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10
- UID
- 67091
- 积分
- 3854
- 主题
- 358
- 帖子
- 3470
- 精华
- 37
- 经验
- 3854 点
- 金币
- 19487 元
- 注册时间
- 2015-7-17
   
TA的每日心情 | 加油 2015-9-9 08:2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3470
- 精华
- 37
- 经验
- 3854 点
- 金币
- 19487 元
- 注册时间
- 2015-7-17
|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5-12-31 12:15 编辑
个人看法,请勿见怪:
13年海大开始做1.0颗粒料,其他厂家不久就模仿。12年海大生产1.2颗粒料,其他厂家又马上做1.2颗粒料。12年前海大有1.4颗粒料,13-14年没有1.4颗粒,13-14年我找遍所有厂家,没有一个有1.4颗粒的,都是1.2颗粒就到1.6到1.8颗粒。13年我曾几次提出做回1.4颗粒,因为虾吃料慢,不过人微言轻,海大不采纳。也许是后来多人反应从1.2颗粒直接上1.6颗粒,虾吃料慢吧!15年海大重做1.4颗粒,其他厂家又纷纷效仿,模仿的速度相当惊人。都是跟着海大走,并不是跟着感觉走,都看海大的眼色行事。让我感觉就像海大在其他饲料厂眼中是神一样,只不过是颗粒形状的改变而已嘛。想想都觉得好笑。
人人几乎都追求虾长得快,厂家拼命一味提高蛋白质含量,忽略了高蛋白饲料对水质环境的污染,特别是经过水解后的羽毛蛋白,虾几乎不能吸收,直接排出体外,污染水体。又一味用细菌降解蛋白,海大出了虾多保,和饲料拌料密封发酵2-3天喂,海一出了虾肝强拌料发酵,让我感觉饲料厂左手想赚你的钱,右手又要摸你的口袋拿钱。既然想用细菌分解高蛋白质的饲料蛋白喂虾,何必不干脆做低蛋白的饲料喂虾呢?似乎自己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人感觉又要做妓女,又要立贞洁牌坊。就像中国一面说扶贫,一面制造贫穷:控制高油价,高电价,高水价,高房价,高通信价。都是忽悠手无寸铁的农民。
例如现在很多厂家都做发酵料,来预防白便,目的是用细菌把饲料的蛋白质降低,降解为氨基酸,多肽等,人、畜、禽肠道是弱酸性,乳酸菌适用,虾的肠道是弱碱性,乳酸菌未必适用,乳酸菌拌料对虾白便无论是理论或者我的实践(叫朋友从日本带回的纯进口的乳酸菌拌料喂虾)都没有效果,抗生素试过无数都没效果。唯有停止喂料几天,水质自己净化,白便自然就减少。或许虾排出的粪便带有乳酸菌类,帮助改善水质,水质变好,虾白便少,让人错觉认为乳酸菌拌料对白便有帮助。开始有大批的药厂生产各样的乳酸菌,发酵料,识事务者为俊杰,可谓商家之道,理解。
为什么有白便的虾塘停料不喂后,或喂鸭料几天后白便明显减少?道理很简单,蛋鸭料蛋白质只有17%,不喂虾料或喂鸭料水质得到净化,白便自然少。浙江人几乎不喂0号料,只用鸭料泼水,25天内虾上缯吃完缯料前跟喂虾料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虾对蛋白的要求不高。2003年卜蜂做30-38%蛋白的白虾料,却卖不出去。但由于国内企业都是41%蛋白的料,为了适应市场被迫做40%左右蛋白质的料,放弃泰国的配方,毕竟国内追求的是生产速度,而不是安全养殖。我一直不解,困惑我多年更纳闷多年的是:03年我在卜蜂时,2号料现金零售130元左右。可怜那时工资才几百,更可怜的是农民的玉米才3-5毛一斤,豆粕,米糠,花生肤等原材料比现在都低很多。
十几年后今天的工资和物价涨到什么程度,你懂的!当时折扣800-1000元一吨,现在预付款的折扣达到2000元或以上每吨。预付款或现金的饲料价格比以前不升,反而降低,真是感谢各大饲料厂家,做亏本生意,大大响应国家惠农政策。又好又便宜的东西哪里有?唯有中国。2003年鸭料五六十块一包,现在100元左右,为什么鸭料上涨约一半左右?答案是鸭料不能掺假的,鸭料稍微假一点,用不了两天,蛋鸭产蛋率明显下降;即使是肉鸭料,掺假的饲料也会让肉鸭50天左右的出栏周期延迟。但虾是水底的东西,况且养虾涉及的因素较多,饲料假不假很难判断。现在厂家实际比的不是质量,而是价格。
其实三聚氰胺(又称蛋白精)、尿素、羽毛粉、血粉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过于鱼粉含量,但是价格是天壤之别。如何替代鱼粉蛋白,你懂的!无论国家有关部门怎样抽查,饲料各项指标肯定达标。虾病90%以上来源于饲料。无知的良民老是抱怨虾苗。为什么虾养到1个月左右最容易发病?答案是:20天左右虾开始大量吃料,几乎每餐都能加料。可是不能说话的虾餐餐吃下去的是毒药。猛吃高所谓的“蛋白质”饲料,肝脏受不了,虾发病;水质从0污染在吃料猛的十几内突然不知不觉升高不知多少倍,水受不了。虾发病。发病停料后,水的自净能力慢慢得到修复,虾慢慢康复。15年下半造,我十口塘放苗时间各不相同,都是30天左右发病,停料后十天八天后虾基本康复,可是再喂料几天后虾又开始发病,再次停料后十天八天后虾又康复,再次投料几天后虾再次发病,反反复复,发病期间用不同方法处理,但都是无济于事。唯独有口塘第一次发病,虾死的最多,后来一直不喂虾料,过2个月后,这口塘亩产最,高达到180斤一亩,三十多头的规格。其他塘病后反复投料的几乎绝收。所以所谓高蛋白饲料,我个人持反对意见。
虾长得快,往往死的快,最聪明的人不一定养出虾,傻子,懒喂料的人也养出虾,我几乎没有见过饲料厂的养虾示范基地赚钱,有些甚至改养鱼。海大09年在江平租几十亩塘做养殖示范,亏得一踏糊涂,第二年转租他人,那时候专家蹲点,可以说是专家云集。也极少听说专家能养好虾。只因为他们的理论知道的太多,太聪明。低蛋白、原材料配搭合理、营养均衡、真正的鱼粉做蛋白源才是创新,那样才会又人跟着你屁股跟随你,才会有人模仿你,才会有人妒忌你、敬畏你。才是以后的生存之道。
现在的养殖户追求的不是虾长得快,而是安全养殖,即使是100天能养到30-40头都非常乐意接受,反而是30天养100头或者80头收虾更让人闻风丧胆。低蛋白饲料,水质污染少,提高成功率,才是民心所向,才有养殖户跟随你,崇拜你,青睐你。今年养虾环境恶劣,现在大批所谓的专家云集海南,研究虾长不大问题,亲虾带病毒问题。怎么养得大呢,所谓现在的“高蛋白”饲料污染水质,经常拉白便,不吃料,怎么可能大得快呢!饲料蛋白污染水质,怎么可能虾不发病呢?但又有几个人怀疑能吃的猪肉,餐餐吃猪肉会有脂肪肝呢?
作为同行,我宁愿相信虾农的话,也不会信专家的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抱歉,邱世干个人看法。(中国水产频道网友“邱世干”原创,转载需标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