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境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鱼类的影响

[复制链接]

52

主题

1

听众

4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5-10-12 08:40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383
    精华
    1
    经验
    436 点
    金币
    651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09:45: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兜兜转 于 2015-10-12 09:47 编辑

    水产养殖以自然生态系统引入人工或半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大幅度提高产量,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其自身所依赖的水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1993年,我国半密集型对虾养殖产量大幅度滑坡,从1992年的22万t到1993年的5万t,降低约70%。其主要原因就是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使水源衰退。重庆的长寿湖、贵州的红枫湖就是例证。这种水质状况的多项指标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尤为突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水产养殖的水体中化合态氮的两种存在形式,对动物均有较大的毒性。
    氨是鱼虾蛋白质代谢的重要终产物。如在甲壳类动物的含氮排泄物中,氨大约40%- 90%。而氨可以通过亚硝酸单胞菌(Nitrosomonas)的硝化作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水中浓度过高的氨对鱼虾体内酶的催化作用和细胞膜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并破坏排泄系统和渗透平衡。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对鱼虾也会产生毒害, 主要表现在影响鱼虾体内氧的运输,重要化合物的氧化及损坏器官。
    2.1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对虾养殖中的影响
    Jayasankar等在1983年研究了氨氮对印度对虾幼体的毒害。结果表明,幼体在急性试验中耐氨氮的能力随幼体发育而增加。Chen等在1998年研究了亚硝酸盐氮对斑节对虾幼体急性毒性,结果得出,斑节虾自无节幼体变态至仔虾的发育过程中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力随幼体发育而增加。
    吴中华等在1999年进行了中国对虾慢性亚硝酸盐和氨中毒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并推测了亚硝酸盐对虾组织伤害的机制。一方面是亚硝酸盐导致了对虾机体内的PO、SOD、溶菌酶的活性下降,使虾体内的自由基过氧化物增多,抵抗能力下降,导致代谢紊乱,生理功能失调;另一方面是破坏了血浆中的铜蓝蛋白,从而失去携氧的功能,导致耗氧量高的组织缺氧,膜通透性改变,组织浊肿,溶酶体膜裂解,自溶性提高,出现浊肿、空泡化及坏死等组织病理变化。
    2.2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鱼类养殖中的影响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鲑科及其他鱼类,如罗非鱼、彭泽鲫、草鱼等的毒害均有报道。魏泰莉等在2001年测定亚硝酸盐氮对彭泽鲫血红蛋白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鲫鱼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随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增关系。余瑞兰等在1999年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鲫和鳜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养殖水体溶解氧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高三者协同作用是诱发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一般认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鱼的毒性是由于它们进入血液,将血红蛋白分子的Fe2+氧化为Fe3+,抑制了血液的载氧能力所,严重时可引起鱼类窒息、死亡。
    2.3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河蟹、鳖养殖中的影响
    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过高同样对河蟹、鳖有危害。何望等在1999年研究了亚硝酸盐氮对河蟹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的毒性影响。认为亚硝酸盐氮能刺激和麻痹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 并阻碍它们变态,量超过6mL/L以上时,会引起鳖的氨中毒症。表现为甲鱼不愿下水,食欲差,身体干瘪、瘦弱、裙边上翘,体色发黑;严重时四肢、腹部出血、溃疡或起水泡。同样,亚硝酸盐氮对鳖也有较大的毒害作用。此外,亚硝酸盐氮还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影响甲鱼产品质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