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出鱼类肝胆综合症诊治误区

[复制链接]

344

主题

19

听众

3616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7-9 10:50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3272
    精华
    4
    经验
    3616 点
    金币
    8563 元
    注册时间
    2012-1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2:3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肝胆综合症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区,危害的对象是鲤、鲫、草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黄颡鱼、黄鳝、鳖等以摄食配合饲料为主的养殖鱼类。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40%~50%左右,且发生鱼因抵抗力下降而易并发其它疾病,危害严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曾令兵对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病因、症状、预防以及治疗进行了综合分析。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

    344

    主题

    19

    听众

    3616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7-9 10:50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3272
    精华
    4
    经验
    3616 点
    金币
    8563 元
    注册时间
    2012-11-17
    沙发
    发表于 2013-2-6 22:34:09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水产养殖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鱼类疾病,即“肝胆综合症”。尽管目前鱼类肝胆综合症的诊断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生理生化特征性指标以及对其是否是一种新疾病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水体环境恶化、饲料蛋白含量过高或强化投喂、饲料酸败变质或营养成份不平衡、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或微量元素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胆囊造成损害,导致肝胆综合症发生。肝胆综合症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解剖观察等手段。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质地易碎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鱼的肝重与体重比例严重失常,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倍~2倍,有时甚至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检查肝胆病变情况时,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肝脏轻触易碎,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此外,养殖鱼鳞片松动竖立、不耐拉网、运输,对温度变化敏感,抵抗力下降,都可能是肝胆功能与代谢异常的表现形式。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9

    听众

    3616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7-9 10:50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3272
    精华
    4
    经验
    3616 点
    金币
    8563 元
    注册时间
    2012-11-17
    板凳
    发表于 2013-2-6 22:34:55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常见误区

      1.由于尚缺乏检测鱼类肝胆综合症患病鱼生理生化反应特征与代谢功能的方法,许多人将病因不明或不能准确诊断的鱼病都归结为肝胆综合症。任何鱼病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准确诊断与对症用药是关键,切忌随意将鱼病归结为因肝胆代谢问题所致。

      2.养殖过程中不能长期使用保肝护胆药物。天然植物药物、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确在很多方面对于促进鱼体肝胆功能、提高鱼体代谢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有显著作用,但仍不能长时间持续使用这些药物或添加剂,过度使用会损失鱼体肝胆组织与细胞,影响肝胆代谢以及机体抵抗力。

      3.根据肝胆的功能与代谢过程,我们在疾病的实际诊疗中会经常发现一种情况,即:解剖活鱼后,其肝脏(肝叶)呈绿色,胆囊内无胆汁(只见胆囊膜),很多人认为这是肝胆综合症最为严重的表现,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此时,鱼的肝脏细胞正在分泌胆汁,胆囊中的胆汁进入肠道正在协助消化,此时肠道内一定有食物。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9

    听众

    3616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7-9 10:50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3272
    精华
    4
    经验
    3616 点
    金币
    8563 元
    注册时间
    2012-11-17
    4
    发表于 2013-2-6 22:35:15 |只看该作者
      积极防治

      科学投喂:培育良好的水质,使用品质优良的饲料,采用科学投喂技术,切忌投喂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受潮发霉的饲料。如果饲料变质,可产生毒性很大的醛类物质,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若麦麸、玉米、菜籽粕、花生粕等受潮发霉,其产生的黄曲霉素、亚硝基物对肝脏有很大损害。

      正确用药:切忌低剂量、长时间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渔药,更不能使用禁用渔药或以农药代替渔药泼洒于水体中。适当选用和合理使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方剂,中药具有防脂肪肝、协助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补充营养: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与代谢状态,能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磷元素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积累,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中国渔业报)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