hotmail.com  
 
 首席教授——李思发 
  李思发,男,1938年4月出生,江苏镇江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大水面鱼类增养殖教研室主任、农业部水产增养殖生态、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导师,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于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教授——成永旭 
  
成永旭,男,1964年5月出生,河南济源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毕业,方向为甲壳动物学。2002年入选上海曙光学者。目前为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上海市动物学会理事,上海市饲料行业协会理事,中国饲料标准委员会水产饲料分会委员,《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编委,《海洋通报》编委,《水产科技情报》编委。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甲壳动物营养繁殖学。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181号信箱  
电话:021-61900417 邮编:201306  
E-mail:[url=mailto:yxcheng@shou.edu.cn; crablab@163.com] yxcheng@shou.edu.cn;crablab@163.com[/url]   
实验室网址:www.crablab.org 
  教授——杨先乐 
 
 
杨先乐,男,湖南省桃源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免疫、鱼类药理学与渔药的检测与监控,水产动物疾病控制的理论与技术等。  
 
地址: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181信箱,邮编:2001306  
电话:021-61900451,E—mail:xlyang@shou.edu.cn  
 
教授——冷向军 
  
男,1972年1月出生,四川眉山人,汉族,2000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年-2010年,作为中央博士服务团第十批成员支援西部建设,挂职陕西省安康市农业局副局长;201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现任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委员,上海市饲料行业协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学报》、《饲料工业》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包括经济水产动物,观赏水产动物等)、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与水产品安全等。目前已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申请专利6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5部(含在编),制订水产行业国家标准1项。 
 联系方式  
地址:沪城环路999号  
电话:021-61900466,61900052  
传真:021-61900054  
邮编:201306  
E-mail: xjleng@shou.edu.cn 
       水产与生命学院还有众多水产界知名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学校也是受大家推崇的好老师,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另外因为上海海洋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联合培养,选择上海海洋大学的同学也可以查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各个研究所的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