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有机酸防控对虾白便
泰国已经普遍使用有机酸来防控白便,越南养殖场与饲料厂也非常成功地应用有机酸治疗白便,而中国现在正刚刚开始。 FAM:随着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各水产养殖大国都将面临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是如何处理的? Piet:如果是要使水产的发展可持续的话,一是要少用枯竭的资源;二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三是我们在设定养殖区的时候要有规划,比如远离居住。 胡亮:从技术的角度上,我们在法规方面也可以做一些限制。比如欧美,使用饲料的排放是多少,污染是多少,标签上面写得很清楚,而我们国内是没有的。所以这块也应该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一个方面。 FAM:据悉亚洲各国对虾养殖都受到EMS疾病的困扰,诺伟司能否介绍一下你们所了解的各国对虾病害的具体的情况? Nayak:虾的EMS的发展史,最早是在中国的南方然后传播到马来西亚,再到越南到泰国东部,而印度目前刚刚开始。亚太区还没发生或还没有发现,只有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南部有。 越南政府去年投入了600万美元对EMS进行研究,而泰国举行了不低于100场的EMS会议。绝大部分养殖一线的人认为50天以前死掉的虾就是EMS,但大部分人及我认为早期死亡的虾的死亡有30-40%与虾苗质量和管理有关,并不只是因为EMS。目前对于EMS没有定论,但有一部分人认为病原是病毒或者是噬菌体。 除偷死病以外,还有白便症,对国内的虾的养殖也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白便的发生最早在泰国,在泰国成功治疗白便的案例起源于一个养殖户。他将我们的一种有机酸产品,拌在饲料里,成功地治疗了白便。于是,该养殖户要求饲料厂使用有机酸来控制该病。现在,泰国已经普遍使用有机酸来防控白便,越南养殖场与饲料厂也非常成功地应用有机酸治疗白便,而中国现在正刚刚开始。 关于白便,首先是白便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所以更好的预防方式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有机酸。另外一个问题是要关注弧菌与弧菌的感染,因为弧菌的感染与疾病的继发感染关联非常大。随着我们对虾苗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大,而低质虾苗携带大量弧菌。因此,在养殖时,这些带弧菌的虾苗的抗逆性很低,非常容易发病。这些也是早期死亡的原因。 FAM:在中国,大面积暴发的对虾病害让业者担心中国对虾惨遭替代的悲剧会发生在南美白对虾身上,南美白对虾将无法继续养殖,您认为这是否会发生?如果是,时间会要多久?它最有可能被什么虾替代? Nayak:我认为白对虾不会出现被其他品种替代的问题:一是苗种方面还没有储备,二是苗种有这样的储备,但要满足这种养殖量还不太可能。有人认为南美蓝对虾将会取代白对虾,但我认为不会。这几年养虾的困难应该正面地面对,而不是逃避,出路是利用不同的方法:一是苗种高质量,二是饲料高质量,三是管理养殖池塘。 一 鱼粉替代 网友:鱼粉的替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技术问题,现在也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标准,更多的是靠经验来使用。请问是否可以将鱼粉与豆粕的替代比例化,如:一份鱼粉=几份豆粕(补充缺乏的氨基酸),这样在原料的价值运用上就可以通过价格运算来评价原料价值? 诺伟司(统一用此称谓):关于鱼粉替代在中国一直有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原料的替代,这种原料间的替代关系为我们在有限的原料品种内寻找最优的组合提供了帮助,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原料间营养素的互补平衡,是原料的平衡。但是Skretting,Ewos等企业更看重的是营养素的平衡而不是原料间的替代关系。所以这些平衡包括基础层面的氨基酸平衡,矿物元素平衡以及能量蛋白平衡。 大家对氨基酸的使用还有很多的顾虑,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氨基酸使用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大量的替代鱼粉必须依赖氨基酸的补充,需要多少补充多少。此外鱼粉替代后所带来的综合问题包括肠炎等都必须同时考虑,所以数量营养与功能营养必须同时进行,否则替代是不会成功的。泰高依赖自己的肠道健康平台打造了微平衡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针对三文鱼鱼粉替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豆粕诱导的肠炎,低鱼粉下的白内障,心脏疾病等。我们如果简单考虑营养素的平衡,而没有功能营养的保障,这种替代是很难有效的,特别是高替代量的情况下。 过去,泰国的饲料厂商在虾料中使用25-30%的鱼粉,今天他们只使用12-15%甚至更低。尽管当地的鱼粉价格已经下降到1200美元/吨,但通过均衡必需氨基酸,如蛋氨酸、赖氨酸,矿物质如锌和硒,以及使用有机酸等更高性能产品来提高免疫力和对抗致病菌,如今他们已经成功地保持高水平的增长和单位面积产量。 二 外源添加物 网友:现在资源的匮乏,如传统配方中的,肝脏粉、鱼油、鱼粉等含量方面和很多年前的指标差别大了,对于对虾营养来讲,会出现胆固醇、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不足。那么外添加是不是一个途径?好像在美国配方中有外加胆固醇,请教专家的讲解。 诺伟司:由于价格高昂,胆固醇是很少使用的。一般我们通过使用乳化剂和增加磷脂水平,改善配方,提高胆固醇含量。而另一种质量高、但是更贵的替代品是磷虾粉。增加磷脂水平、胆固醇水平或添加胆盐等方式可作为磷虾粉替代,可以用来改善脱皮。 网友:关于益生菌,我觉得还是不能加入到饲料配方中的,因为饲料企业生产饲料时会用高温烘干饲料,这样会杀死所有的细菌。所以如何在养殖中使用益生菌呢? 诺伟司:大多数饲料益生菌产品都是通过拌料投喂的,通常将其调和成乳液然后通过搅拌使其覆盖在饲料颗粒表面。诺伟司正在研究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但是还不够完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使其能够耐受饲料生产工艺中的高温。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 三 肠道健康 网友:水产动物的肠道如果出了问题,就很容易患肠炎之类的病害,所以肠道健康真的很重要。那请问针对这个肠道健康问题应如何去做了?诺伟司:作为营养地解决肠道问题的途经,首先是需要找到肠炎发生的原因。肠炎发生的原因有饲料的原因,也有养殖环境的原因.所以找到原因才能从饲料途径去解决。肠炎的本质是细菌移位,即病原菌大量增殖并从肠腔进入了肠细胞甚至体内。对于饲料因素,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豆蛋白添加会引起鱼类肠道出现类似肠炎的变化,并增加鱼类对肠道致病菌的敏感性,而其它抗营养因子也会。 高脂肪日粮是目前水产配方的主要变化导向,不仅是在中国,全球都是这样。但高脂肪日粮会延迟食糜的排空时间,这个为病源菌定植提供了条件。脂肪对鱼虾食糜排空速度的影响会远大于畜禽,呈指数关系。并且高脂肪增加了自由基的产生,加重了氧化应激的自身攻击。这里指的高脂肪不一定是指氧化的脂肪,因为脂肪代谢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是应用高脂肪的风险,所以需要去做体内的抗氧化,而光停留在饲料的氧化是远不够的。诺伟司有这样的产品,可以提高肌体自由基的清除率,维持体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植物寡聚糖增加了食糜的粘稠度,延迟食糜排空时间,并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细菌移位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和溶氧,温度和溶氧将导致肠道因为蠕动变缓,消化酶活性下降,以及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排空减慢。鱼粉替代后,肠道健康的问题将伴随突出,因为植物抗原的增加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做鱼粉的替代需要做好应对肠炎的预案,而诺伟司的酸化剂和植物精油都是不错的选择。网友:能谈谈如何保护养殖对虾肠道的健康避免肠炎的发生么?对虾育苗过程中,又该如何来预防提高成活率? 诺伟司:在如今的虾养殖业,肠道健康和存活率是最大的挑战,挑战来自细菌,很大程度上也受饲料成分的影响。在细菌问题上,有些国家的成功做法是通过使用肠道环境调节剂,例如使用AFG(有机酸)和NE150(精油)。这些产品能保护动物不受病原菌的侵害,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以及提高生长率和存活率。 就饲料原料而言,我认为是时候寻找替代蛋白质,放弃使用高鱼粉做饲料的老方法,选择使用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均衡饲料营养,用螯合矿物质替代无机矿物质。我们很多时候也已经看到,当我们从植物蛋白源替代动物蛋白源时,会增加肠道问题,因为植物蛋白具有较高的抗营养因子、霉菌毒素,并且不易消化,所以为了提供最好的营养,不仅要平衡蛋白质水平,而且要均衡如前所述的所有因素和添加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添加剂来防止饲料、霉菌毒素粘合剂和引诱剂的氧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