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户应该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11:24: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米来-小米 于 2016-6-18 11:29 编辑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产养殖生产工作慢慢的进入到高温时期,今年水产养殖病害较往年来的比较迟,可能受天气影响较大,长时间阴雨天气,气候反复无常,致使到后来的5月份疾病来的比较突发,且难以处理,养鱼先养水,养水多改底,这是贯穿养殖生产的主线,养殖户必须牢记,在随后的高温时期,更应该注意鱼塘管理,加强水底环境的修复和改良工作,好的环境,好的管理,就一定可以养好鱼。

           寄生虫问题


           寄生虫其实就像垃圾堆里的苍蝇,不管你如何消灭苍蝇,只要垃圾堆在,苍蝇、蚊子、老鼠绵延不绝,这不是苍蝇、蚊子、老鼠的原因,是垃圾堆的原因。寄生虫同样如此,平时调好水,改好底,做好预防。
          

    寄生虫关键不在于杀,而在于防,通过水质调控,净水、改底、解毒工作,日常清洁鳃丝,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寄生的繁殖和感染频率,有好的鳃,清洁的鳃,才会有健康的鱼儿活动,鱼儿烂鳃,引起鱼类不吃料,与水质恶化其实有重要关联,同时,预示着疾病的来袭,水质好了,虫也会少很多,不是说偏酸水体打不死虫,而实际上是,偏酸的水体、有机质较多的酸化底质,为寄生虫的生活、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寄生虫繁殖速度和苍蝇、蚊虫是差不多的,所以,机体、环境、病原,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环境则是重中之重,所谓的,养鱼先养水,养水多改底。通过改变水环境、底环境,从而有效抑制寄生虫的繁殖。
          
      水质问题

      1:随着气温的升高,水质问题也接踵而至,其实水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底质恶化,目前,比较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鱼塘水过肥引发的pH值极度偏高状况,高温季节蓝藻滋生蔓延,由于底质恶化、底层有机质酸败后续导致亚硝酸盐偏高并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鱼塘由于水体浑浊导致鳃部附着泥巴、继发性烂鳃等问题,当然,底部环境恶化,也是寄生虫滋生蔓延的最佳温床,水体则是寄生虫感染鱼体的最佳途径和桥梁,所以说,寄生虫滋生蔓延是鱼塘水质、底质恶化的最直接标志。


      应该严格检测水体pH值,造成pH值偏高有很多种因素,包括清塘时大剂量使用石灰,或者就是鱼塘藻类大量繁殖尤其是蓝藻大量爆发繁殖,发现问题,必须从根源解决,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pH值高低变化,使用米来爽-乳酸菌改良水质,对于pH值过高问题有很好的防控。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pH值偏低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水质偏瘦,营养匮乏的标志,需要加强肥水力度,及时准确培养有益微生物,确保水体生态平衡。

    2:高温季节,由于水温较高,如果没有经常开动增氧机等设备,水体环境就会处于极度禁止状态,水面温度较高,底部水体又很难回到水面,就会形成水体分层,这样下来,长时间,上表面水体溶氧很难进入水体,会导致底部环境处于极度缺氧状态,底部有机质会进行酸败过程,各种病原、有害微生物不断滋生、蔓延,在高温季节,晚上开增氧机,会将表层水体有限溶解氧打到塘底抵消氧债,整个水体会处于极度缺氧状态,所以,这就是,在高温季节为什么有的时候,晚上越打增氧机鱼浮头越严重的问题所在。


      高温季节,在下午1点-3点之间,最好将鱼塘增氧设备全部打开,充分搅动水体,充分曝气,提前促进水体对流,提前抵消底部氧债,使得池塘水质均衡发展,这是高温季节最正确的增氧机使用方法。

    3:高温季节,很多养殖户反应,亚硝酸盐会很快偏高,且不容易降解,就算是降解了,很快又会反弹,反反复复,在养殖过程中,对于鱼类的影响确实是蛮大的。亚硝酸盐的偏高与底部有机质积累、底部溶解氧缺乏、池塘生物菌不足有直接关系,亚硝酸盐其实就是有机质分解转化的中间产物,其中溶氧是比较关键的衡量指标,一般情况下,一个池塘亚硝酸盐偏高,很大程度说明,这个池塘的溶解氧气是不足的,所以,鱼塘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浮头症状。


      很显然,处理亚硝酸盐的根本也在于如何提高溶解氧的含量,大家都知道,养殖水体环境一般都是还原性的,水体还原性越大,底部耗氧因素越多,提高水体溶氧的途径也有很多,其中包括:直接投入大剂量的颗粒氧、消除水体以及底部环境中的有机质耗氧因子、加强水体有益藻类的培养和维护等。

    能够解决水产问题的不是产品,而是方案,针对亚硝酸盐偏高的鱼塘,首先,一定要确保水体溶解氧气的充足,尤其是在大量有放鱼仔后,夜晚必须投放增氧粒,其次,建议在投放鱼仔后续的几天时间内,在下午4-5点钟左右,沿池塘边全池泼洒米来爽-乳酸菌,在鱼类摄食鱼仔后,可以有效帮助鱼的消化,避免肠胃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养殖过程中,选择氧化型底部改良剂,要及时改良底部环境,避免有机质积累,尽量减少底部耗氧因素,清除氧债,做好基本工作,才能确保水体环境良好,养殖生产一帆风顺。


      消化问题引发的肠胃问题、出血病。


      随着追求高产量的思维引导,气温回升的同时,养殖户会加大饲料的投喂量,今年的天气较为不稳定,时而阴天,时而落雨,时而晴天,导致很多鱼塘开始发病,最明显的就是肠道出血,也就是出血型肠胃炎,伴随而至的还包括:口腔出血、烂鳃、烂身等问题。

    经过多次调查试验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源有很多,饲料投喂、底质恶化、体质下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等问题接踵而至的分析到位,在鱼类发病阶段,鱼类的体质是很差的,免疫力极端低下,并处于亚健康状态,必须加强抗应激工作。

    以上分析,鱼类出现问题的关键是肝脏病变,处理问题的关键也是:保肝护胆、解毒调水、减料、控制蛋白、增加免疫力、加强底部环境改良和修复,从这几方面入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点,保肝药物以中草药物、胆汁素、氯化胆碱等类物质为主,适当增加多维类尤其是B族维生素摄入,配合使用,尽量减少抗生素的投放量。


                                                 转自中国水产门户网

    相关帖子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