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52422
- 积分
- 54
- 主题
- 20
- 帖子
- 34
- 精华
- 0
- 经验
- 54 点
- 金币
- 118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34
- 精华
- 0
- 经验
- 54 点
- 金币
- 118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10
|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2-8-10 09:01 编辑
当前,市场对大闸蟹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前的天然养殖自然远远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人工养殖,乃至全程人工养殖早已成为了国内主要的螃蟹养殖模式。但是,长久以来,人工养殖的大闸蟹质量多少受到人们的质疑,从肉质、活力、新鲜程度、营养等方面,质疑之声不断。现在,好事情终于来了,原生态养殖的科技总算有了新的进展,这不,就在前几天,“自然受孕”项目获得开展,且进展顺利,有几千只做了标记的大闸蟹被投入水中进行自然的孵卵生殖,并有养殖跟踪的技术作为支持,效果值得期待。 蟹的雏形经过抱卵、卵胚体、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这一系列过程,在繁育中心慢慢成形,之后就向蟹塘转移。一到塘里,幼体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幼体变方,尾巴消失,长相上十分奇特,四爪细长而两螯细短,眼睛黑又小,只依稀可见。这个阶段称为籽蟹。
蜕壳是蟹成长的必经阶段,足有20多次。蜕壳期间,蟹隐藏在浅水区,在新壳长硬之前基本不觅食。蜕壳有一个周期,这周期是随着蟹的大小而变化的,一般来说,蟹越小,周期越短。那蟹是怎样蜕壳的呢?首先,蟹壳后端与腹部交接处会出现裂缝,慢慢变大直至前端品部两侧也裂开之后蟹盖就被高耸的蟹项了起来。蟹的八肢摆动,为蜕壳创造了充足的空间,蟹身、双螯依次出壳。出壳之后,螃蟹只是一具灰色软体,一部分器官都脱离开了,真算是脱胎换骨,为了更好的成长而做出牺牲。
其实将蟹投入天然环境中任其洄游生长,冒的风险很大。一方面要考虑到水域的水流,时间一长,蟹很难重新被捕捞;另一方面,未经人工挑选的大闸蟹之间的交配可能导致生长渐慢、个体变小、质量降落等。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能通过诸如“自然受孕”这样的项目,为日后技术发展积累一些经验。
不过养殖部门也在事先做足了功课,对每一只参与自然受孕的大闸蟹设置了专利标签,上面有可以跟踪的定位仪器以及数字编码,方便后期的捕捞和跟踪查看。不管是性交、受孕、孵卵、生殖、洄游等,都可以被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项目责任人表示,这并不是一个突发奇想的行为,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达五年的试验,其间的所有数据都将被记录在案并进行专业的分析,最终目的是提高优质自然大闸蟹的数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