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41545
- 积分
- 953
- 主题
- 61
- 帖子
- 814
- 精华
- 11
- 经验
- 953 点
- 金币
- 9654 元
- 注册时间
- 2012-2-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814
- 精华
- 11
- 经验
- 953 点
- 金币
- 9654 元
- 注册时间
- 2012-2-20
|
连央视都在炒作的话题“亚洲鲤鱼入侵美国河流,泛滥成灾却没人吃”,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据说还有美国专家专门为此事访华讨教对策。部分华人吃货们认为这将是一饱口福的机会,甚至有人认为可以发一笔横财。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商业机遇的背后是否真的有利可图?
如果要从事其中的生意,最简单的模式应该是在美国捕捞、在美国开办加工厂、将成品运回中国销售。但这套模式的真实可行度有多少?众所周知美国是规章制度十分繁杂的国度,无论是美国国民还是外籍劳工都必须无条件遵守这些“规则”。即使去美国投资办厂,各种限制最终将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挤压利润的空间。究竟这套模式将遇到哪些限制?又会增加多少成本?目前有如下的说法:
限制一:渔业捕捞的准证问题
美国各州的法律规定,只有获得相应的大学文凭或者专业培训的人员才可以申请渔业捕捞执照。换句话说,美国密西西比河里的鲤鱼不是外国人可以随便捕捞的,必须由持有执照的人才能从事。另外,美国各州对公共水域渔业捕捞的种类、时间、工具、捕鱼方式、渔获量、大小尺寸等均有详细规定,捕获到的濒危物种还必须保证其不受伤并就地放生,对于亚洲鳙鱼、银鲫、黑鲤等必须保证其死亡后才能运输。各种规则导致加工厂必须选择雇佣美国本地专业捕鱼人员、或者从专业捕捞队那里购买冰冻亚洲鲤鱼,而捕捞季节的限制决定了原材料不可能全年持续供应。
限制二:食品出口的认证申请问题
对于任何食品进出口,美国都有相对完善的法律规定。食品加工厂做出口业务需要申请多种认证,而申请认证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申请认证需要花费一笔资金,而食品加工使用的器械、加工方式均要符合认证标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美国政府的一贯手段更是严刑峻法,因为美国人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保障了美国的食品安全。
限制三:环境评估问题
美国的食品加工厂除了要保障产品的质量,还需要保障工厂周边的环境不受污染。美国州政府环境局每六个月会对工厂周围进行环境评估,污染破坏环境的企业将面临巨额罚单。位于工业集中地的加工厂可以委托废水处理厂进行废水处理,而偏远地区的加工厂则需要不惜重金建设废水废渣处理设施。
限制四:劳动力成本高
在美国开办企业必须雇佣美国本地员工。外资企业雇佣美国本地员工的数量决定该企业获得外籍员工签证的配额。人均GDP最低的密西西比州最低人均工资为每小时8美金,如果按照每日工作8小时计算,相当于需要支付普通员工每月1万人民币的工资。对于拥有特殊技能的职员,他们要求的薪金更是天文数字。工资成本高,导致一些企业家移民美洲后只消费不投资。
当然,实际操作中还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如果按照经济学计算,所有的行为都将增加生产成本,欲获取利润,则必须提升产品销售单价。即使这套商业模式顺利实施,美国的亚洲鲤鱼产品销售往中国后必然成为奢侈品,仅够满足小众市场的特殊需求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