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1-11 11:06 编辑
对虾的红体、偷死、肌肉白浊、烂眼烂鳃、荧光、黑斑等症状多由弧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抗菌类中药制剂有38种。本实验选取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大黄末、六味黄龙散、三黄散、根莲解毒散、七味板蓝根散、大蒜素、虾倍健、病毒速灭亡、穿梅三黄散、白头翁口服液、健肝宝、地锦草末12种中药制剂对5株常见的海洋致病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为 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用药参考。 药物准备: 六味黄龙散(龙胆、黄柏、陈皮、厚朴、大黄等);每1kg饲料用本品4g 三黄散(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每1kg饲料用本品5g 根莲解毒散(板蓝根、黄芪、穿心莲、鱼腥草等);每1kg饲料加本品10g 七味板蓝根散(板蓝根、大黄、黄芪、黄柏、黄莲等);每1kg饲料用本品2.5g 大蒜素(含量:25%);每1kg饲料用本品0.6g 虾倍健(檵木叶、半边莲花、地胆草等8味);按本品:虾倍健颗粒为1:3~1:4(土塘1:5)的比例拌匀,于上午喂第一餐料前投喂。 病毒速灭亡(大黄提取液,黄芪多糖等);每1kg饲料,用本品20ml 穿梅三黄散(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穿心莲等);每1kg饲料用本品4g 白头翁口服液(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每1kg饲料用本品3ml 健肝宝(茵陈、大黄、郁金、连翘、柴胡);每1kg饲料用本品2g 地锦草末(地锦草);每1kg饲料用本品10g 菌液准备: 1.用接种环挑取标准菌株的菌落,接种于10ml的2216E液体培养基中,37℃孵育18h。 2.用2216E液体培养基校正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约含1×108CFU/ml,经肉汤1∶100稀释。 实验步骤: 1.药物配制:分别取上述药物按包装标示量制备药液。 药物 按标示量配制(g/L) NZ方 — 大黄末 5 六味黄龙散 4 三黄散 5 根莲解毒散 10 七味板蓝根散 2.5 大蒜素 0.6 虾倍健 200 病毒速灭亡 20 穿梅三黄散 4 白头翁口服液 3 健肝宝 2 地锦草 10 药物稀释:取灭菌5mlEP管12管,排成一排,除第1管加入不加水外,其余每管加水1ml,在第1管加入配制好的药液2ml,然后吸取1ml至第2管,混匀后再吸取1ml至第3管,如此连续倍比稀释至第11管,并从第11管中吸取1ml弃去,第12管为不含药物的对照。 3.加菌液:将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及菌液分别加到灭菌的96孔板中,每孔各100μl。置于37℃孵育18h。 结果观察: 将孵育后的96孔板取出,无菌操作,每孔取2.5ul涂于2216E琼脂板,18h后,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板所对应的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得到以下结果: 药物 副溶血弧菌 溶藻弧菌 哈维弧菌 创伤弧菌 嗜水气单胞菌 大黄末 - - - - - 六味黄龙散 - - - - - 三黄散 - - - - - 根莲解毒散 - - - - - 七味板蓝根散 - - - - - 大蒜素 - - - - - 虾倍健 + + + + + 病毒速灭亡 - - - - - 穿梅三黄散 - - - - - 白头翁口服液 - - - - - 健肝宝 - - - - - 地锦草末 - - - - - 结果可知,按标示量配制,除“虾倍健”外其他药物均无抑菌作用。 分别取上述药物各16g制备成100ml的浓药液。此时各管药物浓度依次为160、80、40、20、10、5、2.5、1.25、0.625、0.313、0.156 、0 g/L。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图):
中草药以其安全、副作用小、无耐药性等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市面上标榜抗菌的中草药五花八门,但加工粗糙,质量良莠不齐,夸大药效,而养殖户面对细菌感染疾病的爆发却无可奈何,抱着尝试的心态,盲目用药,最终用药无效,对中药产品失去信心。然而实验结果也表明了“虾倍健”有别于市面一般的中药产品,对常见的致病弧菌及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良好的抑杀作用。 在实验随机选取的12种养殖过程常用的抗菌中药的实验结果看来,情况令人堪忧,经典的抗菌中药产品——大蒜素、三黄散、七味板蓝根散等最低抑菌浓度均达到80及以上,甚至超过160mg/ml。而虾倍健对各类弧菌的抑菌浓度为0.625mg/ml,比市售中药类抑菌药物高出32倍!
已公开发表论文连接如下: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NY201514192.htm
即日起,扫二维码,进入微店,下单即享半价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