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
养殖人都知道
水产养殖是逆天生产之事,想要养殖成功,唯有顺应自然的脉动,才能增大养殖的成功率。但问题来了,什么是自然的脉动?自然的变化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如何来顺应自然的脉动?有什么技术可来应付自然的变化而减轻对池塘的伤害吗?个人在偶然间接触了一些书籍,才知祖先们早已将自然的脉动整理出来,已摆在那里几千年了,端看我们如何来应用。
中国古代的一年之始,有时始于农历十一月,十一月时或许已渐转冷,但就
水产养殖而言,这时天气的影响与池塘水质间的变化进入了绝对稳定期,并会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这期间不用担心水质随时会出现无法预期的急剧变化。
老一辈的常说,逢农历的三六九月,是养殖的危险期。为何危险?指的就是天气的剧烈变化使得水质变得不稳定。自然的变化是冷热调和的。由农历十一月起,空气渐凉,但土地是渐温,空气是愈凉,土地是愈温,每六个月有一个交替变化。但是天气上却是以季节为一变化阶段,所以有时就会遇到热遇温,冷遇寒的阴阳失调之时,所谓的养殖技术便是在冷热失调时的适当的处理力法。
农历的三月,空气已温,但土地却持续渐热,天地皆温的情况下,养殖的困难度增加。再加上春雨的干扰,时冷时热,水质的变化剧烈,病变的无预期发生,常令人措手不及。
进到农历四月,那就是热到最高点了。南亚和东南亚诸国,此时一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中国中原地区,天气才渐温而已,对水產而言是好的时节。但台湾和中国南方养殖密集区的气候型态,则是温热相炙,养殖的操作是大为困难,动辄得咎。
进到农历五月,天气渐热,气温升高,但大量的梅雨让土地开始转凉。若是梅雨的雨量够多,阴阳调和,养殖进程将大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