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3-1-23 14:49 编辑
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性能多样化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功效。为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绿色无公害水产养殖生产,科学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重大意义。
特推出本栏目对中草药的功效、特点、常用种类,用法用量及要注意的问题作简要介绍。
黄芩又名山茶根、黄金茶、元芩、经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size=+0]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β[size=+0]-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
功效:具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原虫、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同时还能降低应激反应。主要用于防治烂腮、疖疮、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尾柄病等。常与大黄、黄柏配用。
用法用量:拌料内服,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size=+0]5%的比例加入饵料中自由投喂,[size=+0]5天为一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size=+0]24小时后,煎煮三次,使水溶液浓度为[size=+0]1%,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size=+0]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