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12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交流-利洋王海波】河蟹养殖前期管理及病害防控

[复制链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14 16:55:1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8-5 21:42 编辑

    独家重磅推荐

    河蟹养殖前期管理及病害防控

         ——利洋水产店长王海波&澳华集团市场技术服务经理顾伟


    水产前沿网

    时间:    2016年316 19:30——21:30  &  
    317 19:30 ——21:30


    地点:     1、水产频道河蟹交流群(语音分享)

                 2、并于中国水产频道  【在线交流】栏目  同步直播


    个人简介:

    王海波
    水产前沿网
    2006年大学毕业一直在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就职,专门从事河蟹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目前负责江苏锡常地区的河蟹药店的业务、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工作。

    顾伟
    水产前沿网
    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病害防治,现澳华集团市场技术服务经理,主要从事华东市场虾、蟹料水产技术服务工作,对江苏、山东地区的虾、蟹养殖管理有一定的了解。


    分享提纲

    3月16日晚分享内容(嘉宾利洋王海波)
    河蟹池塘早期管理重点

    1、河蟹养殖阶段的划分
    2、早期的池塘特点
    3、早期池塘管理重点
    4、池塘早期常见问题
    5、总结


    3月17日晚分享内容(嘉宾澳华顾伟)
    河蟹养殖前期管理及病害防控

    1、放苗前的准备(清塘、水草种植)
    2、蟹苗的选择
    3、放苗五部曲,提高成活率
    4、常见病害的防控(上岸不下水症、水肿病、烂鳃病、黑鳃病、甲壳、附肢溃疡病、纤毛虫病)



    河蟹相关课程链接:

    【在线交流】2015年河蟹养殖情况分析及2016年河蟹养殖建议

    【在线交流-澳华顾伟】河蟹养殖前期管理及病害防控

    【在线交流】八月蟹塘管理要点




    相关帖子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30
    发表于 2016-3-29 15:56:46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冯依才 发表于 2016-3-21 17:48
    这段话也有待商榷,
    其实贵公司的某些产品,本身就是消毒剂,
    消毒剂在抑制“底部水呼吸”,处理早期细菌 ...

    感谢冯总的分享!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0
    精华
    0
    经验
    30 点
    金币
    388 元
    注册时间
    2014-8-13
    29
    发表于 2016-3-21 17:48: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这段话也有待商榷,
    其实贵公司的某些产品,本身就是消毒剂,
    消毒剂在抑制“底部水呼吸”,处理早期细菌性疾病,提高氧化还原点位等都不可或缺。

    相反,噬菌蛭弧菌的定位、作用机理、以及专一性等,层次不齐,活体就必须有“病原体”培养,施用如何避免,保存能有多久,有没有数据?

    我觉得还有误区、争议,甚至误导,所以多此一言。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0
    精华
    0
    经验
    30 点
    金币
    388 元
    注册时间
    2014-8-13
    28
    发表于 2016-3-21 17:44: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首先预防不是简简单单的消毒,很多养殖户认为就是定期消毒,这是错误的概念,光用消毒的办法来预防疾病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为一些致病菌是杀不绝的,我们只能降低致病菌的数量,控制它的浓度,不要达到病发的数量就行。消毒以不破坏水质、不刺激虾蟹为目的,所以说防病不是简单的消毒,想防病尽量采取生态预防的方法,用一些生态的菌制剂(比如“优肽”)来预防,少用一些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其次就是减少盲目的用药。诊断准确是前提,养殖动物是群体而不是一个个体,当你发现一个有问题的时候,可能一堆都有问题了,不要盲目的用药。
    下面只给大家看一下常见问题的图片,处理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0
    精华
    0
    经验
    30 点
    金币
    388 元
    注册时间
    2014-8-13
    27
    发表于 2016-3-21 17:42: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培养好水。什么样的水是好水呢?就是稳定的水就是好水!

    水质好,这样描述,也稍欠妥当,水质好,实质就是溶氧好,尤其是底氧好。

    解毒,不能用小分子有机酸,要用大分子有机酸。
    这个表述,也有问题,在精养池里,从来不缺乏“有机酸”。
    真正的解毒是个严谨的概念,它有两种方式:一是破坏毒素本身,二是阻碍毒素吸收或作用。单纯泼点有机酸就能包打天下,该休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0
    精华
    0
    经验
    30 点
    金币
    388 元
    注册时间
    2014-8-13
    26
    发表于 2016-3-21 17:33: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答复:
    1,水温几乎决定一切生物的生存、代谢、活动、增殖等,早春增加水位,水的比热容大,晴好天气利于保温,但早春升温也慢,最关键的是溶氧扩散很差,尤其是河蟹池有限或几无器械增氧的条件,这两者都不利于早春的螃蟹。再者,水温过低,建立早期生态系统也难得多。
    2,气泡病,已经反复澄清过,它不是没有,但是有气泡病是有严格条件的,而且绝对不是“触目惊心”的描述,也不是“频发”的描述,再多争议也只是炒现饭,镜检到气泡病,不能等同于池内发生的气泡病,溶氧有垂直分布,测量到的溶氧还要看有无超饱和,和作用时间,而当时的绝对值,只是一方面因素。
    3,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0
    精华
    0
    经验
    30 点
    金币
    388 元
    注册时间
    2014-8-13
    25
    发表于 2016-3-21 17:26: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一个问题:关于水深问题讲课的时候已经论述了很多,我想在强调一下,水深是为了更好的稳定环境,减少早期天气反复变化带来的水变,是为了更好的减少虾蟹应激反应。我们东北辽宁、黑龙江地区冬天水温更低,湖泊围网养蟹水也更深,河蟹成活率都很高。相反水深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保温,水温更稳定。水深早期水温低一些,蟹苗蜕壳晚点很正常。我们要的是成活率,不是蜕壳早。  关于第二个问题: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全国不同养殖地区的追踪和调查,发现的气泡病是触目惊心的,比原来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请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我对气泡病的解释。我给大家看几个气泡病图片。南美白对虾气泡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24
    发表于 2016-3-21 11:07:47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讲课和互动交流的内容全部整理完毕,大家可以前来温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23
    发表于 2016-3-20 22:18:53 |只看该作者
    12@无锡冯依才
    1深水位放苗?
    早春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河蟹放苗早,水温不易提升。深水位有待商榷。
    2真的有气泡病?
    论据:
    1,用显微镜镜检时的气泡,有可能是操作压入的。不一定就是原发气泡病。
    2,镜检时,即使是症状有,也有可能是虾(以虾为例)脱离水体,造成水体内外压力不同,原先体内的气体因压力骤减导致溶解度骤然下降后形成的。这种情况并不能说虾原发气泡病。
    3,假如,即使是真的有氧气形成的气泡病。一定程度上虾本身也能消解掉。
    4,假如,即使真的有气泡病,是由于底物发酵,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形成的,在精养的虾池里,异常或者水色变化,早就被人为发现了。
    5,凡是有转动的精养水体水体、或底部暴气的,不可能形成气泡病。
    6,只有静止的、单胞藻繁殖旺盛的大晴天的水体,才有可能形成气泡病。
    7,体表、鳃腔、附肢上挂有的圆形气泡,并不能算气泡病。
    所以,气泡病通常是不成立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关于水深问题讲课的时候已经论述了很多,我想在强调一下,水深是为了更好的稳定环境,减少早期天气反复变化带来的水变,是为了更好的减少虾蟹应激反应。我们东北辽宁、黑龙江地区冬天水温更低,湖泊围网养蟹水也更深,河蟹成活率都很高。相反水深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保温,水温更稳定。水深早期水温低一些,蟹苗蜕壳晚点很正常。我们要的是成活率,不是蜕壳早。
        关于第二个问题: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全国不同养殖地区的追踪和调查,发现的气泡病是触目惊心的,比原来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请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我对气泡病的解释。
    我给大家看几个气泡病图片。
    南美白对虾气泡病:
    水产前沿网
    泥鳅气泡病:
    水产前沿网

    海参气泡病:
    水产前沿网

    鱼苗气泡病: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溞状幼体气泡病)


    海蜇气泡病
    水产前沿网


    另外最近测试一些池塘发现,很多池塘溶氧过饱和: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1.jpg (53.3 KB, 下载次数: 281)

    1.jpg

    10.jpg (42.46 KB, 下载次数: 255)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22
    发表于 2016-3-20 22:10:41 |只看该作者
    11、@一刀蟹:蟹已经有少量开始蜕壳了、晚上发现塘里有虫了可以杀虫吗?

    蜕壳时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较高的溶氧、安全的水质。不建议在蜕壳期造成人为刺激,影响蜕壳,所以最好不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1
    发表于 2016-3-17 00:00: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20 22:10 编辑

    10、@商道酬诚:水产养殖中有益藻有哪些?有害藻有哪些?水产养殖中蓝藻水如何处理?尤其是在大棚育苗过中如何处理蓝藻?

        这个问题题目太大了,都可以专门讲一天了,这里只能概括的说一下。
        养殖池塘水体中的藻类都是一些常见的藻类,比如金藻、黄藻、蓝藻、绿藻、硅藻、甲藻、隐藻、裸藻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水质条件产生的藻类也不一样。每个门藻类都有几百上千种,都有有益和有害的种类存在。有益还是有害都是相对,和其存在的时间段、数量多少有很大的关系。
        河蟹池塘中常见的有害藻类中蓝藻门的多一些,但不是蓝藻门都有害(相反有些品种是有益的)。按照我们检查的结果,检出率比较高的是微囊藻、颤藻、席藻、飞燕角、水绵、刚毛藻等青泥苔的种类,因地区而异。
    关于蓝藻的处理:
        一些地区池塘老塘多,淤泥较多,加上高温期大量投喂饵料,导致底质含有丰富的氮和磷,而缺乏碳。如果此时使用大量氮磷肥,使氮磷含量过高,水体营养不平衡,就会引起水过肥过浓、水草腐烂导致蓝藻爆发。
    实践证明,用可溶性好且含有大量碳源的肥如“活力碳”,配合“利菌多”,来平衡水中各种营养,既为水草补充营养,提高水草活力。又能提高水体稳定性,保持水体清爽,达到肥而不老的目的。
        注意:高温期打水时,避免打入含有蓝藻种和大量有机质的水。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0
    发表于 2016-3-16 22:18: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20 22:05 编辑

    关于池塘水色发黑的问题?
    @红娟:塘里下风口水呈酱油色,藻类丰富吗?如何调节。
    @光辉岁月:王老师我塘口每年五六月份水色都会发黑怎么回事?


    我建议大家还是先检测一下水,确定“酱油水”是藻类引起还是有机质引起。池塘发黑一般的都是要么是鞭毛藻,比如甲藻为主的水,就容易发黑,但是这种黑是一片一片的,呈云彩状,你划船过去的时候它就跑了,运动得比较快;还有一种“发黑”是缺氧有机质造成的,属于缺氧较重的水体。
    如果出现的是鞭毛藻类引起的水红、水黑,建议多增氧,这种水色相对容易缺氧,多解毒“爽水”降解有机质,适当补充有益菌类(比如“利菌多”)促进“转藻”。


    9、水深了以后,刚种的草长得起来吗?


    水深了以后水草确实长得慢,因为早期水深了,水温低,水草长得相对来说慢一点。但是我们想一想水草生长旺季都是在温度慢慢高起来之后,拿伊乐草来讲,伊乐草长得最快的时候是在4-5月份的时候,那时候疯长,一天能长几公分。早期水深更多的考虑成活率的问题,所有我们弄问题要抓重点,先把成活率提上来,再考虑水草,水深了以后水草就不长了,想想湖泊里面水那么深,水草就不长了吗?大河里面水草不长吗?都长得很好。
    水深不是影响水草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早期水深,哪怕水草长得慢了,或者长不起来,没有关系,你可以等到天气稳定一点的时候,等到四五月份水草疯长的时候,你再将水位稍微降一降,我们现在不担心水草不长,而是担心后期水草生长过快经常的去割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水深,但是水比较清爽,透明度比较大的时候没有什么影响,相反这种水质条件水草长得会很快。所以水深我们更多的考虑的是成活率和水质更稳定。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9
    发表于 2016-3-16 22:17: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8 21:17 编辑

    7、@赵:河蟹前期上岸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河蟹早期上岸是比较常见的,尤其在放苗后三五天,有的是第二天发现上岸的,如果要说根本原因我个人倾向于苗种的质量,苗种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它是否上岸,但是前提是池塘操作好,没有用一些药物残留比较重的药清塘、药鱼,所以说苗的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药残,苗子下水后水质不安全出现的应激反应也会上岸。早期池塘水比较浅,我们很少遇到缺氧的。再过几个月,夏天的时候上岸大多是由于缺氧和热造成的。所以说早期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8
    发表于 2016-3-16 22:17: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8 21:17 编辑

    6、@太湖蟹农:河蟹养殖早期,池塘容易长青苔,影响水草生长和肥水,我们一般都是杀青苔,有时候越杀越多或杀不掉,想问一下如何控制青苔生长?

      这个问题应该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杀青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它灭掉。但是长时间看,经常的杀苔对我们苗种的成活率影响非常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青苔的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一下养殖方法,把水清、水浅的条件改变一下。把水变得不清,让水深起来,自然青苔就会减少,从这个角度讲这是防治青苔最有效的方法。
        杀青苔我们一直不赞同,因为它是治标不治本的,你的杀话,可能前半个月、二十天有效,过段时间你的水还是那么浅、那么清,时间长了又长起来了,反反复复,浪费钱还是小事,关键是这种杀青苔的药物毒素的积累,时间长了就会毒害虾蟹,成活率就特别低。
        青苔的来源主要就是有很多浅的池塘自己生的,因为清塘的时候不彻底有种子,另外有些是种水草的时候水草没有清洗、消毒,青苔随着水草带进来的,还有一部分人放的螺蛳里面带过来的,也是遇到水清、水浅的池塘条件它就大量的生长。没有这种水瘦的条件、水浅的条件,青苔就不会大量的爆发。
        所以说早期要解决青苔的问题,最好的还是水位打深,我刚才提到的深水放苗,然后保持水的肥度,把水肥起来,通过培养藻类抑制青苔的生长,这是最安全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很多地区青苔的爆发的很厉害,是养殖模式造成的。比如常熟地区,单个池塘比较小,养殖朋友平时喂料的时候都是沿着池塘四周拿着桶一把把的将鱼或饲料撒下去的,根本投喂不到塘中间去,饵料撒在池塘四周,都在坡上,水面下一点点,都是洒在水浅的地方。所以长青苔往往都是在池塘边上撒饵料的地方。因为早期吃料比较少,很多剩余的残饵都浪费在底下,变成了营养,长了大量的青苔。所以说这个地区青苔爆发的相当厉害,我们在金坛、溧阳、苏州地区,推广深水放苗,实际上推广了五六年了,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建议大家少用一点杀青苔的药,把水肥起来,把水打深,这样的办法才是正确的防治方法。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7
    发表于 2016-3-16 22:16: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8 21:16 编辑

    5、@王越:如何保证河蟹的大量存活

    关于如何提高成活率的问题,实际上我刚才在讲PPT的时候已经回答了,但是整个的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大家主要注意三点:第一、提高早期的成活率。这里就不解释了(刚才PPT重点讲了早期的成活率),第二提高蜕壳的成活率。怎么样保障蜕壳的成活率,给它提供一个安全的水质环境、较高的溶氧高,蜕壳前后补充一些营养和能量,来提高体质,来让它顺利蜕壳,蜕壳期间减少人为的刺激,减少杀虫、杀苔、杀虫、消毒等,所以水质是保障。第三另减少一些病害。做好防病工作。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6
    发表于 2016-3-16 22:16: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20 22:02 编辑

    3、@于鸿钧:河蟹水瘪子的形成原因及中后期如何做好预防
    4、@a.JC:河蟹水瘪子病理及预防,治理。

        “水瘪子”这个问题,这几年发生的是比较严重的,越来越厉害,对我们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过去的14、15年影响都非常大,而且我感觉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水瘪子”的特征:水瘪子体腔和附肢里面都会有积水,另外我们发现肝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有的时候发白、有的变灰了,有的甚至变成棕色甚至黑色,各种颜色。
        患病的螃蟹体质非常差,经常上岸,容易钻地笼,活力非常弱,有的时候壳非常软,看起来就不像正常的那样光亮一样,经常伴随一些烂鳃、水肿等,明显的吃料少,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吃料了,肠道一直是空的,然后慢慢的消耗自己的体质,消耗肝脏中的营养,导致肝脏慢慢的萎缩,很容易上岸,出水后很容易死亡。
        “水瘪子”病因到现在实际上没有一个定论,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看到谁比较权威的把这个问题的原因讲清楚。我们分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像有些地方,喜欢用敌杀死清塘、敌百虫杀虫,这样药物毒性大、药残重,造成肝胰腺的解毒功能下降,严重导致肝胰腺坏死,并发一些水肿、烂鳃等。另外一点我们分析,除了这些毒素之外,气泡病和杀虫、杀苔药物的使用也是主要的诱发因素。
         关于“水瘪子”防治给大家几条建议:1、第一壳和第二壳要注意提高体质,增强河蟹的抵抗力,尤其要“保肝”,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这样水瘪子就会减少一些。

    2、注意防一些继发感染,因为随着水瘪子越来越重,螃蟹的体质越来越差,很容易感染其它的一些细菌病,所以定期做好“消毒”(选用刺激性小的生态消毒剂较好,如“优肽”,减少药物刺激)做好防继发感染的工作。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5
    发表于 2016-3-16 22:14: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8 21:16 编辑

    2、@朱帮春:我的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下了很多化学肥料,鸡屎也下了一些,也杀过虫了,水就是肥不了,请问专家是怎么回事,能赐教肥水防病虫害的方法吗?谢谢!

    如果我们下肥的时候,下了这么多的化学肥料,然后依旧不见来肥,首先需要测一下水质,看看是否有氨氮和亚硝酸,因为下的肥料中多多少少是有氮的,如果氨氮和亚硝酸一点都没有,那说明我们我施肥量是不够的,需要再下。
    如果下了肥料没来肥,但是一测水有氨氮和亚硝酸,那就证明水里面有肥了,有的时候缺少的是藻种,只下肥料不一定能肥起来,如果我们从外河打一些老水补充一些“藻种进来”或者补一些菌制剂进来,这样水就容易肥了。
    另外水温也会直接影响肥水的效果,温度低的时候大家用肥要多用,少量多次,勤用,多用几次效果就好一点。还有就是杀苔、杀藻、杀虫剂的使用这些药残,包括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等这些重金属、这些药残都会影响肥水的效果,如果用了这些东西药残过重,建议大家可以先用大分子有机酸(比如“碧水安”)解解毒再去肥水,效果就会好一些。少使用化肥、溶解性差的颗粒有机肥就不容易生虫。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4
    发表于 2016-3-16 21:59: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8 21:15 编辑

    1、@ 18962089291:蟹苗的肝脏是什么样才算是健康的?

    我想说明一下,在螃蟹上,我们不叫肝脏,由于它比较低等,肝脏还没有那么发达,我们暂时叫它肝胰腺。肝胰腺是否健康:第一、看外观。我们打开头胸甲(壳)的时候,正常的肝脏的颜色是黄色的或者黄白相间的,一条一条的,条理非常清晰,而且是看起来是非常饱满的、油亮油亮的,因为肝脏里面是积累大量的脂肪(油滴),不能出现变白、变灰、甚至变黑等其他颜色;第二是用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测是更准确。将部分肝胰腺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一压,我们会发现,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很多脂肪颗粒,油滴特别多,脂肪颗粒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健康程度,一般脂肪颗粒越多就证明螃蟹越健康,就证明肝脏就特别好。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3
    发表于 2016-3-16 21:39:49 |只看该作者
    现在是互动交流环节了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2
    发表于 2016-3-16 21:33: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9 00:43 编辑



    水产前沿网
    总结:
    第一,重视池塘早期管理,不要认为水草好,水质好,没什么问题就忽略管理,很多人管理松懈,不精心;三到五月份池塘基础搞好了,后期操作起来就会非常简单,不容易发生问题;
    第二,很多问题是池塘水位浅、水瘦引起的,水质不稳定是造成一些问题的根源。包括一些水质的问题、病害的问题都与水质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就要提高水位,增加肥水,来稳定水质;
    第三,正确肥水、不要盲目的施肥。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肥水不当引起的;
    第四,病害问题早预防,防重于治;水浑、青苔、蓝藻等要多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杀虫、杀苔、杀藻产生的药残是造成虾蟹成活率低的主要诱因;
    最后,用我们在河蟹上推广这么多年的思路和“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关键点”来结束本次交流:
    溶氧限制产量;

    营养保障规格;

    水稳决定存活!


    水产前沿网

    谢谢大家!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6006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11
    发表于 2016-3-16 21:19: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3-19 00:41 编辑



    水产前沿网
    第六个池塘管理重点是预防气泡病。
    单独拿出来,因为气泡病危害大。预防措施:第一加大水深,水越深越好,刚才提到水深氧气的溶解量多,所以说大水体,气泡病比较少;第二是控制水草面积。如果水草面积大,气泡病也容易发生,因为产氧能力太强了,它比藻类产氧能力强很多,越是水草多、水清的塘,溶解氧的变化越大,越容易产生气泡病;第三就是增氧曝气。用增氧机多搅水,形成流水,释放出水中过多的氧气;第四是正确肥水。不要乱用肥,如果肥不好很容易导致水质过浓,小型藻类多,小型藻类多,也容易发生气泡病;第五点就是保持适量的虫。不要担心虫,实际上有点虫是好事,因为虫能吃掉一部分藻类,也就减少过量的藻类产氧,也就能够防控气泡病。


    水产前沿网
    第七个重点提高早期成活率(水稳决定存活)
    提高早期成活率的措施:
    第一就是选择自育苗和本地苗。因为他们适应本地气候和水质,尽量选择大苗,大苗的抵抗力相对强;
    第二就是深水放苗、合理肥水。水深水质就稳定,水质稳定应激就小,合理肥水除了提供优质的饵料外,还能延长水中生物链组成,稳定水质;
    第三就是注意解肝毒,保证早期营养。保护肝脏,早期的苗体质弱,肝脏解毒、消化能力差,多用一些解毒保肝的产品(比如“LY-生命素”),来强化体质,增强抵抗力,保障早期营养好,让它能够积累营养,正常的脱壳;
    第四放苗前后增强体质、提高虾蟹抗应激的能力,少用一些有刺激的消毒剂。增强体质,让苗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有必要的话可以在放苗前后多开增氧机等方法来提高溶氧,提高溶氧就是稳定水质,就可以提高了虾蟹的体质。
    第五点,预防气泡病,减少“水鳖子”。


    水产前沿网
    第三部分:池塘常见问题。
    早期虾蟹疾病很多,如上图所示,正确预防才是减少病害发生的关键。关于如何预防我简单谈一下。
    首先预防不是简简单单的消毒,很多养殖户认为就是定期消毒,这是错误的概念,光用消毒的办法来预防疾病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为一些致病菌是杀不绝的,我们只能降低致病菌的数量,控制它的浓度,不要达到病发的数量就行。消毒以不破坏水质、不刺激虾蟹为目的,所以说防病不是简单的消毒,想防病尽量采取生态预防的方法,用一些生态的菌制剂(比如“优肽”)来预防,少用一些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其次就是减少盲目的用药。诊断准确是前提,养殖动物是群体,而不是一个个体,当你发现一个有问题的时候,可能一堆都有问题了,不要盲目的用药。
    下面只给大家看一下常见问题的图片,如何处理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讲了。

    水产前沿网
    水浑:到四五月水浑特别多

    水产前沿网
    水浓:由于底肥下的比较多或者是老塘底,温度一高翻底

    水产前沿网
    底皮:与早期下的肥料残留,死亡的藻类,死亡的烂草,有很大的关系


    水产前沿网
    青苔:早期以“水绵”为主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肠炎:简单的判断,看起来肠道发红,肠粘膜脱落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蜕壳不遂:“顶壳”、“掉脚”、“瞎眼”、“腐壳”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