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548|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虾混养成功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复制链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41: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4-12-24 09:23 编辑

              
近几年来白对虾养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鱼虾混养的比例增加。2、池塘小型化。3、扣大棚的越来越多。这三个趋势是广大养殖户朋友们在实践生产中自发总结的成功经验。鱼虾混养已经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很详细的做了研究工作,列举了很多这种模式的优点,比如:1、某些鱼类可以觅食藻类,有维持藻类平衡和促进藻类活性的功能。2、一些鱼类可以觅食死亡藻类、腐殖质、甚至对虾的粪便等,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容纳量。3、有些鱼类可以觅食死亡和病弱的对虾,一方面会减少死亡对虾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会切断一些疾病的传染。4、鱼对池塘底部的搅动,可活化底部。除了以上这些肉眼可见的直观作用外,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还发现了一些很耐人寻味的规律。
在这里简要的举几个例子。江苏地区的一名养殖户,三口池塘都是鱼虾混养,区别在于三口池塘养的鱼规格大小有区别,一口池塘是养鱼苗,一口池塘再大些,还有一口池塘是养殖成鱼的。三口池塘都是放一样的苗,大家猜猜哪个池塘的产量最高?!是养成鱼的!!三口池塘的产量分别为每亩400斤,600斤和900斤。这位养殖户的日常操作也很中规中矩,定期消毒后立即解毒和使用生物制剂,氧化型底改也是定期使用。这几口塘的区别在于投喂的鱼饲料上,鱼苗的池塘饲料蛋白质最高,而成鱼的饲料蛋白质含量最低。到了收虾季节看这三口池塘的水色,成鱼那口池塘的水色按照传统的理念来看是最差的,都是一般认为很难看的棕灰色,透明度20cm左右,中间的悬浮颗粒不多,有氨氮和亚硝酸。其实很多鱼虾套养的养殖户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对虾开始出问题后停止投虾料和鱼料,让鱼处理掉生病的对虾,然后开始投鱼料,几天后虾病就会明显好转。再举几个相反的例子:有些养殖户也是采用鱼虾套养的模式,而且用吃病虾比较凶猛的种类,每亩放上个十几二十条,不用投鱼料,但是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大家仔细想想这是为什么?!
要说明以上问题大家需要明白几个事情:以草鱼成鱼料为例,蛋白质含量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碳氮比要比对虾料高得多。我们再来看看池塘中的碳氮比对于池塘中理化因子和菌相的影响,尤其是菌相。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源可以在养殖后期有效地抑制氨氮和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的积累,就是现在很多人所说的以碳去氮。其实就是在有机碳足量的情况下促进菌相的新陈代谢,进而促进了藻相的新陈代谢,使大量的氮源被吸收利用。我们再来看看常见的几种菌类在不同的碳氮比环境中生长的状况。1、芽孢杆菌在碳氮比为十五时生长水平最好。2、乳酸菌在碳氮比为十五时生长最好。3、而我们所熟悉也是最头疼的弧菌则是在碳氮比为五甚至更低时生长的最好。在池塘内当碳氮比越接近于十的时候,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弧菌的抑制效果越强。这也是这几年很多专家学者对池塘中添加碳源推崇备至的原因。
通过以上介绍的几点相信很多朋友们已经明白了。鱼虾混养时大量的鱼料投入能显著的提高水体中碳氮比,这样就为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创造了良好的增殖环境,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弧菌等有害菌的增殖。而对虾料的低碳氮比在水体中很容易形成对弧菌有利的增殖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对虾出现问题时就要立即停料的原因。因为当对虾发病时,尤其是中后期,池塘中的弧菌等有害菌本来就超标了,而且对虾也不怎么吃料了,而这时我们投进去的虾料就会成为弧菌最好的培养基。使得本已超标的有害菌增殖,更加雪上加霜。
再向大家介绍几个虽然没有鱼虾混养但是养殖也是很成功的案例。苏州倪老板。养殖40亩,每两亩一口塘,每年亩产都接近一千斤。他的原则就是定期改底、定期消毒和使用生物制剂,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这不是和我们一样吗?”。您先别急!他有别于其他养殖户的是在生物制剂的使用上。他使用生物制剂时都会事先做过处理,氨基酸加乳酸菌和大量的红糖一起发酵一天,然后才使用。他的理念就是“菌投到水里能活多少我不知道,菌多一些活下来的把握就大一些,而且就算投下去的菌没用掉,这些养分也可以让池塘里的菌用嘛!”,多朴实但又多睿智呀!他的这番话已经很好的诠释了现在随流行的“以菌益菌”这种理念的全部内涵。这里要介绍个小插曲:前两年他也不知是从哪里听到的葡萄糖最易吸收,所以就拿两口塘来试,把红糖换成了葡萄糖,结果那两口池塘就出了问题。这里要说明葡萄糖是很容易吸收,但是弧菌同样也容易吸收利用,而红糖里大部分是蔗糖弧菌吸收利用率低。所以建议大家自己发酵时尽量不要用葡萄糖。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不难看出,白对虾养殖中池塘的碳氮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总是希望饲料中营养高些,蛋白质含量高一点总是好的,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高蛋白质对对虾的生长是有好处,但是这种低碳氮比对弧菌同样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经常会说利用微生物分解残饵和粪便,但是残饵和粪便中不同的碳氮比所形成的优势菌群和发酵产物是不同的。概括来说,高碳氮比有益菌容易生长,低碳氮比弧菌容易生长。举个最形象直观地例子;我们在发酵鸡粪时如果里面不添加秸秆等碳源,那么发酵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味道?难闻的要死!而我们在其中添加了适量的碳源后是什么味道?能有股香味的!其实菌制剂在池塘底部分解残饵和粪便是一样的道理。而鱼虾混养和很多成功养殖户的经验又再次应证了这个理论。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在确保白对虾营养需求的同时兼顾残饵和粪便所造成低碳氮比环境的改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来具体操作呐?
其实很简单,但这也是被大家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使用生物制剂前的预处理工作,即扩培和碳源的添加。有些朋友称之为活化,但是我想说的是活化只是预处理的一部分工作。预处理的工作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活化、使菌种从休眠中苏醒,这一步只要通过碳源物质添加和曝气就能完成。2、扩培、要想实现这一步单纯的碳源添加是不够的,营养必须全面如氨基酸和磷脂等。3、碳源培养基的生物优化。这就要靠我们活化和扩培生物制剂来完成了,使我们之前添加碳源得到优化,种类更丰富。经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在使用生物制剂时无论是外泼还是内服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操作:乳酸菌加氨基酸加红糖,发酵24小时,氨基活绿爽中的氨基酸和有机碳可以为菌制剂提供优良而丰富的营养,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值扩培,并且使红糖被乳酸菌发酵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点评

xuechangxiu  非常好呵呵  发表于 2015-1-15 15:50
已有 3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xuechangxiu + 10 我很赞同
sdhuang + 20 我很赞同
一片云 + 20 鼓励发帖

总评分: 金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相关帖子

47

主题

5

听众

28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绝对不打你
    2015-1-16 09:00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8
    精华
    1
    经验
    284 点
    金币
    1190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7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4 09:26:39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谢谢楼主的分享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

    听众

    15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19 21:3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55 点
    金币
    427 元
    注册时间
    2012-4-28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4 13:02:16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很好的文章,按观点,后期适当添加低蛋白,高脂的饲料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4
    发表于 2014-12-24 15:29:38 |只看该作者
    echzyi 发表于 2014-12-24 13:02
    很好的文章,按观点,后期适当添加低蛋白,高脂的饲料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就是把握住C/N这个关键,尽量选择C/N大于5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5
    发表于 2014-12-24 15:48:12 |只看该作者
    记得几年前看过台湾同行写的关于处理对虾发病的方法。就是在发病后往水体里大剂量的添加发酵鸡粪或者发酵猪粪,并把原因解释为添加氮源以恢复池塘中氮源细菌系统。而且也介绍了处理过后的水色就是传统观念中很差的那种水,而实践生产中却是产量很高的水色。其分析的结论这里姑且不谈,单就从这种现象来说可信度应该是非常高的。那么这里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发酵鸡粪的碳氮比是多少?!至少是20:1!!也就是说大量的发酵鸡粪进入水体后可有效提高池塘中的碳氮比,使池塘水体这个大的微生物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氮比更适合于有益菌的生长,从而抑制弧菌等有害菌。其实很多养殖高手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往水体里添加高碳氮比的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

    听众

    15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19 21:3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55 点
    金币
    427 元
    注册时间
    2012-4-28
    6
    发表于 2014-12-24 16:43:20 |只看该作者
    我是铁蛋 发表于 2014-12-24 15:48
    记得几年前看过台湾同行写的关于处理对虾发病的方法。就是在发病后往水体里大剂量的添加发酵鸡粪或者发酵猪 ...

    发酵鸡粪的方法有什么好的参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

    听众

    15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19 21:3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37
    精华
    0
    经验
    155 点
    金币
    427 元
    注册时间
    2012-4-28
    7
    发表于 2014-12-24 16:49:33 |只看该作者
    我是铁蛋 发表于 2014-12-24 15:48
    记得几年前看过台湾同行写的关于处理对虾发病的方法。就是在发病后往水体里大剂量的添加发酵鸡粪或者发酵猪 ...

    你的文章中:并把原因解释为添加氮源以恢复池塘中氮源细菌系统“,发酵鸡粪的碳氮比这么高,是否应该为添加碳源以恢复池塘中碳源细菌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_-    

    5

    主题

    3

    听众

    141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好饿
    2015-1-15 08:57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136
    精华
    0
    经验
    141 点
    金币
    605 元
    注册时间
    2013-12-13

    社区QQ达人

    8
    发表于 2014-12-24 16:52:38 |只看该作者
    楼主高见,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4-12-31 16:3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帖子
    7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币
    58 元
    注册时间
    2014-12-24
    9
    发表于 2014-12-24 17:21:43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10
    发表于 2014-12-25 09:22:51 |只看该作者
    echzyi 发表于 2014-12-24 16:43
    发酵鸡粪的方法有什么好的参考吗

    发酵鸡粪的专业技术帖子太多了,而且研究的也比较透了,到网上一搜一大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11
    发表于 2014-12-25 09:28:19 |只看该作者
    echzyi 发表于 2014-12-24 16:49
    你的文章中:并把原因解释为添加氮源以恢复池塘中氮源细菌系统“,发酵鸡粪的碳氮比这么高,是否应该为添 ...

    我只是觉得台湾同行只看到了发酵鸡粪中的氮元素而忽略了其中的碳源,所以他们归纳为是氮源细菌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可是白对虾饲料里的氮元素也很丰富呀!就算是说不同形态的氮源微生物的吸收率不同,但是总觉得有些牵强。但是如果从发酵鸡粪的碳氮比来理解就好理解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

    听众

    26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5-4 23:15
  •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252
    精华
    0
    经验
    264 点
    金币
    1822 元
    注册时间
    2014-8-24
    12
    发表于 2014-12-26 10:24:43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起!楼主把碳氮比对菌的影响作了一个深入浅出的分析,得益匪浅,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

    听众

    26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5-4 23:15
  •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252
    精华
    0
    经验
    264 点
    金币
    1822 元
    注册时间
    2014-8-24
    13
    发表于 2014-12-26 10:34:19 |只看该作者
    多希望有经验和有理论的大伽们能把这个话题更深入的展开剖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

    听众

    26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5-4 23:15
  •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252
    精华
    0
    经验
    264 点
    金币
    1822 元
    注册时间
    2014-8-24
    14
    发表于 2014-12-26 10:59:33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请问一下,蛋白质含量为40%的饲料,其残饵的碳氮比大约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15
    发表于 2014-12-26 12:18:13 |只看该作者
    海柳 发表于 2014-12-26 10:59
    我想请问一下,蛋白质含量为40%的饲料,其残饵的碳氮比大约是多少?

    这个就要知道具体的配方了,很麻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40%蛋白含量的碳氮比肯定小于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

    听众

    26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5-5-4 23:15
  •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252
    精华
    0
    经验
    264 点
    金币
    1822 元
    注册时间
    2014-8-24
    16
    发表于 2014-12-26 16:42:28 |只看该作者
    我是铁蛋 发表于 2014-12-26 12:18
    这个就要知道具体的配方了,很麻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40%蛋白含量的碳氮比肯定小于五。

    我想也是,谢谢!这是育苗用料,但是工厂化育苗和室外养成的养殖环境有很大区别,在育苗这样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里,用什么作为一个较合适的碳源来添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

    听众

    142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6-8-20 09:50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136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币
    907 元
    注册时间
    2013-11-18
    17
    发表于 2014-12-26 19:49:37 |只看该作者
    值得好好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

    听众

    111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绝对不打你
    2016-2-24 20:03
  • 签到天数: 13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88
    精华
    0
    经验
    111 点
    金币
    1856 元
    注册时间
    2012-10-4

    社区QQ达人

    18
    发表于 2014-12-27 17:17:41 |只看该作者
    值得好好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5

    听众

    15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1-16 12:15
  • 签到天数: 8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873
    精华
    5
    经验
    1506 点
    金币
    14457 元
    注册时间
    2011-4-6

    版主 荣誉贵宾 特殊贡献奖 实习版主

    19
    发表于 2014-12-28 12:15:10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说的饲料中的C主要来自是小麦,玉米,麸皮,那能否直接用这些东西呢,不用红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
    精华
    3
    经验
    63 点
    金币
    13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9
    20
    发表于 2014-12-28 14:00:47 |只看该作者
    sdhuang 发表于 2014-12-28 12:15
    楼主所说的饲料中的C主要来自是小麦,玉米,麸皮,那能否直接用这些东西呢,不用红糖

    有些养殖高手是有一些偏方的如麸皮(但是是发酵过的),我们既要考虑碳源的添加,也要考虑碳源的利用速度问题。毕竟从淀粉到多糖到寡糖再到双糖到单糖,是需要时间和能量的。如果不搞鱼虾混养,糖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