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水产种业的改革

2013-6-24 09:12|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8559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现代种业的出现,是近两年的事情。让几乎没有育种技术力量的企业来主导种业,科研体制内的“内行们”何去何从,又该由谁来带领企业走出育种的稚嫩期?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让几乎没有育种技术力量的企业来主导种业,科研体制内的“内行们”何去何从,又该由谁来带领企业走出育种的稚嫩期?
  
  5月 27 日 -30 日,第 162 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在威海如期举办。与往年水产种业会议不同的是,此届论坛在 30 日主题报告全部结束后,尝试性地专门开辟了一个企业同科研院所面对面交谈的平台,留给双方半天的时间用来谈论当前种业体系的缺失。企业开始不单单以“学生”的角色出席会议,这种关系的微妙变化,凸显出背后的政策导向。
  
  就近来说, 国家当前主推的现代种业, 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 ; 也意味着企业开始真正被纳入育种体系中——从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企业既有开展品种选育的动力,又有推广育种成果的能力,因此需要将企业作为种业的主体。
  
  现代种业体系的提出,浅显来讲是在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养殖生产对良种的需求,实现养殖生产良种化,而良种覆盖率低是原有种业体系的“硬伤” 。中国曾为此取经于美国。与中国 90% 的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集中在科研事业单位不同,美国种业研发经费超过 60% 投入是来自私营种子企业,美国政府对种业的资金投入主要是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扩增等公益事业方面。那么,中国种业最终能否学到美国种业的精髓?
  
  回归到一脉相承的现代水产种业,所面临的问题或许与大农业的种业并无差异,作为新的发展定位,下一步该怎么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而言,现代水产种业主流的理解是以现代设施装备为基础,以现代科学育种技术为支撑,采用现代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示范推广模式,实现“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苗生产产业。
  
  与此同时,我国水产养殖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特点差别很大,单一模式极可能不能逐一适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就曾提出,应根据不同种类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种业发展模式。他认为产业化程度、技术水平以及相对经济效益都较高的品种,适合在国家引导扶持下,由“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企业主导产业发展 ; 性成熟周期长、保种育种成本高、相对经济效益较低的品种则必须依靠国家来主导种业发展 ; 以及还有由政府牵头、各方参与的多方协作发展模式。
  
  可以预见现代水产种业的构建并非易事,由于科研人员高度集中于科研体系,企业几乎没有育种技术力量,相当于“外行” 。如此主导种业,科研体制内的“内行们”何去何从, 又该由谁来带领企业走出育种的稚嫩期?本期本刊也特别策划了《勾描现代水产种业》的专题,征集了丁晓明、雷霁霖等种业体系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看法及企业案例。 (作者:《水产前沿》杂志 唐东东)

 


1234下一页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