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52320
- 积分
- 3768
- 主题
- 333
- 帖子
- 3410
- 精华
- 6
- 经验
- 3768 点
- 金币
- 23006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2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7-16 01:17 |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帖子
- 3410
- 精华
- 6
- 经验
- 3768 点
- 金币
- 23006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2
|
***虫病(球虫病)
【本病特点】我国淡水鱼体内寄生的***虫有30余种,常见的有青鱼***虫、鲤鱼***虫等。青鱼***虫寄生在青鱼的肠粘膜或胆管的上皮细胞内,少量感染时,症状不明 显,严重寄生时,病鱼鳃瓣苍白,腹部膨大,肠道前段肠壁 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肠管的粗度是正常的2~3倍,白色结节是卵囊聚集而成的,严重时肠壁溃烂穿孔,鱼体发黑, 失去食欲,游动缓慢。青鱼***虫病主要流行于江浙一 带。对1、2龄青鱼可造成严重损失,其繁殖水温24~30%.4~ 7月是流行季节。其他淡水鱼也可感染***虫,但少有暴发流行,危害较小。
【防治方法】
①池塘进行轮养有预防作用。
②每100千克鱼用100克硫黄粉或碘2.4克(或市售2%碘酊120毫升)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连用4天,有一定治疗作用。
③用硫黄粉拌豆饼喂鱼,每50千克鱼用药50克或按干豆粉0.5千克加药20克,每天1次,连喂4天。
粘孢子虫病
【本病特点】为鱼类最常见的一大类寄生虫,我国报道有100余种:
(1)碘泡虫病 由碘泡虫属一些种类寄生引起,我国已发现260余种。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①鲢碘泡虫:主要寄生于鲢鱼脑颅腔内.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内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胞囊,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虚弱,尾巴上翘,在水中狂游乱窜,又称“疯狂病”,最后完全失去感觉衰竭而死。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以江浙发生严重,秋季发病,对2龄鲢鱼危害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②饼形碘泡虫:寄生于草鱼鱼种肠道内,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数量多时,严重破坏肠道的消化和唆收功能,可造成大批鱼苗死亡。病鱼消瘦发黑,腹部略嘭大,鳃呈淡红色,肠内无食,有的鱼体弯曲。全国都有发现,以福建、广东、广西发生严重,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草鱼鱼种,死亡率可达90%以上。
③鲫碘泡虫:寄生于鲫鱼背部肌肉内,引起瘤状突起。严重时组织和肌肉溃烂,上海、江苏、浙江一带较为常见.8—9月是主要流行季节,一般不引起大批死亡,但使鱼失去商品价值。
④野鲤碘泡虫:寄生于鲤鱼、鲫鱼、鲮鱼的皮肤或鳃上,形成可见的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随着病情发展,胞囊越来越多,鱼体失去平衡,影响正常的游动和摄食,最后消瘦死亡,长江流域和广东、广西都有发现,主要危害1龄鱼种。
⑤异形碘泡虫:寄生于鲢鱼、鳙鱼鱼苗和鱼种的鳃丝或鳃小片之间,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胞囊,严重感染时鳃丝红肿,呈紫红色,牯液增多,鳃盖难以闭合,呼吸困难,鱼体消瘦,当水中溶氧低时易引起死亡。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区都有发生。
(2)四极虫病 孢子有4个极囊,紧位于前端,腔寄生或组织寄生,寄生我国淡水鱼类的有20余种。
鲢四极虫寄生于鲢鱼的胆囊和胆管内,影响对脂肪的吸收和消化,严重时引起病鱼消瘦,体色发黑.眼圈出现点状充血或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变为黄色,肝淡黄色或苍白色。胆囊极大,充满黄色或黄褐色胆汁,有的称“黄疸病”,呖内充满黄色粘状物,个别出现体腔积水。寄生虫大量消耗寄主养分,对越冬后的鲢鱼种,可造成严重死亡。流行于我国东北。
(3)单极虫病单极虫孢子一般较大,有1个极囊和1个嗜碘泡。我国已发现40余种。
鲮单极虫:寄生在鲤鱼和鲫鱼的皮肤上,形成白色或蜡黄色肉眼可见的胞囊,有的使鳞片竖起,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起水的病鱼由于鱼体与网具的摩擦引起出血,体表状似大面积腐烂,失去商品价值。该病长江流域有发生,流行季节5~8月。我国发现引起危害的还有鲫单极虫、吉陶单极虫、鳅单极虫等。
(4)两极虫病 两极虫孢子纺锤形,极囊2个,位于相对两极,极丝细长,分布广泛,寄主种类多。我国常见的有鲤两极虫、多态两极虫、鳢两极虫等,主要寄生在肾、胆囊、膀胱等器官,危害多种鱼类,但极少引起死亡。
(5)粘体虫病 粘体虫属孢子壳面扁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前端极囊2个。我国发现的近60种,危害较大的有:
①变异粘体虫:寄生鲢鱼的各器官组织,主要在鲢鱼的腹腔内,严重时病鱼腹部明显膨大,鱼体变形,内脏间充满块状胞囊,肠、肝等粘连成团,内脏萎缩,腹腔积水,失去平衡,腹部朝上,鱼体发黑,体表少粘液,又称“水膨病”.流行于广东,可引起死亡。该寄生虫在东北可引起性腺疾病。
②中华粘体虫:主要寄生2龄以上鲤鱼的肠内外壁,形成许多乳白色芝麻状胞囊,又称“肠道白点病”,严重时影响鲤鱼的生长发育,全国都有发生。
③脑粘体虫:寄生在鱼的头骨和脊椎骨的软骨组织内,破坏听觉平衡器及交感神经,使鱼做旋转运动,尾部发黑,鱼极度消瘦而死,又称“黑尾病”、“晕眩瘸”。主要危害鲑科鱼类。我国也有报道。
球孢虫病
【本病特点】孢子球形,缝线较平直,壳上有条纹,极囊2个,无嗜碘泡。寄生我国淡水鱼类的有10余种。
鳃丝球孢虫:寄生在鳙鱼、鲤鱼、金鱼、草鱼、青鱼的鳃或体表,在金鱼体表形成像芝麻大小的白色点状胞囊,但寄生鳃丝上的不形成胞囊,呈弥散性分布,还可侵袭肝、肾等器官,电不形成胞囊。鳃丝受虫体陧袭,影响其呼吸功能,导致死亡。以南方各省区鱼苗鱼种饲养阶段发病较普遍。
【防治方法】粘孢子虫由于孢子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加之许多是体内组织寄生,防治该类寄生虫较为困难。
①用5毫克/升的磷酸氯喹浸浴,可杀灭粘孢子虫的营养体,预防鲢碘泡虫效果好。
②寄生肠道的粘孢子虫可口服盐酸环氯胍,每万尾鱼苗0.2~0.4克,治疗3~4厘米的鱼苗,每万尾1.5~2克,连用7天,或每千克鱼口服左旋咪唑4~8毫克或槟榔20~40克,连用20天。
③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浓度成1.5毫克/升,可治疗单极虫病。
④据报道.用丙硫眯唑、吡喹酮等组成的灭孢药物,有一定疗效。
⑤多次全池泼洒敌百虫晶体,使池水浓度为l毫克/升,发现病鱼及时深埋处理。
肤子虫病(单孢虫病)
【本病特点】常见的有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分别寄生在花鲈、青鱼、鲢鱼、鳙鱼和斑鳢的鳃上,野鲤肤孢虫寄生在鲤鱼、青鱼、草鱼的的体表、全国都有发现。但前两者危害不大,后者可引起鱼种的严重死亡,流行期4—6月。症状为寄生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不同形状胞囊,鲈肤孢虫为灰白色香肠形:广东肤孢虫为带形;野鲤肤孢虫为线形。严重时组织充血、发炎、糜烂。皮肤、鳍条、眼眶、鳃上布满胞囊,体表发黑,消瘦,甚至死亡。
【防活方法】日前无有效治疗方法,加强预防。
微孢子虫病
【本病特点】危害较大的种类有赫氏格留虫和鳗匹里虫,前者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乌鳢等鱼的肾、肠、鳃、皮肤、脂肪和生殖腺中.在寄生部位形成的白色胞囊,大小为2—3毫米,严重时可引起性腺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后者寄生于鳗鲡的肌肉中,病鳗躯干部凹凸不平,严重感染时,病鱼消瘦、不摄食、游动缓慢以至死亡,尤其对幼鳗危害大,日本和我国都有流行。
【防治方法】同粘孢子虫病。
小瓜虫病(白点病)
【本病持点】是世界性流行广泛的纤毛虫鱼病,由肉眼可见、卵圆行的大型原生动物小瓜虫引起,寄生淡水鱼上的为小瓜子虫。当虫体大量寄生鱼皮肤和鳃组织时,鱼体表、鳍条、鳃上布满无数白色小点,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寄生处组织发炎坏死,蛀鳍;有时眼膜上也有小白点,造成瞎眼;寄生鳃上时,有出血现象,鳃呈暗红色。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异常,并将身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呼吸困难死亡。该病全国均有流行,对寄主无选择性,尤以不流动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和观赏鱼为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小瓜虫繁殖适宜温度为15—25%,流行于春秋季节,借胞囊和幼虫传播,无需中间寄主。可寄生各年龄鱼类,但主要危害鱼种。镜检小白点,挑破其上白膜,可见虫体。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②全池泼洒石灰硫黄合剂3—5毫克/升加敌百虫0.3毫克/升,连泼5天。
③全池泼洒亚甲基蓝1~2毫克/升或福尔马林15—30毫克/升,连泼3次。
④冰醋酸与过氧化氢(1:3)稀释5 000~10 000倍,药浴30~60分钟。
⑤发病池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
⑥观赏鱼可用硝酸亚汞治疗,食用鱼禁用。
⑦不能用硫酸铜或食盐等治疗,因为这些药物不但不能灭小瓜虫,反而能引起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使鱼的病情更加恶化。
车轮虫病
【本病特点】由车轮虫属或小车轮虫属的一些种类寄生引起。寄生鱼体表或鳃瓣上,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寄主分泌大量粘液,鱼体_卜车轮虫较密集的鳍、头部、体表等部位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下塘10天左右的鱼苗被寄生时,鱼群沿塘边狂游,口腔充满粘液,闭合困难,不摄食,呈“跑马”症状。鱼体消瘦发黑,呼吸困难,最后死亡。车轮虫有时在鼻孔、膀胱、输尿管等部位也有寄生。该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严晕寄生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我国各养鱼区四季都有发生,4~7月较为流行,适宜繁殖水温20—28℃,靠直接接触而传播。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均易暴发车轮虫病,经常用稻草或粪肥直接沤水饲养鱼苗、鱼种的池塘是车轮虫病发生的主要场所。
【防治方法】
①放养前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浸浴30分钟,或l%~2%食盐水浸浴2~5分钟。
②发病时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O.7毫克/升全池泼洒。
③用70毫克/升的氯喹宁溶液长期浸浴病鱼。
④国外报道用1.5%~2.5%食盐水浸浴病鱼30~50分钟,重复2天,也有用200毫克/升醋酸浸浴30~50分钟,或250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浴30分钟。
⑤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苦楝枝叶或枫杨树叶30千克煮水全池泼洒或将树叶浸泡池中。
⑥鱼塘放鱼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堆肥代替用稻草和粪肥沤水饲养鱼苗和鱼种,避免车轮虫的大量繁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