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虾类图片] 中国对虾(图)

[复制链接]

1143

主题

46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2 08:04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5112
    精华
    21
    经验
    20185 点
    金币
    14830 元
    注册时间
    2010-12-27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7:07: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水产前沿网


      中国明对虾又称东方对虾,旧称中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
      
      【学名】Fenneropenaeuschinensis(旧称Penaeuschinensis)
      
      【地方名】明虾、对虾、大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
      
      【形态特征】个体较大,体形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养殖品一般体长12-15厘米,体重20-40克。生命周期为一年,个别能活二三年。
      
      【生态习性】中国明对虾属广温、广盐性、一年生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雄虾俗称“黄虾”,一般体长155毫米,体重30-40克;雌虾俗称“青虾”,一般体长190毫米,体重75-85克。体色青中衬碧,玲珑剔透,长半尺许,故又叫大虾。平时在海底爬行,有时也在水中游泳。渤海湾对虾每年秋末冬初,便开始越冬洄游,到黄海东南部深海区越冬;翌年春北上,形成产卵洄游。4月下旬开始产卵,怀卵量30-100万粒,雌虾产卵后大部分死亡。卵经过数次变态成为仔虾,仔虾约18天经过数十次蜕皮后,变成幼虾,于6-7月份在河口附近摄食成长。5个月后,即可长成12厘米以上的成虾,9月份开始向渤海中部及黄海北部洄游,形成秋收渔汛。其渔期在5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主要渔具为拖网、锚流网和张网等,改秋捕后规定开捕期自9月份以后。
      
      【主要产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对虾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沿海是主要产区。捕捞季节过去每年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明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约20万吨,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
      
      中国明对虾是中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广受国际市场欢迎。因其熟后通体橙红,如珊瑚雕就,且弓腰长须,向被日本人视为长寿吉祥之物,是佳节盛宴的必备美肴。在国内也是烹调许多高级名菜的主料。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干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对虾也有医药价值,对辅助治疗手足搐搦、阳痿、乳疮、皮肤溃疡、神经衰弱等症,均有一定疗效。
      
      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代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80年代以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明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
      
       

    相关帖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