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片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上积雨云”分享“水产见闻录”

    [复制链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1
    发表于 2016-3-16 12:04:51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44(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养殖前期对虾空胃?>>随记)
        对虾空胃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病症但有的却是正常的。这种案例太多了,每年都能遇到很多,就拿去年来说就曾有一个养殖户电话问我对虾空胃的事,他说前几天明明吃得很好,由于一直吃得比较快,所以他调水改底都比较勤,毕竟个个技术员来都说的是这些方面的注意。既然是电话来问,我又不在附近不能亲至,所以只能问细点。最后的结果,水质、底质、饲喂都基本没什么问题,用的药物也算是合理。唯独有一次用药不正常,就是刚发现空胃时他用过一次消毒剂,但不仅无效,还感觉更严重了。这就奇怪了,仔细想想只剩下唯一一种可能性了。我马上翻看日历,果然是蜕壳期。搞了半天,原来只是生理蜕壳期啊。估计是他水体有点硬度不足,蜕壳之后硬壳较慢,所以自然也就导致对虾出现大量的空胃现象。于是叫他注意连续几天夜间补钙即可,没几天果然好了。这种蜕壳期空胃属于常见现象,但很多人以为是发病,就会用些消毒剂之类的,但蜕壳期期间用消毒剂对虾而言非常危险。所以常有人本来虾没事,却因为在蜕壳期间消毒导致后面难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2
    发表于 2016-3-16 12:05:1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水产见闻录-245(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红体病毒病?>>随记)
        02到04年是对虾病毒性红体高发的几年。当时我在湛江区域跑了很多地方,发现这个病基本可以说是无解的绝症,整个市场十有七八因此导致颗粒无收。唯独一个地方不同,就是硇洲岛。当湛江大多数区域都被红体病毒肆虐的时候,硇洲岛的对虾养殖却似乎没受到多少影响。这是为何呢。呆了近半年时间,我发现岛上绝大多数的养殖户有个习惯,就是一次进满海水,之后就封闭式养殖,若水质不佳就加地下淡水调理。这个方式有几个好处:一是封闭式养殖能很好的隔绝外界感染;二是淡水的加入,盐度慢慢降低,不仅生长会加快,当盐度低于八度后红体就基本不会爆发了。于是我开始建议养殖户参照硇洲岛的方法防控红体病毒。但没多久就发现情况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来大多数地方要么没有淡水,要么加多了因为淡水井的水质不佳而造成很多不良症状。完全不像硇洲岛的养殖户那样随意的加淡水。后来经过多方的打听才知道,原来硇洲岛地下的水脉与湛江的都不同,据说是来源于几千里之外的雪山之水,岛上随处可以打井出水,而且是水质优良,没有一丝盐度的纯淡水,这种淡水自然就不会有使用的那些顾虑喽。知道这层原因,我不得不感叹,真是得天独厚啊,看来这种冲淡的防控手法也不是万无一失,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效仿的啊。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3
    发表于 2016-3-16 12:05:53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水产见闻录-246(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红体病毒病?>>随记)
        红体病毒对于南美白对虾而言可以说是绝症之一,曾经高发那几年基本只有预防没有治疗。以致很多药店在后来的数年里,但凡遇到难治的情况,先来一句“红体病”这种模棱两可的判断,处理好了是本事,处理不好属正常。红体有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我不敢说没有,但确实没见过。但处理好的案例我却见过一个。那是一个岁数不大的养殖户,养了两口塘,差不多一个多月左右进了一次水,接着就有一口塘发病了。拿去检查确实是红体病毒病,症状完全吻合,也是没几天就死得差不多了。当时几个药店都建议排塘,毕竟才5公分左右,不得已只能放弃了。后来他仔细一回想,剩下那口塘与排掉那口是一先一后进的水,估计也很难保全。正打算第二天去药店拿药来预防,可惜当晚就看到不少红体游塘的虾,捞起来一看软身,有斑,又是红体病毒!看来是没得救了。正准备放弃,算算时间已经不够再放苗了,看看仓库还有一些光合菌没用,都开箱了,退又不好退,于是发狠,一股脑全倒到塘里,权当报废,反正留到明年也没法用了。之后就懒得管了,反正卖又没法卖,准备等哪天心情好了再去排干。这样过了好几天,他才提起点精神去干塘,这造虽然养失败了,但明年总归还是要继续养的嘛。跑到塘边就直接拉闸放水。到了快中午,过来一看,排了差不多半米,于是准备回家吃饭,正走着,忽然感觉哪里不对,再回头一看,明白了。池边居然一条死虾都没有!这不对啊。红体爆发的池塘应该是边上会有大量的死虾啊。于是跑去提罾,满满一罾活蹦乱跳的虾,再围着池边走了一圈,确实看到死虾,也没看到游塘的。想来想去不太对,于是拿水和虾去药店检查,结果大吃一惊:正常!这可就见鬼了。居然歪打正着把红体给控制住了。事后他慢慢的谨慎的喂料(毕竟担心什么时候再复发嘛),同时更为频繁的用菌,他相信这塘虾是那几桶光合菌给救回来的,所以后面的养殖,自然用得非常频繁。不管理论上对不对,但事实证明有效!这塘虾最后居然真的养出来了。虽然时间长了点,足足四个半月,但却赚了大钱!我是酒桌上听他说起这个事情的,自此之后,但凡遇到难以决定是否排塘的发病,我都顺带建议养殖户大剂量用一次活菌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嘛!说不定就能救一塘虾呢!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4
    发表于 2016-3-16 12:06:42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47(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白斑病毒病?>>随记)
        一提白斑病毒我就情不自禁会想到一个搞笑的故事。话说一个专门研究对虾病害的教授,不知道是那根神经搭错了,突发奇想带了很多学生(当然这些学生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去一线养殖区域做一次实地考察。当然由于其身份,沿途都是各级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村镇的领导陪同。话说这天一行来到一个养虾密集区域,此地最近正在爆发白斑病,养殖户苦不堪言,专家来了,肯定会有好办法喽,于是干部们就带上教授师徒一行人直奔发病严重的那几个村。到了一个塘口,见那虾农正蹲坐在塘边抽烟,于是一行前去询问情况,果然是在发病,拿虾来一检查,师徒猜测可能是白斑病毒(搞研究的还是比较严谨的)。既然你有判断,那问题就来了,老虾农直接就问教授一行如何处理。估计这个问题一行人之前没怎么遇到过,毕竟是搞研究的嘛,人家研究这个情况是不是这个白斑病都要花费好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我们还没确诊呢,只是猜测,怎么就直接跳到处理上去了呢!不带这么玩儿的!看着学生们都正在当机,而虾农与村镇干部一脸的期待,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教授咳嗽两声慢悠悠的说:你这口塘情况不妙,看情况感染时间有点久了,不好办啊,嗯,我建议还是排了吧!话一说完,那老虾农就跳了起来要赶他们走:什么?排掉!你们一大群专家是吃干饭的啊,看了半天就要叫我排掉?你们都给我滚!但毕竟寡不敌众,再怎么说一群人要离开也要有点时间。毕竟话还没说两句,连茶水都还没烧开。这家伙也是个暴脾气,看这群人走得慢悠悠,急了,跑过门口就把狗链子给放开了。一见这情形,这群人才慌了,不到十秒就溜了。事后据说那教授还问当地干部为何虾农火气那么重。干部才说,当地人极少排塘,像白斑这种病虽然死虾很多,但当地人一般会先下重剂量消毒一两次,把病虾搞死,之后马上放鱼,这样做很多人都有一定几率把虾救回来。至于像排塘这种禁忌的字眼,更是不能在虾塘说起的。至于那位教授,据说自此之后就没再跑过一线虾塘了。唉,学研与一线生产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5
    发表于 2016-3-16 12:07:08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48(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传染性造血及皮下组织坏死病毒病?>>随记)
        记得在中山时,一次一个年轻的养殖户来叫我去看虾。这人养虾不久,但还算是比较听话的了,基本上是说什么就听什么。当然,由于他的池塘位置较偏,我很少去,寥寥无几去过不到三四次而已,而且这造虾就放苗后没多久去了一趟,之后就再没去过。对于他的情况不太了解。算算时间不太对,没记错的话,他这塘虾应该已经几近五个月了,难道是最后剩点虾在塘里?这造是冬棚,收完重新放也没这么快啊。反正各种猜测最后得到的结果都不太妙。到了一看才知道居然是最差的一种:放苗至今还没抓过,关键是,养了快五个月虾才刚刚一百条!这就太不妙了,对冬棚而言虽然养殖周期比较长,但这个生长速度也是非常离谱的。经过检查,底质水质都看似不差,最后一看虾就知道原因了:头壳上有明显的斑块,这个不能叫斑点,而确确实实是斑块,是由无数密密麻麻的斑点连接起来形成的。这是典型的传染性造血及皮下组织坏死病毒病啊!难怪生长这么慢。这个病致死率并不高,只是生长非常慢而已。但最大的问题恰恰就在它不怎么死,却又基本不大,光吃不大这种事情搁在谁身上都是一个死!这家伙也够背的了。说起来还是品牌苗呢,看来世事无绝对啊,虽然这种病是大多数苗厂尽量规避的三大疾病,但难免还是有漏网之鱼的。好在这种病很小时候就能检查得到,所以后来但凡遇到小虾长时间慢大的,我都提醒养殖户注意这种疾病的可能性,一旦发现如果虾还不大就尽快排塘,免得养到后面浪费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6
    发表于 2016-3-16 12:07:27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49(编<<科环养虾百科-弱毒型强毒型病毒病有哪些区别?>>随记)
        这几年流行一种说法,几乎没有一个虾塘不会感染白斑,只是爆发与否的差别。这个说法被很多人认可甚至是能拿出证据来证明,其实一个原因是育种技术的提高,对病毒病的控制得到大大加强,另一方面可以说就是病毒强毒型与弱毒型的差异罢了。记得刚到中山那年,头一个遇到的就是一个经销商的老客户的一口塘发了白斑,这个病在当时看来几乎没救,一天比一天游塘多,才刚刚发病第三天就超过100多条游塘。打开头壳,确实斑点很多,同一批放苗那些人基本都发病死完了。因为他有事要做,管理不过来 喂料自然就比别人少,所以反而是最后一家发病的。当时看看,斑点不少,显然是潜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而三天了游塘才到100多条,而且没有偷死的,这个爆发速度显然不算快,而死亡情况也表明可以搏一搏,于是给了他一个死马当活马医的方案,用二氧化氯低剂量连续消毒两次之后解毒抗应激,调理水体环境与虾体免疫。当时他海将信将疑,带我看塘纯粹是不甘心,想赌一赌,却没想到我刚到地头就真敢开药处理!我详细给他讲了用药之后的死亡变化趋势,怎样变化是能救,怎样变化是不能救,同时水质可能的变化情况以及什么时候应该如何处理等,我事后都佩服自己为了打开名头,真的是超常发挥,没有底限。也许正是这些详尽的说辞把他忽悠得脑袋都不够用了,反正他一愣一愣的当天就按我说的用药了,而第二天居然还真是按照我说的最好的情况发展变化着。其实当时我根本不清楚病情的变化会否按我以前用药那样演变,毕竟那是在横栏也就是中山南的经验,并且是在几年前的东西了。居然没出太大的意外。之后的发展就变得好掌控多了,养殖户也对我坚信不移,叫他用起药来也随意多了,顾虑少了自然处理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后来这口塘竟然出了个800多斤的亩产。事后我分析,这就是典型的弱毒型白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7
    发表于 2016-3-16 12:07:56 |只看该作者
    薄薄酒 发表于 2016-3-14 16:55
    再请问下大师,显微镜多少目镜多少物镜可以观察到甲藻啊?

    我问了大师,他说160倍的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16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7-5-31 10:1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87
    精华
    0
    经验
    164 点
    金币
    622 元
    注册时间
    2016-2-27
    328
    发表于 2016-3-16 14:20:27 |只看该作者
    渔歌子 发表于 2016-3-16 12:07
    我问了大师,他说160倍的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29
    发表于 2016-3-16 15:11:45 |只看该作者
    薄薄酒 发表于 2016-3-16 14:20
    非常感谢啊 。

    不客气呀,欢迎多交流多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16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7-5-31 10:1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87
    精华
    0
    经验
    164 点
    金币
    622 元
    注册时间
    2016-2-27
    330
    发表于 2016-3-16 19:18:23 |只看该作者
    鱼大师,对虾的生理蜕壳期一般是什么时候?谢谢您的不厌其烦

    点评

    渔歌子  对虾生理蜕壳期一般认为是大潮期间,就是农历的初一,十五前后三四天。 但对于3公分以内的小虾不受这个限制。(王维老师的回复)  发表于 2016-3-29 11:23
    渔歌子  大师不常来,所以你的问题怠慢了,不好意思。我马上交给他。  发表于 2016-3-29 1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1
    发表于 2016-3-29 10:38:31 |只看该作者
    朋友们,很久没更新内容了,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2
    发表于 2016-3-29 10:45: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29 12:03 编辑

    水产见闻录-250(编<<科环养虾百科->>随记)
        说起病毒病的强毒与弱毒型的区别,我就会想起05年开药店时处理弱毒型白斑的经历。那年雨水奇多,很多养殖户的虾在三四十天时就会爆发白斑病。一开始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也是不敢去接。后来一个平日里比较随和又和我们比较聊得来的客户要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开点药处理一下。当时他的情况已经发现有三四天了,当然那时还不知道病毒病有强毒与弱毒之分,但凡发现白斑一般都是排塘的结局,所以我们自然也很少惹火上身。既然这客户一定要我们处理,按他平日的为人,即使死完了也不会找我们麻烦,我们也就认真的帮他想个方案:想来想去最后确定了:先用二氧化氯(当时选了含量最高的一元二氧化氯)100~150克一亩,用后隔半天马上用有机酸解毒(这个有机酸也是都是店里最高的,价格不低,但效果最好)。然后观察死虾情况再来定是否接着用药。他拿去用了,用前游塘40多条,用后第一天游塘100条左右,第二天游塘减少到50来条,我们感觉效果出来了,估计有救,于是马上叫他泼洒中药产品(有保肝,三黄等,为求药效快都是水剂的)与抗应激的药物,连用两次之后再留一些来拌喂三四天。这番处理下来他的虾保住了。当然钱没少花,但无论是我们还是他自己也觉得值得。之后隔三差五我们都有去他塘里看虾,虽一直都有个别白斑,但不再大爆发了。半个月后我们才松了口气,总算确定确实是搞好了。之后按这个案例我们处理了不计其数的白斑池塘,当年单单那两款中药就卖了不下40万。我们边处理边总结,也慢慢总结出哪些能接能搞好,哪些搞不好不能接。好在谨慎加运气,整整一年没差错。其中最严重的是老板的亲戚发病半个月的塘,居然也给救好了。当然我们后来分析应该是他那口塘大的原因。当时也就只知道哪些能处理,哪些太严重不能治好。后来经历得多了才明白,原来那就是典型的弱毒型白斑。

    题外话:
        对虾慢大是近年来最主要的几个病症之一,原因太多了。记得去年一家水产媒体向我约稿,当时我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就直接推给公司李老师了。恰好那时李老师正准备编写关于对虾慢大与亚硝酸方面的论文与培训资料,我一推,他就接了。当他向我要一些技术资料时,我就直接叫他参考<<科环养虾百科>>上的内容,说只需要把每个知识点扩展开来即可形成基本的框架。结果他按着我这个思路一写就是几个月,最后初步写出来的课件居然有一百多页。我知道他的东西与我一样,都是从一线生产得来,所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虾慢大的原因确实非常之多,这是个大问题,<<科环养虾百科>>只是提及一下原因与处理。很多地方没说明,可能大多数人看不太懂。这些我将在之后的<<见闻录>>里慢慢道来。


    水产见闻录-251(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今天这个案例其实不多见,准确说是一般发生在部分特定区域的。前年我就遇到两个地区,而这两处可以说是大同小异。记得一个地区是业务员叫我去看时他的那个客户的虾已经出现慢大现象了。检查水化藻相均属正常,用药管理也都没问题,饲料药品全是大牌,实在找不出原因,我只得围着他的池塘转圈圈,边边角角都到处仔细看看,走到第二圈时我突然发现他的池塘外面是个海湾,不仅环抱的海区不大而且没看到有河流汇入。这种地形意味着海水盐度会比较高,如果在海湾里养殖在早期还容易爆发弧菌。一开始我以为是弧菌,但罾里的虾毫无细菌感染症状的这个现象却让我有所迟疑并且怀疑这种猜测的正确性。再一问他原来早就有检测过弧菌,果然是没有。一阵唏嘘啊,庆幸还好自己嘴不快,不然就出洋相了。把这点也排除后,我这才忽然想起一个平常很难想到的可能,就是过高盐度的环境也会导致对虾甲壳过硬之后蜕壳变慢,尤其是现在外环境不好,很多时候养殖户不敢大换水,如果再没有地下淡水,慢慢的池里盐度就会非常高,这种情况若不及时调整,对虾的生长自然也会越来越慢。当然这种情况也并非完全没好处,当盐度超过35‰(换成比重大致也就是25格),弧菌也一样很难正常繁殖,反而对虾的很多病害都会不治而愈。所以我前年遇到的那两个区域的养殖呈现两极分化。要么养得赚死,要么亏死。通过与当地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交流,我感觉在这种条件下养殖就要注意:早期控弧菌;中期控藻相;后期重营养。

    水产见闻录-252(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春分将至,很多养殖户都等不及要放苗准备早造养殖了。这是因为春分之后很多地区温度回升很快,春分春分嘛,春天都过半了,气候自然也开始暖和起来。虽然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时期每年都还有一次料峭的春寒。但宜人的天气与诱人的价格还是会让人忍不住去冒个险。其实这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放苗最重要的因素----水温。正常情况下我们要求放苗平均水温要超过20℃,春分时节也确实会有部分地区能达到这个温度。但一旦来场寒流水温就会降得很低,对苗的生长影响会非常大。这种案例每年都很多,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会去冒这个险的。拿前年遇到的一个案例来讲,当时那个客户的地区过完年后天气就一直不错,水温不到三月份就已经升到22度了。客户等了很久,又查看了本地以及周边城市的天气预报,确定半个月内没有降温,实在是忍得辛苦,一咬牙就把苗放了。半个月左右确实苗生长都很好,但寒流还是与往年一样如期而至,水温一下子降到15度。他只得加深水位,多用石粉,勤补液肥,多抗应激。最后总算保住了一池小虾。寒流结束半个月他这才慢慢发现问题:虾慢大了。没有什么特异症状,水质底质都基本正常,就是单单吃得慢,自然长的也慢。我们看过之后也感觉无能为力。正好一个隔壁池塘的养殖户过来聊天,说了一阵客户很无奈的说,明年再也不这样赶时间了,他(说的是隔壁塘)的虾晚我20天,现在小的都比我大了。当然我也安慰他,这塘虾虽看似长得慢,却可以通过肥水养殖来搞,注意控料调水,最后还是能养出来的。而且这样慢大的虾比其他池塘发病少,污染小,虽养殖时间长些,但有些成本却可以降低。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水产见闻录-253(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去年于广西遇到一户,说对虾慢大,已经两个来月的虾,还没进一百条大关。这对于他放的品牌苗来讲是很少出现的情况,他甚至有点怀疑是苗厂作假了。询问完基本情况,发现他养殖经验并不足,甚至不清楚当地属于酸性土质,平时管理连池底反酸这种情况都没做预防。而他半个月之前就因为有口塘反酸导致硫化氢中毒而跳跳死,直接排塘了。如今剩下的两口塘好在老早就发现慢大,从而有意的控料,减少了池底污染,否则早就步前面那口塘的后尘了。他自己有检测水质,所以一问就知道应该是池底反酸了,而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pH波动极大,池底也明显出现问题。这个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处理时间长还见效慢。好在用法还比较简单:少量多次干撒块状生石灰与一些氧化类底改即可,就是过程中要注意调控藻相预防黑鳃而已。过了近一个月才听到业务员说效果出来,吃料上去了。
        像这类水体偏酸尤其是池底偏酸(这种情况在淤泥深厚的老塘,红树林土质池塘非常常见)引发的慢大很难被察觉。而且即使被察觉到了养殖户的处理往往是先去调理肠胃,若是如此,那么肯定会走不短时间的弯路。因为这种环境条件下,单单调理肠胃只是治标不治本,最多有个四五天又会继续还原。好在这种原因引起的慢大有些症状或者说是现象可以区别:对虾身体会偏软,蜕壳变慢,还常会出现蜕壳不遂或硬壳障碍(当然严重的就是蜕壳期少量偷死);弹跳无力;体色偏红,肝、胃、肠也会偶有发红;料罾粘液、赃物过多。等等这些希望大家以后注意。



    水产见闻录-254(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每年都会有很多养殖户问我,为何非常漂亮的水反而容易发病,不好养虾。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原因确实不少。就如去年一个养殖户也是这样问我,等我详细问完他的情况,确实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水质藻相都非常好。而且由于他平时的经常调理,这个水就保持了近两个月没变化,从理论上来讲这算是养虾最好的水了,但事实上他感觉这塘虾已经慢大快一个月了。想来想去我才留意到他说的一个数据上面----pH。他之前说藻相正常,而且因为平时的补菌保水,维持了近两个月,所以他一开始报的水化里的pH8.6我就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的指标。现在问了一个遍,其他没问题,而这个指标就不能确定了。因为pH是最为活跃的指标。变数很大。于是问他几点检测,取水位置,平日检测习惯,试剂品牌以及检测顺序等等细节。最后才知道,问题果然出在这里。原来,他一般喂完一池的料就顺便取水(还是中下层水样),全部四口塘喂完就开始检测水化,一般这时还不到上午八点。那么这个时间段就有8.6的pH,自然是有点偏高了(因为等到中午,估计怎么都得有个9.0了)。虽然水质一直很稳定,因为他的用药pH一直没怎么出现太大的波动,但恰恰是这个稳定偏高的pH导致了对虾的慢性碱中毒。这个影响比较轻微,也就是慢慢的影响消化吸收能力,虾自然就会体现出慢大,容易应激,色斑偏重,分节等症状。但这些都最少要等到一个多月之后才会表现出来,等到发现就已经是比较晚且严重了。这类优良藻相引起的pH持续偏高其实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很多药品都不能随便使用。好在他的虾因为慢大两个月了还不到一百条,可以用一个有点冒险的方法:芽孢耗氧。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他连续用了两三次耗氧芽孢,乳酸菌与少量的氨基酸,pH就慢慢降了下来,之后的保持他自然清楚该如何去调试。然后再用一些乳酸菌与多维多糖,慢慢的料量就上来了。但即使这样,我算算时间,估计他也要比正常的慢上两个多月了。所以到了最后他去年也就只能仅仅养一造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3
    发表于 2016-3-29 10:46:49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55(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说起来真巧,昨天还有一个朋友在问关于重金属重要性的问题。在他看来重金属不算是大问题,确实,他的区域可能很少人用地下水,也没太多的工农林业污染,自然现在还没涉及到重金属中毒这个范畴。但其实作为现在的水产养殖来讲几乎没一个品种的育种阶段不会接触到这方面的处理。育种既然已经把这个因子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看待,那么在我看来养殖中的处理也就是迟早的事情。随着养殖的发展,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消耗,重金属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养殖过程中了。记得14年一个朋友在如东养虾,13年时他搞露天土塘精养很成功,14年试养小冬棚,当时我根据当地情况提醒他要搞足够的水处理面积,不然单单用地下水很容易出问题,因为当年早造已经有很多养殖场发现重金属超标了,同时也有部分池塘因为重金属导致相当面积的失败。可惜的是他那年又养得不错,无论露天还是小冬棚都赚了钱。根本就听不进劝告。到了年底甚至把蓄水池也搞掉,改成小冬棚搞养殖。结果到了6月份就接到他的求救电话,问我如何处理重金属。说有七成的小冬棚因为重金属高而蜕壳困难,甚至有几口塘已经没法救,准备排掉了。现有的8口水井中只有一口井的重金属不高,也就对应那口井的那几个棚没有慢料,生长都还正常。而其他的棚就明显出现生长缓慢。同时放的苗,重金属高的估计要比那几口好的要小接近20条一斤关键是现在基本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慢料了,看来问题越发严重,再不处理,估计很难养出来了。本来这种情况很难处理的,因为他的地下水是24小时不停的加入,等于在不停的加重金属,如果是用药,效果最多也就有个一两天而已。也就是说,如果用药处理,必须两天用一次,这个成本会相当的高。好在他已经完蛋几个棚,我就叫他赶紧把那几个棚消毒搞好,作为蓄水池用来混合河水与地下水,打气,用药,肥水,培菌,处理好后再抽到其他小冬棚里。幸好当时他有六个棚空出来,轮换使用,勉勉强强能够得上其他小冬棚的最小换水量。配合上再加大力度的调水改底,后面还是有六成的冬棚赚钱。虽然他最终还是有钱赚,但直到最后一次与他电话,我都一直不忘提醒他重金属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对于地下水而言不仅有重金属的风险,还有氨氮,亚硝酸等等其他很多问题,只有保证足够的蓄水处理面积(养殖面积的20~30%)才能一直持续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4
    发表于 2016-3-29 10:47:12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56(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这个案例在2012年以前我都没太在意,后来遇得多了(其实仔细想来以前遇得更多),才留意到这方面的因素上来。这里就随便拿个案例来讲吧:那年一个老客户问我如何处理他的虾慢大的情况。他是老塘,养了两个多月了,才大概120条左右,水都还正常,就是有点浓。这老家伙饲喂防病,肥水调水经验都很丰富,会出现慢大还真不多见。水化他自己有测,当时是上午九点过去的,他刚刚验完水,结果看来也没太大问题。我想了想他是老塘,淤泥很深,他又不太注重改底,于是跟他讲下午再来检查一次再说。等到下午六点过,天色快黑时,我才去再验一次水。果然,这次就看到pH的明显波动了,另外也出现了一点点的氨氮(淡到几乎看不出来)。联想起虾的慢大,于是又给他说等到明天一早再验一次。第二天一早,我不到六点就到了他塘里,一验,这次氨氮就更加明显了,直接就到了0.15了。虽然这个数值对于这时的虾来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看来他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那这样长期的氨氮低浓度侵蚀,本来就会给消化道带来伤害从而导致消化不良,时间长了自然就慢大了。而且这种原因引起的慢大用常规调理肠胃的药物都没什么效果的,毕竟主要的原因还没从根本上处理掉,源头还在就不可能治本。其实这个处理不难:连续一段时间的改底就会有缓解,改好底后再调理肠胃自然就好了。这类情况其实是非常常见,但却又是非常隐秘,不易被发现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极低浓度的氨氮(0.1~0.2ppm)即可引发肠胃问题。而这个浓度的氨氮一般只有在池底恶化的早晚才会被检测出来,这个刚好与大多数养殖户的检测时间刚好错过,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老是去搞却始终不见效果。最终就是既花了不少钱,又没搞好,最后还耽误了治疗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5
    发表于 2016-3-29 10:47:34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57(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刚到珠海红旗的时候,听养殖户说起当地对虾养殖普遍生长偏慢,当时没什么概念,认为是正常的,后来到了中山才发现确实明显慢很多。之后再有红旗的客户电话咨询时我这才留意到这个区域性慢大的问题。慢慢的被问得多了,才发现其实主要的问题在于那边很多人放苗前氨氮亚硝酸比较高,而大多数人以为苗期氨氮比较关键,所以想方设法的处理氨氮。大多数有经验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早期处理氨氮,往往有部分会转化为亚硝酸。而虾苗早期对于亚硝酸的毒性并不敏感,正常在盐度不超过3格以内,只要亚硝酸不超过0.6ppm一般不会出太多问题。所以大多数人默认了亚硝酸在早期的存在,认为随着肥水调水迟早都会慢慢没有的,也就不大刻意去处理。其实这个观念也是当时我在红旗时推广的,当时认为只要它不敏感,能把苗放下去,就先成功一半了。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当时我并非不处理,而是缓过神来再慢慢处理亚硝酸。但大家都知道,养殖户是不到生病不就医,很多人都是虾没大事不会找你说事。而我也不可能把每个客户要不要随后接着处理亚硝酸都记得那么清楚,所以多多少少会漏掉不少养殖户。而很多人看着别人没处理亚硝酸照样可以养,自然就更不把早期亚硝酸当做一回事了,慢慢的反过来搞得我也不再把早期亚硝酸偏高当回事了。到了中山之后发现这边的人非常在意亚硝酸,因为这边的盐度更低,亚硝酸尤其在后期,只要一超过0.2虾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很多人早期基本都要把亚硝酸处理干净才会试苗。对比红旗的客户,同样的苗红旗要明显慢大至少20天以上。而他们池塘最大的差异就在这早期亚硝酸的处理上面。后来研究了很多资料之后发现,长期亚硝酸的环境会导致甲壳发育问题,矿物质吸收出现障碍,营养不良。这就难怪早期的亚硝酸会慢慢引发慢大了。后来但凡早期有氨氮或者亚硝酸的,我都一再提醒要通通抓紧处理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6
    发表于 2016-3-29 10:48:17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58(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蓝藻会引发对虾肠炎,从而导致慢大,这个道理应该大多数人都很清楚。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实不仅仅是蓝藻,一般来讲除了硅藻以外的藻类,很多在死亡之后都会产生毒素。这种案例有很多,也说不清楚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常见了。就拿去年遇到的那个客户来说吧。那是我在拜访一个经销商,在他店里正好遇到一个客户来验水,经销商的技术员正好出去了。于是我就代劳了验水的工作。经过检查水质基本正常,但还没验,我就已经发现他打来的水样偏浓了。关键是这个浓中带点杂质,镜检之后就明显了,絮团较多,藻类相对比较单一。虽然基本都是有益的,但其中一种的优势占了近九成。这是很容易倒藻的水质,我是这样提醒养殖户的,但他的表情显然是不听。建议他注意改底,注意补菌等等这些估计他更是听不进去了。所以我就不一句带过,不多重复提醒了。只是在等他走后问了一下经销商客户情况。经销商说此人还算是他的重点客户。那我就多提醒一下经销商要注意天气变化时给他准备好处理倒藻的药品。隔了差不多一个月我再次去到经销商那里时,经销商忽然想起这个客户,一聊起他经销商就说那次准备的药品客户依然不相信。结果没过多久就开始慢料了,现在基本已经不怎么吃料了。慢大都还是其次,关键是没遇到下雨都会三五斤的偷死,养殖户估计已经放弃抵抗了。这个案例提醒我,哪怕是正常藻相的死藻也会造成藻毒素中毒,之后导致的慢大偷死都很难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7
    发表于 2016-3-29 10:48:41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59(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一次一个客户电话叫我去看看他的虾,说不知为何,同时放的一批苗别人好几家的都比他长得要快,想找到原因赶紧处理。去到塘里还没检查就发现他的水非常浓。按两个月不到的塘来说,这个水不慢大也很容易偷死的了。先懒得验水了,直接围着池塘走一圈,顺便提提料罾看看。果然他池塘边上就有条村里排放生活污水的小溪。而且据他说,由于附近有工业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出租出去给外来的工人住,这个村的居住人口非常的密集。只要是一个月不清淤,就常会被生活垃圾堵塞河道,一旦堵塞,那这个河水就奇臭无比。我大概的看了看河道与他池塘的落差,明显他池塘要深一些,估计河里的污水多半会慢慢渗漏到塘里。这就是他说这口塘不用东西水都会自己肥起来的原因了。这种环境还不仅仅是慢大这么简单,时间一长,肯定中毒,接着来的就是肝脏坏死与偷死了。这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叫他先用氧化型底改连改三四次,间插着用沸石粉加芽孢加光合菌频繁的使用,而且以后也定期这样使用。足足调了近一个月,虾的体色才好看一些。这才慢慢调理肠胃肝脏,又是半个月这吃料才有点起色。中间要不是我时不时去打打气,鼓励鼓励估计他都要放弃了。好在后来还有钱赚,虽然时间长了点,成本高了点,好歹赚了四五万。不过我也提醒他这口塘位置有问题,确实难搞,成本高赚得少。后来他在那里又养了一年,就换地方去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8
    发表于 2016-3-29 10:49:00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60(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今天这个案例近几年较为多见,就随便拿一个来讲吧:去年遇到一个年轻的养殖户,业务员说是他才养虾第二年,但年轻人嘛,思想很潮,很多先进的模式他都想试试。而我们到时看到他正在常识无藻养虾。看看他的池水与用药情况还确实模仿了个九成,但一提罾就感觉不太对了。快要两个月的虾,罾里的才五六公分而已,不过无藻养虾最常见的就是这种情况----慢大,所以我也没觉得多惊讶,而他自己也说正在为这个情况而苦恼呢。经过仔细盘问,原来他这虾的病因还蛮久的,是从放苗就开始了。他只知道无藻养虾是基本不要藻类,注意培菌改底,以为只是多喂料就可以了,却忽略了早期营养的追加也非常重要,缺少了藻类等水生生物这块营养,就不是多喂点料就能弥补得了的。这个方面的问题自然也不是他一个刚养虾的年轻人能想得到的。没想到没注意,再等到他发现的时候虾已经比别人的长慢很多了。这个苗期营养不良所致的慢大基本很难再把生长速度提起来,只能大量频繁的拌喂多种营养与促消化产品,但说实话能否恢复正常生长速度仍然还是两说。虽说那年轻人最后居然还是养出来赚了钱,但时间花去了,根本不够养第二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39
    发表于 2016-3-29 10:49:23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61(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以前中山有家苗厂做得比较好(为了避嫌,名字我就不明说了),据说第一年就卖了一个多亿,因为养得都还不错,第二年单单订单就有十来个亿。由于产能有限,毕竟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第二年会有这么好的生意,没有足够的苗,却有太多的订单,其中利润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那老板就开始作假了。他去附近几个镇找了三家小苗厂帮他做苗,做好之后趁着晚上没人运回到自己苗厂里,第二天一早再卖给自己的客户。唉,对了,这就是养殖户常说的掺苗!据传,他那年硬生生卖了12个亿。当时苗厂竞争还没有后来几年那么大。所以虽然他的苗后来养殖情况一塌糊涂,却也没多少人找上门去理论。这老板因为做了亏心事,也不敢随便去一线虾塘看养殖效果。只是一味的问朋友,得到的消息是马马虎虎,不算太好也不坏。当然那年确实气候不错,整体养殖情况也不算太差,大多数人虽没发财,却还不至于亏本太多。其实最主要的是他这掺过的苗绝大多数不是发病直接死掉,而是慢大,说也奇怪,几个苗厂都这样,我当时看过很多塘后猜测是这些苗确实不行(有很多还带病毒),但赶上了好气候,环境好了勉勉强强也能长一点。这老板年底一看没什么市场差评,以为生意还顺,还想着第三年继续大赚一番,于是花了大本钱买下当地河涌上很大的一块地,建了该镇最好最大的一个大苗厂,准备大肆发展一番事业。没想到的是过完年后客户定苗的寥寥无几,完全没有头一年那种火爆的景象,我每每路过他苗厂基本都没看到有人拉苗。又过了一年生意还不见起色,就把原来的老厂给关了。又过了一年,这家苗厂在当地的声誉都一直是为人诟病的,直到我离开时还是半死不活的。去年路过,看到名字已变,问一朋友,说两年前就倒闭了。其实这几年见到听到太多这类苗厂兴衰的故事,所以我常提醒养殖户,拿苗要选好苗厂,选苗厂要看老板为人。如果苗厂老板什么都不会看,那至少不要跟风拿头一年做得好的那些土苗厂的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49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40
    发表于 2016-3-29 10:49:57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262(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防控对虾生长缓慢?>>随记)
        这又是一家苗厂的故事。有一年我的一个客户听别人介绍拿了一池当地一家苗厂的普通苗,养了一个半月才发现大得有点慢,于是叫我去看,看来看去,分析了一个遍,不得已只可能是他苗有问题了(这里说个题外话,了解我朋友应该清楚,我这个人很少拿苗的品质来说事,因为我一贯认为,再差的苗都能养大,主要是方法问题,所以如果连我都不得不最后认为是苗的问题,那他这塘苗就真的是没什么好说的了)。苗有问题其实最难判断的情况。因为苗厂如何操作,外人很难得知,每个育苗淡化师傅都有自己不同的手法与技术,有的还有一些密不可传的绝活,这些都不足为外人道。于是我就去找了几个虾中朋友,打听了一下那家苗厂的情况。这才知道那家苗厂生意还不错,厂虽不大,但一年来的生意却不算小。粗略估计怎么都有个五六个亿。而且他们出苗很频繁,进苗没多久就可以订了,要比别的厂要快个好几天。我后来问了问几个熟悉的苗厂师傅才明白,原来他用的是高温育苗的手法。也就是把水温提高到32~33度,甚至更高一点,这样苗的发育速度也会变快些。原本需要8~12天生长的苗,只用5~8天就基本都可以出了。如果技术过硬,敢用药,这个苗的成色还不会比其他正常淡化的差,一般养殖户根本看不出来。但这种手法淡化的苗有个问题,就是幼体阶段生长太快,发育不健全,放进池塘后一是损耗大,二是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就是慢大嘛),三是肢体残缺率比较高,容易继发病菌。说白了,一旦放了这种苗,养成功赚钱的几率几乎为零呗。有了这个事情,我后来但凡养殖户问我拿苗的事,我都会提醒一句,千万记得打听清楚苗厂这批苗的淡化时间,一定不能短过七天。那种短时间就淡化出来并且规格还够大的,十有八九都是高温搞出来的,那种苗放了不死也半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