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苯海拉明薄荷 于 2015-9-7 14:23 编辑
学校:华中农业大学
班级:14级学硕1班
姓名:季英杰
指导老师:何绪刚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养殖实验的基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麻豪口镇东北湖渔场华中农业大学基地,从学校象牙塔的生活来到基地生活刚开始确实需要时间来适应,在这里你不仅需要将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你还必须要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百亩的鱼塘需要你用心的去管理,养殖需要的是一天天的坚持和认真,因为如果有一天鱼塘出现翻塘的情况那一年的心血就白流了。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基地养殖生活和学到的实践知识。 一、池塘改造:循环水系统
今年的三月份基地进行了护坡建设,修建了新的循环水系统,以17号塘为蓄水塘,9号塘为净化塘,里面中有水草和挺水植物主要用来净化从17号鱼塘进来的水,从9号塘出来的水沿着生态沟渠分别汇入其他的鱼塘,各个鱼塘都配有闸门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水流入池塘。这样既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也能从实际生产方面方便控制水流。
二:饲养模式
我们的鱼塘是主养草鱼的,投喂以配合饲料和草共同投喂,饲料用的是海大708型饲料,鱼塘边夏季种植苏丹草。每天早上七点将收割好的苏丹草投喂在各个鱼塘,在上午的10点和下午的3点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有时也会根据天气变化和鱼的进食活跃程度而做一些变化。 池塘中还套养了一定比例的花白鲢,为保证花白鲢能有充足的饵料,我们会定期施用发酵有机肥,该肥料中含有N、P等能促使藻类的生长,含有的益生菌也能为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饵料,构成一个更为复杂的微食物环。
投喂饲料时鱼的吃食场景
种植的苏丹草
三、水质调节
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是没有使用调水的药物的。在每个池塘我们按照每个鱼塘的10%的面积制作了空心菜生物浮床。通过生态工艺搭建浮床,将植物栽培在其中形成生物浮床。浮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吸收利用;浮床植物根系通过吸附和絮集等作用可形成根系微生态环境,根系表面的微生物对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进行分解和利用;最后,收获浮床植物,以植物产品形式将N、P等营养物质以及吸附在根系表面的污染物质移出养殖池塘,使水体中富营养化物质大幅度减少,达到改良水质,修复池塘生态环境的目的。
制作浮床的PVC管
生物浮床
四、巡塘
巡塘时遵循巡塘三查:早上查看鱼是否浮头,午后查看鱼的活动情况,傍晚查看鱼池水质。在巡塘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留意鱼塘水色,如果池塘出现藻类生长过快形成轻微的水华我们也会采集水样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浮游动植物种类,进而进行相应的水质调节。
五、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
在遇到暴雨天气的时候,池塘出问题最多的情况一是基地线路容易出现短路情况,电闸会自动跳闸,这就需要我们逐个排查线路,找出是不是自己鱼塘出现短路情况,然后重新开启电闸;二是遇到增氧机在夜里出现故障,鱼塘出现缺氧最为严重的时间段是在凌晨3、4点钟,这时的池塘溶氧比较低,增氧机出现故障后需要一方面及时向鱼塘施加增氧粉,另一方面重新更换工作正常的增氧机。
总结: 基地生活虽然事情繁多,但是更让我学会的是一种对待工作,科研的一种态度,对于基地养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水产人只有能从基层做起才能做好研究和工作。在基地生活能让我最直接的接触到与水产有关的信息,了解到鱼类市场的行情,通过对周边养殖户的调查也能了解饲料业的行情。自己对水产养殖一直充满浓厚的兴趣,未来如果自己有经济能力也会考虑进入水产行业,自己现在正在利用闲暇的时间学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在以后有机会还会去养殖基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