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之所以独立一派,在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所谓“电商以类聚,新鲜以群分”,这个行业难在一个“鲜”字,它挑战的是电商领域各门活儿的高精尖,考验的是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这里充满好生意,但多数人也是一筹莫展。
本文特挑选了10家“生鲜电商”,逐一分析,涉及的企业有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甫田网、沱沱工社、优菜网、多利农庄、正大天地、易果网、依谷网。
行文不甚严谨之处,还请当事企业及各位看客批评指正。
1、“我买”之踵
2008年中,中粮两员大将赵平原和张东风“密谋”中粮触电计划,当年电商风起云涌(1号店上线),不久后计划送到总舵宁高宁手中,这位大佬几乎没多加思考,当即拍案通过。
次年5月火速内侧,最终选定8月18日这个黄道吉日上线,我买网横空出世。
当年,宁高宁很是得意,期望甚高,宣称“我买网可以大过中粮”,2011年中粮产值为千亿,显然这位爷在用国企老大的惯性思维断定这个市场,实则高估不少,只是这个黄粱美梦何时能醒罢了。
中粮旗下坐拥3家香港上市公司和3家内地上市公司,集团业务涉及五谷杂粮、柴米油盐、酒水饮料、蔬菜蛋肉、商业地产等业务板块,这些优质资源令人垂涎欲滴,但也只有国字号大鳄才能享用。
所谓阿克琉斯再强大也有“之踵”,优势和劣势本也是一家人,而中粮的这颗“踵”也正是基于自身的优质资源。
我买上线之初只销售自家产品,后来为了丰富品类进行了扩张,然而“护犊情深”总不可避免,当然这无关道德,比如至今在其网上仍找不到“伊利牛奶”,类似的潜规则还有多少,不得而知。
当年宁高宁剑指“沃尔玛”,甚至欲与马云一比高,但是这条路径是需要你不断的开放、开放、开放、扩充、扩充、扩充,然而中粮怀里抱着自己的亲子,还要兼顾天下弃儿,这得需要多大的胸怀。
更现实的是,打手远远眺望,1号店已一绝骑尘,踏的满路灰尘。
“我买网目前只做食品销售,优势在于中粮自己的产品可以成为内部供应商,但是,只做食品本身,要盈利还是挺困难的”一号店董事长于刚在两年前曾这样断言。
我斗胆替宁爷回一句“哥不怕,玩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