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鲵养殖池中相微藻的生态功能 藻类对大鲵养殖池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对于维持大鲵池生物链统的正常功能,稳定池塘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有研究表明,大鲵疾病的爆发与水体中藻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大鲵池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尤其是生物的类群和数量与大鲵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而其多样性指数则与大鲵病害的发生呈负相关。其次, 藻类的种群组成、种群密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密切相关,大鲵池中藻类的种类、数量可直接影响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优良的藻类在种群稳定、生物量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可促进水体中营养盐的分解与转化,减少并消除氨氮、亚硝酸氮、有机污染物等多种有毒物质; 而且还可通过光合作用产氧而增加养殖水体的溶解氧,促进水体中富含的耗氧性有机质的氧化分解。 一旦水体中优良藻类生态平衡被打破,有害微藻过度繁殖或环境中的微藻种类过于单一,则既不利于促进养殖生物链统的良性循环,保持养殖环境的相对稳定,也不利于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进而严重影响养殖大鲵的健康水平,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殖环境的优良与否是引发大鲵产生应激反应和抗病力下降的主要诱因。 因此,构建优良硅藻,优化大鲵池中藻类的结构,进而建立以硅藻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池塘藻类调控技术。这对维持大鲵养殖池塘生物链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大鲵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大鲵池中藻类群落结构的特点 4.1大鲵池中藻类群落结构的特点 微藻在大鲵养殖池微生态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于维持池塘生物链的正常功能,稳定池塘环境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引入优良藻株来优化微藻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生态系的动态平衡和良好的养殖环境,是大鲵大鲵池微生态调控防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大鲵池中藻类群落结构,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1)群落组成包括浮游性种类和底栖性种类,但总体而言其种类数目要少于溪流水域; (2)群落中优势种单一, 优势度高,耐污性种类较多, (3)大鲵池及所纳入的养殖水体中微藻结构极不稳定的特点; (4)大鲵池中微藻的多样性指数基本可代表其水质情况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于不同的大鲵池在不同的养殖时间,其藻类群落的多样性也有所不同。在大鲵养殖池的生物量远高于溪流水域,但种类要少于溪流水域; (5)大鲵池中微藻细胞数量远高于所引入水源中的细胞数量; 养殖后期,大鲵池中耐污种类种类增多,微藻生物的群落演替具有突发性,时间短,速度 快,群落中,一般有2~3个优势种,环境中的优势种越少其优势度就越高。就生产性能而言, 大鲵养殖生产中通常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种,其水质稳定,病害少,大鲵生长亦较好;以蓝藻为优势的水体中,大鲵生长缓慢而且容易引发病害。大鲵池生态环境中浮游藻类的生物量优势种的生态功能较数量优势种的更为重要。有些种类虽然个体数量的优势度突出,但其个体小, 生物量少,对藻类群落和养殖环境稳定性的维持作用并不大,而有些种类的数量并不占优势, 但其个体大,生物量高,光合作用强,对维持藻类群落及养殖环境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优良微藻时要充分考虑各微藻种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科学合理地筛选、组合和优化。微藻技术是一项有机结合微藻生物学及微藻环境生态学的新兴生物技术,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微藻为对象,以运用微藻生理、生态特点调控、优化养殖生态环境为目的。 4.1.2.微藻优势种群的生态特性 (1)优势种群的数量:池微藻群落中优势种突出,所占比例高达38.6~80 %,成为大鲵池中的优势种群。例如汉中留坝1号池中硅藻数量占微藻总量分别为80%,硅藻多数情况下优势种占微藻总量为38.6~80% ,其优势种的变动趋势与微藻总量变化趋势近乎一致。这表明大鲵池中微藻总量系由硅藻优势种所控制。 (2)优势种群的演替:微藻在大鲵池中形成优势种群的持续时间在不同藻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种优势种数量的连续时间分布亦有规律性,汉中留坝1、2号池,舟形藻种群持续时间为80~120d,针杆藻为90~120d 异极藻为80~120d。 (3)微藻优势种的分布舟形藻是大鲵池分布较广的优势种,汉中留坝、免县、重庆、酉阳、大鲵池可形 -1 成优势种群,细胞数在(1.23~8.7) ×107 个·L ,pH 值在 6.7~8.0 之间,透明度为60~85 厘米,终年可见。针杆藻是硅藻类在大鲵池分布较广的优势种, 汉中留坝、免县、重庆、酉阳、四川兴文、贵州贵定细胞数在(2. 2~2 .60) ×107 个·L-1 ,pH 为 6.9~8.2 ,透明度为 55~85 厘米。褐色水主要以硅藻类为主,多数硅藻优势种群都有持续时间长、数量随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微藻群落结构的稳 定性而使水质优良。 5.藻类利用池水体中营养盐的研究 有研究表明, 养殖水体中各水化因子对浮游微藻生长影响的次序依次为磷酸盐, 氨氮, 铁离子, 亚硝氮, pH, 硝酸氮, 温度, 锰离子, 溶解氧。可见, 氮、磷营养盐对微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但不同种类的微藻对不同的营养盐浓度和氮、磷配比有不同的要求。有数据显示, 在的精养大鲵池中, 其平均总氮、磷和铁的浓度分别为0.97、0.05和 0.15 mg·L-1,而浮游藻类对无机氮和无机磷 -1 的最适浓度下限分别为79.9 和18.0μg·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