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蟹池里一定要种植水草,这些水草除了给大闸蟹提供饵料之外,还可以给大闸蟹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但是大闸蟹里种植的水草也会给大闸蟹的 养殖带来负面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水草对大闸蟹养殖的优缺点。
1.伊乐藻:江苏大部分地区河蟹养殖以种植伊乐藻为主,该草水温5℃以上开始生长,寒冷冬季能越冬,当苦草、轮野黑藻等草还未发芽时,该草已大量生长,4-6月份为生长旺期,但该草根系不发达,水深易浮,高温季节水质不好时易腐烂,这就要求在生长旺季要大量捞除,以防止水草太旺,水草过长而浮上水面。 2.黑藻:以安徽无为地区较多,金坛、无锡不少池塘也种植,该草水温10℃以上,芽孢萌发生长,4-8月份为生长期,高温季节浮在水面不易腐烂,且河蟹喜食,营养价值较高。 3.苦草:主要以高淳地区为代表性,别的地区以搭配为主,该草清明前后种植,5-8月份为生长期,生长迅速,水深不易上浮,但该草缺点是河蟹生长时期时,易被夹断浮在水面,高温季节易腐烂,必须及时捞除,工作量很大,优点是河蟹喜食。 除了这几种水草之外,还有几种在大闸蟹的养殖中不经常出现的几种水草,这里就不介绍了。大闸蟹养殖中水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要严格控制水草的过度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