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 养殖业大多为静水养殖,高密度的养殖造成大量的鱼虾排泄物、残饵等有机物沉积水底,使池底表层中氧化层变薄,而下层的还原层变厚,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在养殖旺季,由于气温高,导致异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从而影响鱼虾的生长、发育,引发鱼虾疾病。如何净化水质已成为养殖技术的难题和研究热点。 如今,国内外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分别应用于 饲料工业添加剂的开发、 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病虫害的防治,这些生态制剂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畜牧业、渔业的产品品质,减少或避免使用一些副作用较大的农药。抗生素传统制剂的使用,尤其是世界各国不断使用新的菌株制剂,大大提高了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进口检验标准,大幅度降低农药和抗生素的残留量,筛选和推广使用微生态制剂,将大大提高我国畜产品和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对人畜无毒无害的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国内外均允许将其用于饲料添加剂。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中增殖后产生的许多胞外酶能把养殖水体、底泥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质分解,从而达到降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减少底泥生成的作用。在分解过程中,有机物一部分转化为细菌胞体物质,而大部分被转化为细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能量。氨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代谢的终产物从水中弥散到空气中。通过这种方法,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硝基氮可减少80%以上。 附:作用机理 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和抗生素, 使池底积累的大量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 氨、硫化氢等), 使之先分解为小分子( 多肽、高级脂肪酸等), 后分解为更小分子的有机物( 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单糖、环烃等) , 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和硫酸盐等, 有效降低了水中的COD、BOD,使水体中的氨基氮(NH3-N) 、亚硝基氮(NO2-N) 和硫化物浓度降低,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 同时还能为以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促进繁殖。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内底栖水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 从而使养殖水体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另外, 它们分泌的多种酶类和抗生素可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进而减少甚至消灭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