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虾蟹等养殖品种不摄食或吃食不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2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4:23: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水产养殖过程中,保证水产动物的理想摄食正是提高产量的有效保证,但很多情况可见摄食不理想(摄食慢,摄食量少,不摄食或厌食)。在此统全面分析一下其原因:

      1、寄生虫:当鱼体寄生了寄生虫后,鱼会身体不适,鳃上较多寄生车轮虫,斜管虫或指环虫后,鳃上粘液增多,利用氧气的能力下降,造成摄食量下降。

      2、水体溶氧过低:当水中出现大量轮虫或枝角类或连续阴雨天等情况时,均可使水中溶氧降低,引起鱼的食欲下降。

      3、细菌感染:当鱼患有肠炎、烂鳃、或其他细菌性疾病时,会造成不摄食

      4、有害藻类:尤其是一些不易消化的藻类如裸藻、蓝藻等,这些藻类被摄食后不能及时被下滑,以至于影响了鱼的摄食,同时有些藻类含有毒素如微囊藻,会刺激鱼的肠道,使肠道发红,引起肠炎,甚至中毒。

      5、换料引起:如常时间使用同一种饲料,突然性的换料会引起鱼的不适,产生应激反应,造成摄食量下降,甚至拒食。

      6、用药所致: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虫害,而有些药物在杀虫的同时也会对鱼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摄食。

      7、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长期过高,就会对鱼的鳃部产生损伤,影响鱼的呼吸作用,造成鱼产生病理性缺氧,导致摄食量下降。

      8、温差过大造成:秋季昼夜温差过大,白天气温高,水温也较高。而到了晚上,气温骤降,使表层的水温急剧下季节,水的密度增加。而底层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所以造成上下水层产生对流。底层无氧水携带着池底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向上层流动,水变的浑浊不堪,同时有机物的分解耗氧,使整个水体处于缺氧状态,从而影响鱼的摄食。此时我们会发现鱼一般上午摄食不好,而下午摄食好。其主要原因是上午尤其是早晨水中的溶氧很低,鱼摄食不好,而经过一中午的阳光照射后,水中溶氧由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上升,这时鱼开始摄食,而此时的养殖户喂料心切,争于把上午没有吃的料补回来,所以较平时的投喂量大。等到了晚上,水中溶氧开始中下降,鱼由于吃的过饱,消化时需要大量耗氧,所以较正常时候更容易浮头。另外由于晚上溶氧进低,鱼所摄食的饲料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直接排入水中,造成饵料浪费,增加饵料系数。同时残饵和未消化完全的粪便又会进一步败坏水质,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养殖过程中发现鱼类摄食状况不佳,应从全面分析原因,确定其主要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用药和改进。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