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0
- UID
- 4299
- 积分
- 5461
- 主题
- 104
- 帖子
- 1821
- 精华
- 2
- 经验
- 5461 点
- 金币
- 16704 元
- 注册时间
- 2011-6-2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15-3-2 08:35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1821
- 精华
- 2
- 经验
- 5461 点
- 金币
- 16704 元
- 注册时间
- 2011-6-21
|
本帖最后由 cjlittlepig 于 2014-6-30 11:03 编辑
饵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摘自《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目的】研究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为益生菌在罗非鱼饵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0尾奥尼罗非鱼种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种,采用网箱养殖,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0.3%、0.4%、0.5%、0.6%和0.7%复合益生菌,饲养102 d后测定各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并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组罗非鱼平均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1.98%、19.43%和6.99%,饵料系数最大降幅为9.77%,肠道蛋白酶活性提高的幅度为29.54%~49.81%。回归分析复合益生菌添加水平与罗非鱼平均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肠道蛋白酶活性、饵料系数的相关性,得知复合益生菌在罗非鱼基础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40%~0.66%。【结论】在基础饵料中添加适量(0.40%~0.66%)的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饵料系数,进而节约饵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饵料;复合益生菌;生长性能;肠道蛋白酶活性
【研究意义】近年来,由于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促使罗非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出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2009年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发生了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20%~50%和50%~70%(卢迈进,2010)。益生菌又称微生物制剂、益生素等,是以安全可靠的、对动物和人类有利无害且能在机体消化道内定植的微生物菌种为原料,经一系列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是一种新兴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增强动物抗病力的特点(冯焱和冀喆君,2007;胡晓文等,2008)。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使用益生菌,不仅可以降低饵料系数,还能改善水质条件,减少病害发生(李卓佳等,2000;倪学勤等,2005),因此,研究益生菌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对提高鱼体生长速度、减少鱼药尤其是抗生素使用、控制鱼病发生及增加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温茹淑等(2007)在草鱼饵料中添加1%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发现草鱼体长、体重有极显著增长,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脂肪酶有极显著提高。许国焕等(2008)在奥尼罗非鱼饵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结果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邹步新和何川(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饵料中添加EM菌对促进吉富罗非鱼生长及降低饵料系数均有明显的效果。刘爱君等(2011)在罗非鱼饵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也获得同样的饲养效果,即显著提高罗非鱼增重的同时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在罗非鱼饵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的研究报道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有关益生菌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方面,有关益生菌对罗非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鲜有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益生菌对奥尼罗鱼生长性能及肠道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利用曲线回归模型拟定益生菌在罗非鱼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在罗非鱼饵料中科学合理添加益生菌提供理论依据。
在饵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复合益生菌,既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肠道蛋白质消化酶活性,又能降低饵料系数。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组奥尼罗非鱼平均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1.98%、19.43%和6.99%,饵料系数的最大降幅为9.77%,肠道蛋白酶活性提高的幅度为29.54%~49.81%。冯俊荣等(2005)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对牙鲆幼鱼生长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使试验组牙鲆幼鱼的平均体重提高了26.86%,同时还显著提高了牙鲆幼鱼肠道的蛋白酶活性。何敏等(2008)将0.2%复合益生菌(主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放线菌和酵母组成)加入基础饵料中投喂重口裂腹鱼,120 d后测定结果表明,肠道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7.57%、30.13%和22.32%,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了24.5%。刘爱君等(2011)将150 mg/kg的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含量2×1010 CFU/g)添加到罗非鱼饵料中,饲喂30 d后发现罗非鱼的增重率提高了25.26%,饵料系数降低了11.41%,且效果显著。可见,饵料中添加适当剂量的复合益生菌确实能显著提高鱼类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促进鱼体生长。本研究中,奥尼罗非鱼肠道蛋白质消化酶的活性之所以提高,主要是由于复合益生菌中的芽孢杆菌在消化道内产生消化酶类,间接为罗非鱼提供各种外源酶。此外,复合益生菌中的乳酸菌能产生大量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壁消化腺的代谢分泌活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量及提高消化酶活力(丁丽等,2010);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提高,便可促进鱼类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
复合益生菌的添加剂量较低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动物机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酶活性也相应增加,饵料系数则相应降低,但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并非越多越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当饵料中的复合益生菌添加量达到0.6%时,奥尼罗非鱼的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饵料系数达到最小值;但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增加到0.7%时,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酶活性反而下降,饵料系数则有所增加。吴志新等(2004)在饵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使银鲫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提高,但超过一定剂量后,其作用效果反而下降。高欣等(2009)分别以0、0.1%、0.2%、0.4%、0.8%和1.6%的芽孢杆菌粉剂添加到饵料中饲喂西伯利亚鲟幼鱼,结果表明,添加剂量为0.2%时,西伯利亚鲟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饵料系数达到最小值;添加量超过0.4%后,其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反而下降,饵料系数也相应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在一般情况下,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处于动态平衡,如果过量添加有益微生物,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致使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种群比例失调,从而影响有益菌和消化酶发挥其正常功能,导致动物生长性能下降。此外,复合益生菌过量还可能产生过量的酶,抑制罗非鱼的内源酶活性,导致肠道蛋白酶活性降低,最终影响罗非鱼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王爱民等(2006)在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发现当添加量在250~750 mg/kg时,可促进内源酶分泌,提高中肠食糜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添加量达到1000 mg/kg时,中肠食糜酶活性反而下降,说明过多的外源酶会抑制内源酶活性。经回归分析,发现本研究使用的复合益生菌在奥尼罗非鱼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40%~0.66%。
在饵料中添加适量(0.40%~0.66%)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饵料系数,进而节约饵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中国水产频道【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淘贴专区
http://www.fishfirst.cn/forum.phpmod=collection&action=view&ctid=13&fromop=my
爱畜牧网站【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专区
http://www.ixumu.com/forum-474-1.html
华扬科技——我们致力于后抗生素时代的微生态全程解决方案,保护动物健康,亦保护我们自己健康!
http://www.sunhy.cn/Products/9.aspx
【微生宝——后抗生素时代】QQ交流群1815017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