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61298
- 积分
- 261
- 主题
- 23
- 帖子
- 235
- 精华
- 1
- 经验
- 261 点
- 金币
- 2805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25
  
TA的每日心情 | 绝对不打你 2017-1-1 13:17 |
---|
签到天数: 13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帖子
- 235
- 精华
- 1
- 经验
- 261 点
- 金币
- 2805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25
|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4-12-16 17:49 编辑
鱼为什么会发病
本文由作者独家发布在中国水产频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违者必究!
近些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区域越来越集中,随之而来的是鱼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下面就我浅显的理解,简单的说一下我对鱼病发生的一些看法。
常见的鱼病可分为病原性疾病和非病原性疾病两大类。病原性疾病就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引起的疾病,非病原性疾病就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鱼病中有90%以上是病原性疾病。病原可分为四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细菌性疾病比如赤皮病、打印病等,真菌性疾病比如水霉病、鳃霉病等,病毒性疾病如草鱼出血病(呼肠孤病毒)等,寄生虫性疾病如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非病原性疾病常见的有营养性的肝胆综合症,应激性出血病,中毒,浮头等。这里主要说病原性疾病。
据悉,在所有病原性疾病当中有90%以上是由细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疾病,所有能引起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致病菌中大部分都是条件性致病菌。所谓的条件性致病菌是指在水体或机体中广泛存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鱼发病,但当水环境恶化或者鱼的体质下降的时候趁机侵染鱼体致使鱼发病,表现出致病性的细菌。比如最常见的大肠杆菌,能引起鱼类败血症的嗜水气单胞菌都是条件性致病菌。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这类致病菌在养殖水体或者动物机体中是本来就存在的;比如大肠杆菌是在人或动物的肠道中长期定植的一种菌,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的各类水体中普遍存在。二是它在正常情况下是无害的,甚至还是有益的,只在水环境恶化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会侵染鱼体,使鱼发病。在这里就不得不简单说一下水环境、致病菌和鱼三者之间的关系了。鱼生活在水中,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鱼是否能健康的生长;而由于人为的投喂饲料,会将大量的残饵和粪便带入养殖环境中。当有这些有机污染物积累到水环境承载不了的时候,水质就会开始恶化。鱼长期生活在水质恶化的环境中体质就会下降,而水质恶化许多有益菌生存不下去了,很多条件性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当致病菌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此时鱼的抵抗力也很弱了,致病菌就会侵入鱼体,致使鱼发病。有机污染物积累的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恶化,鱼的体质也越来越弱,同时致病菌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水质好的话,鱼的体质也不会太差,有益菌是优势种群,那么鱼就不容易生病。
可是,近几年养殖鱼类的体质是越来越差,下面就以郑州及其周边的鲤鱼养殖为例说说我的看法。养殖鱼类的体质越来越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种质资源退化
一方面是由于野生的黄河鲤鱼和混进河道的各种养殖鲤鱼杂交,造成正宗黄河鲤鱼基因的退化。据悉,目前已经很难寻找到正宗的黄河鲤鱼了。而另一方面好多做鱼苗繁育的直接从养成的商品鲤鱼中挑选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近亲繁殖的风险,使鱼的基因退化,生长速度,抗病力等性状发生改变。
二、养殖周期短,生长期短
由于人们追求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人为的缩短养殖周期,在野生状态下一两年才能长成的鱼,在养殖状态下甚至五个月就能长成商品鱼。比如,鲤鱼在四月底放的苗,在当年九月底就已经长成二斤甚至二斤以上的商品鱼,如果鱼价好的话就可以出售了。生长期由一两年缩短到五六个月,那鱼的体质肯定就差得多了。另外,生长期的缩短,相对来说鱼运动的时间就缩短了,那鱼肯定就是“虚胖”了。
三、饲料
不得不说,饲料的出现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可是,我始终认为营养再全面的饲料也没有天然的饵料营养全面。虽然现在都是全价配合饲料,营养比较全面,可是由于受人们对鱼类营养需求的研究,饲料的加工工艺,饲料原料等一系列的因素的限制,饲料中还是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必须氨基酸等。这一点和现在推崇的养生理念“人吃五谷杂粮才健康”是一样的道理。另外鱼类在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配比是否合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让所有水产从业者头疼的营养性的肝胆综合症与饲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养殖密度大,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郑州及其周边地区的鲤鱼养殖产量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一亩地的产量可达四五千斤甚至更多。放养密度一亩2000尾左右,这么大的养殖密度鱼的活动空间就相对较小,而且投喂的饲料也多,水质也容易恶化,这一点不在赘述。鱼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体质肯定下降。
五、养殖中的管理
鱼的体质与养殖户的管理也密不可分。很多养殖户习惯于把抗生素类药物当做预防或者消炎药物来用,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周所周知,抗生素类药物在达不到一定的浓度的话是起不到杀菌或是抑菌效果的;相反,长期低剂量使用抗生素更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有的抗生素对肝脏和肾脏还有一定的毒性。抗生素还会杀死肠道中的细菌(无论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使肠道的菌群失调,引起鱼类的厌食甚至肠道疾病。有的养殖户忽视对池塘水质的管理,认为只要鱼吃的好,氨氮或者亚硝酸盐高点也无所谓。殊不知过高的氨氮或者亚硝酸盐会慢慢的对鱼产生毒害作用,使鱼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
基于以上理解,我认为在鱼病的预防方面应该主要以增强鱼的体质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的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微量元素、免疫多糖或者一些中草药来增强鱼的体质,增加鱼的抗病能力。另外不能忽视对水质的管理,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定期调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理解,若有错误肯请批评斧正!
|
-
总评分: 金币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