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在线交流】台湾泥鳅常见病害防治干货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8-30 15:27
标题: 【在线交流】台湾泥鳅常见病害防治干货分享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10-8 10:33 编辑

独家重磅推荐

台湾泥鳅常见病害防治干货分享

                                                          —— 罗怀远

时间:9220:00

地点:中国水产频道公开课  中国水产频道  【在线交流】栏目同步直播

水产前沿网


近几年对虾养殖不景气,台湾泥鳅作为替代品种迅速在珠三角走红,特别是江门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集中的台湾泥鳅养殖区域,产业链也愈加成熟。但在经历了3年爆发式增长后,同样面临种质退化、疾害缠身、产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病害方面,例如气泡病、红嘴、红点病、红鳍、爆头病、烂身、烂鳃病、水霉病、寄生虫、蓝藻爆发困扰着大部分养殖户,为此中国水产频道力邀嘉宾在9月2日晚20:00与我们分享台湾泥鳅常见病害防治。

         
嘉宾介绍
         
罗怀远
水产前沿网                               

罗怀远,从事水产一线技术服务工作10多年,熟悉南美白对虾、泥鳅等病害的诊治,现有4家连锁店,为中山横栏汇海水产药店负责人。


课程提纲:                           
1、气泡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
2、红嘴、红点病、红鳍、爆头病(出血病)的原因、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
3、烂身、烂鳃病(细菌性)的原因、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
4、水霉病的原因、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
5、寄生虫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
6、其它(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和蓝藻爆发、肝肿大等防治方法)


直播间课程录音
http://www.tudou.com/v/3eUxk49_3kw/&rpid=536160155&resourceId=536160155_04_05_99/v.swf


如果您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也有一些体会心得,诚邀您一起分享参与讨论 !
                           怎样上课                                                 

这些一定要记住哦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包括:文字、声音、图片等
学员只能在中国水产频道授权下才能使用这些内容
不得擅自复制、篡改这些内容
或创造与内容有关的衍生品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 19:2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9-8 10:06 编辑

离课程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小编将课件的图片先上传给大家看看


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下泥鳅的常见病害防治 。

水产前沿网


在讲泥鳅病害之前,先讲一下大家对泥鳅的基本认识。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①好多人认为泥鳅是没有鳞的,其实泥鳅是有鳞的,鳞片比较细小,埋在皮下,所以一般都感觉不到。
②泥鳅属于底栖鱼类,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③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3-30℃,最适水温23-28 ℃,水温低于10 ℃或高于30 ℃时停止摄食;泥鳅和其它鱼类不同,具有“夏眠”、“冬眠”特征;
④耐低氧能力远胜于其他鱼类;除了用鳃呼吸外,肠和皮肤也有呼吸作用,正常来讲,泥鳅一般都不怕缺氧运输当中,适合长途运输;
⑤幼鱼期喜吃动物性饵料,成鱼期喜吃植物性饵料,根据这个特性,大家可以在幼鱼期可以搭配蛋白较高的饵料,但是到了成鱼期可以投喂低蛋白的饵料或者直接拌喂米糠,一个礼拜喂上1天或者几餐;
特别贪食,所以喂料不宜过多;幼鱼期日投喂量5-8%,成鱼期5%。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 21:53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9-8 10:44 编辑

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常见的病害罗列了出来,为了通俗易懂,有些地方我直接用症状进行了命名病害。一共六点

水产前沿网
1、气泡病
气泡病在对虾上面有些熟悉,在鱼上面更多见,轻微发病的时候用肉眼很难观察到,但是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鳃丝和鳍部有气泡,严重时泥鳅肠中充气浮于水面,肚皮鼓起。对苗种危害最大,这也是泥鳅“开花”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泥鳅“开花”的养殖户为什么成活率低,会操作的话有些达到3-4成以上,不会操作或者经验不是很成熟的养殖户的成活率可能1成都不到,所以在这里讲一下泥鳅开花的关键点。

泥鳅开花关键点
1、  清水放苗,透明度50公分以上;要清水放苗,很多养殖户把水调得很浓,pH很多,很多气泡病的症状,所以在这里我建议清水放苗,透明度在50公分以上;
2、  放苗后要保持营养充足均衡,好多都是买低端料,我觉得可能这点不是很好;
3、  补充有益菌,保持水体稳定7天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泥鳅开花的成功率较高。

水产前沿网

这张图片水色明显偏浓,我认为这种水的话是不适合放苗和开花。这种水色如果想放苗或者开花的话建议先进行处理,一般用腐殖酸钠淡化,隔一天再补充有益菌(乳酸菌、EM菌),根据水色进行调整。有些EM菌可能肥水比较重一点,大家在选购的时候要了解产品的特点。
水产前沿网


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控制水浓,轻微偏浓可用腐植酸钠 ,严重时在放苗前适量使用硫酸铜或者残留比较少的杀藻的产品抑制藻类的生长,不让藻类繁殖那么旺盛,之后通过调水,补充有益菌保持稳定;
2、放苗后发病时立即加入清水或从鱼塘加一些浮游动物比较多的水体或者泥浆水先缓解,第二天再按1处理预防。
3、气泡病发病之后,继发感染其它的病症,所以建议控制后用一些消毒的高碘酸钠或者别的碘制剂去预防继发感染。由于它来的比较快,所以控制得不好的话很容易引起其它的病。所以一定要预防继发性感染的病菌。
水产前沿网
作者: wx_LSMMam9M    时间: 2016-9-3 23:19
我没有听到课,可以发连接给我吗?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5 14:38
wx_LSMMam9M 发表于 2016-9-3 23:19
我没有听到课,可以发连接给我吗?

可以啊

http://m.qlchat.com/topic/280000019043331.htm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1:03
这段时间比较常见的红嘴、红点病、红鳍、爆头病:
水产前沿网
主要症状:嘴、鳃盖红肿、体表有许多红点、各个鳍部及肛门发红,严重出现肌肉溃烂、鳍条腐蚀等现象,不摄食,直至死亡。

水产前沿网
主要原因:
1、水质变化大,发黑、水浓、青绿色且pH值波动大的塘比较多见;
2、天气变化大,例如突然下大雨或者台风天气,导致返底,水变;
3、患过气泡病,寄生虫病后继发感染细菌,刮塘、分鱼或者运输过程中无意识导致鱼体受伤;
4、用过刺激性大的药物或用药量严重超标导致;

水产前沿网
图:第一个是水色发黑,第二三主要是爆头,这段时间比较多发的。

水产前沿网
预防方法:首先找到原因,找到原因后才清楚更好的控制和预防。

一般建议:
1、坚持定期用消毒的(如高碘酸钠)+中药(穿心莲、乌梅、大黄、草本精华素等)”消毒预防;水质如果太差的塘建议适当换水,pH高务必降低。因为泥鳅是高密度养殖,通过药物调整的话还是比较慢,所以水源好的话还是先换水最好了。

2、通过显微镜观察鱼是否有虫,如果有虫的话要先有针对性杀虫,然后再按照1的方法进行处理;

3、坚持定期用氧化性的改底产品进行改底;

4、如果出现大量死亡的塘或加水后的塘立即用“病毒灵(高碘酸钠)+出血止(穿心莲、乌梅、大黄、草本精华素等)+止血烂鳃康(盐酸多西环素、中药提取素、抗病毒因子、止血素)”控制,根据情况连用。

5、消毒之后,还要拌喂内服的产品,包括护肝,连喂“肝胆优乐舒(板蓝根、大黄)+恩诺沙星粉(恩诺沙星)+VK3粉(亚硫酸氢钠甲萘醌)”3天,一天一餐;

发病的时候还是要先控制减料,不能喂得太多,如果你拌喂这些药物之后,你1餐喂3-4包料的话,那么你至少减一半。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1:21
三、烂身、烂鳃病(细菌性)
水产前沿网
这段时间也比较多见,主要由细菌引起,水质恶化、药物刺激、还有就是用药的时候不注意用量超标,因为泥鳅的耐受能力比较强,所以你稍微加大用量或者加倍有时候也感觉不到,鳅体受伤、寄生寄生虫后更易发生。病鳅肌肉溃烂,鳃部附着脏物,镜检鳃丝肿状、发病严重时肉眼可观察鳃丝腐烂;

水产前沿网
上面是烂鳃的一些症状,通过肉眼都可以观察得到;

水产前沿网
第二个图片通过显微镜,鳃丝明显异常,肿胀。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稳定,减少鳅体机械损伤(包括运输、分塘),定期防虫、消毒;

2、加换水后选用“病毒灵(高碘酸钠)”预防,有些朋友喜欢消毒完以后再去加水换水,我感觉会是失去效果。正常是使用了消毒药物之后2天之内尽量不要加水换水,效果会比较好一点。

3、发现有病先检测是否带虫,若有虫先有针对性杀虫;烂身、烂鳃严重时,建议先用“富氯王”(强氯精)消毒,(这个用量大家一定要把握准,500g的一般都是用到4亩地,用完之后如果第一天多起来,用药量可能偏大了一点)第二天再用“病毒灵(高碘酸钠)+腐皮烂鳃出血止(穿心莲、乌梅、大黄、草本精华素等)”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1:59
  四、水霉病
  
  由水霉菌引起,在鳅体受伤或局部组织坏死、水温剧烈变化、季节交替时易发生;病鳅体表附着棉絮状的“白毛”,放在水里面比较容易看到,一看就知道,接着创口发生溃烂,并发其他病症;
  
  防治方法:

  1、最怕的就是受伤和水温变化,减少运输、苗种下塘的机械损伤,放苗前可用食盐浸泡后再放苗;
  
  2、春冬季减少经常加换水,加换水后立即用“病毒灵(高碘酸钠)”消毒预防;
  
  3、发现水霉病,及时用“硫醚沙星”全塘泼洒,可以控制好。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2:09
  五、寄生虫病:
  
  危害泥鳅的寄生虫主要有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斜管虫、纤毛虫;少量寄生虫不会引起泥鳅大量死亡,但如果长期不处理,繁殖多了容易引发其他病症(烂鳃、烂身、红点等)导致大量死亡;
  
  寄生虫繁殖快与天气、底质好坏、水质稳定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天气不好、水体不稳定、底质差的塘经常有大量寄生虫,即使杀了过几天也会起虫。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寄生虫的图片,一般都是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得到。
  
防治方法:

  1、保持水体稳定,经常补充有益菌(EM菌、乳酸菌)维持水体稳定,定期使用氧化性底改(如万能底净、万消灵(强氯精片剂))改底;

  2、定期拿鱼去做镜检,发现虫多时,有针对性选择性杀虫。不要等到鱼死了才拿来检查,死鱼量很多的时候才拿鱼来检测的话有点迟,定期检测和有针对性的杀虫,做到很好的预防,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死亡。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2:16
  指标超标(氨氮、亚硝酸盐)
  
水产前沿网

  很多泥鳅塘由于喂料量太大,导致亚硝酸盐超标
  
  1、有条件多换水(用药的话一个是成本提高了,二个是治标不治本,最好德的方法就是换水),100条以上的1周换1次,100条以下1周2次,如果水源好或者涨潮可以经常多换换水;
  
  2、如果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换水也解决不了问题的话,选用一些效果好的降氨氮、亚盐的产品,降低后多补有益菌进行控制。
  
  这些是预防性的工作,不能等到高了以后再去处理,一个是成本增加,二是达不到效果,三是鱼也可能出现问题,引发烂鳃、不吃料、吃料慢等情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2:23
  蓝藻:
  
  泥鳅塘不同于其它的塘,建议不杀蓝藻,杀了之后它会长,杀完之后容易产生毒素,导致泥鳅发病。
  
水产前沿网

  1、建议慎杀,下风口用水泵抽表层水出去,上风口慢慢加水;通过换水加水可以慢慢缓解。蓝藻不是太多,问题也不是很大,其实蓝藻也是有优点的,它净水能力比其它的藻类净水能力强,包括亚硝酸盐超标时,有蓝藻的话,氨氮、亚硝酸盐降得相对快点。
  
  2、天晴使用二溴海因消毒,隔一天再补充菌(乳酸菌、EM菌),慎用肥水产品;
  
  3、定期改底,补菌控制预防。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2:31
  肝肿大防治方法
  
水产前沿网
  1、一般与以上病害并发,控制肝肿大的同时首先减少投喂量,同时拌喂“金维他(多种维生素)+消食促长酶(蛋白酶、营养消化酶类、胃肠粘膜修复保护剂等)”一天2餐,连喂5天;
  
  2、诊断正确后按以上病害一起处理。
  
  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蓝藻和肝肿大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营养过剩,亚硝酸盐高就是底质富营养化,有大量蓝藻是水体富营养化,肝肿大泥鳅本身富营养化,就是我们所说的富贵病。
  
  用药前正确症断的要点:
  
  第一检测水质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水质是否很好,水质是否发黑,亚硝酸盐是否超标
  
  第二、观察鱼的体表,这个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
  
  第三、拿鱼去店里面检测鱼是否有虫
  
  第四、解剖观察鱼的内脏(肠道、肝脏),排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再选择性的用药,针对性强,用药效果也好。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8 14:26
互动交流环节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桂林养殖场    时间: 2016-10-7 09:48
你好老师,泥鳅尾巴变白是什么原因?

IMG_20161007_085417.jpg (244.95 KB, 下载次数: 1818)

IMG_20161007_085417.jpg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