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片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月23日的已更新】《虾工虾聊》—— “水产常识那些事

[复制链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1
    发表于 2015-5-4 08:51:42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4月29日:“水产常识那些事” ~酸碱度

           酸碱度(PH值)作为一个水产养殖里面最基础的数据,对养殖动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很多较真的网友可能就要反驳了:书上说酸碱度多少多少养鱼虾最佳,但我养的几造都在这个最佳酸碱度,鱼虾却死掉了,反而酸碱度和书上差异大的却成功了……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鱼虾的酸碱度耐受问题,因为每次扯到这类问题都扯不清,虾工曾拜访过有的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早晚的PH值可以底至6以下,而在某些地方土质底质的问题,上午测PH值已经普遍高于9,有些塘甚至达到11、12,也不见得养殖不出虾啊(至于虾工举的例子可不是随便胡掐,可以查证,工厂高密的酸碱度偏低是比较普遍的,有兴趣考证高酸碱的可以到广西的铁山港雷田,十年八年前虾工曾在那边呆过,当时的虾塘基本都是半山腰或坡上建的,印象特别深的是那的虾塘酸碱度真心高啊,有些塘甚至PH试液紫得都发黑…….至于现在那片地区虾塘的酸碱度还是不是那样普遍偏高,虾工就不敢担保了,但相信有不少人、不少地区都可以验证到:虾对极端酸碱度耐受度是超出书上所描述的,甚至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的……

           不扯鱼虾对酸碱度耐受度,但虾工想扯一扯鱼虾对一天内早晚酸碱度变化的敏感度。因为水体里面一直偏酸或一直偏碱,其实鱼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耐受甚至习惯,但一天内早晚酸碱度(上午PH最低值和下午PH最高值)变化波动太大,那估计鱼虾可就够呛了……   
                      
            就像非洲那么热却有人能忍受甚至习惯,极地那么冷还有爱斯基摩人能忍受甚至习惯。但估计没有人能忍受早上像非洲那么热,晚上像极地那么冷的环境,道理是一样的。

           酸碱度早晚的变化波动,你~值得关注……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2
    发表于 2015-5-4 08:52:19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虾工虾聊》4月30日:“水产常识那些事” ~酸碱度、应激

           一天里面早晚酸碱度(上午PH最低值和下午PH最高)变化波动太大,对鱼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应激”。虾工最早听说“应激”这个词是十几年前了,更早前听台湾的养虾师傅头讲的是“紧迫”“压迫”,其实“应激”“紧迫”都是一个意思,被“压迫”就会表现出“紧迫”的状态,这就叫“应激”…….哈哈,两岸文化同源的啦(台独分子就死了那条心吧)…….

           我们养虾的平时听得最多的就是“应激”,其实不止虾会“应激”,如果您养鱼,说不定您就会天天听到人家说鱼“应激”,虾工有次去一个朋友的猪场,尼玛竟然听他们在谈抓猪称猪来算料比,小猪也会应激、拉稀……


           所以虾工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伙科普下“应激”的概念:“应激”是一种反应模式,指动物机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后,在没有发生特异的病理性损害前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甚至引发病理性的损害。


           虾的应激表现:轻者发红(触须、尾扇、附肢、甚至全身的色素点细胞扩散,发红)重者痉挛、抽筋,甚至“死给你看……”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3
    发表于 2015-5-4 08:54:27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虾工虾聊》5月1日:“水产常识那些事” ~酸碱度、硬度、总碱度


         酸碱度(PH值):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值来表示。水化学上的定义: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由于对虾养殖偏好于弱碱性的水,所以如果池塘水pH<7.5,虽然水化学定义上还是弱碱性,但我们习惯上说这塘水偏酸了。

           硬度:水产上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Ca
    2+、Mg2+等阳离子的总量。硬度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水中Ca2+、Mg2+以酸式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部分,因其遇热即形成碳酸盐沉淀而被除去,称之为暂时硬度;而以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形式存在的部分,因其性质比较稳定,不能够通过加热的方式除去,故称为永久硬度。能有效提高水体缓冲能力的是水体的碳酸氢盐。

           总碱度:水产上的总碱度主要指水中的HCO
    3-、CO3 2-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阴离子总量。能有效提高水体缓冲的是 HCO3-

            水产上硬度和总碱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一个属于阳离子一个属于阴离子,有可能是同时存在的,比如Ca (HCO
    32、Mg(HCO32的形式存在,因此水产上测得总碱度高的池塘,总硬度也比较高。池塘水体里面我们评估一个水体的的缓冲能力,一般是测试水体的总碱度(因为总硬度测试容易受到有盐度的水体里面纳离子的干扰,测试不准确,所以硬度测试得比较少)
               
           总碱度低的池塘,水体的缓冲能力差,在同等藻类浓度的情况下,缓冲能力差的池塘,早晚的酸碱度(PH值)波动就会比较大。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4
    发表于 2015-5-4 08:56: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5-4 09:08 编辑

    《虾工虾聊》5月2日 “水产常识那些事” ~酸碱度、硬度、总碱度{:soso_e100:}{:soso_e163:}

           经常有虾农问我说,:虾工,我的塘水酸碱度低,PH值才7,怎么办……{:soso_e132:}听到虾农问这个问题一般就要注意了,要了解下他的酸碱度是上午还是下午测的,池塘的总碱度怎么样{:soso_e144:}。虾工曾遇到过有虾农说他塘水偏酸,测PH值仅7而已,但是这是在早上测的PH值7,我在下午去帮他测时PH值变成9了{:soso_e136:},尼玛{:soso_e143:}您说这是酸碱度低还是高?!,这叫酸碱度波动大,不叫酸碱度低好不好……{:soso_e144:}

           酸碱度波动大的处理:我们要避免酸碱度波动大,主要是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一般可以投放小苏打、生石灰、白云石粉、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均有助于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缩小早晚的酸碱度波动……{:soso_e163:}

           酸碱度低的处理:可通过加生石灰。将生石灰化成石灰水,凉后泼洒,石灰渣不用泼,一般少量多次使用,每次6-8斤每亩每米水深。新塘或还没开始肥水的塘肥水后酸碱度会有一定的上升......{:soso_e163:}(需要注意的是,在氨氮高时,提高池塘的酸碱度甚至添加碱性东西都有可能会带来风险,需要谨慎{:soso_e144:}因为氨在池塘水中酸碱度低时一般是以离子氨形式存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毒性;但在酸碱度高时可能会转为分子氨的形式存在,分子氨的毒性比离子氨大大加剧……{:soso_e136:},所以了解这些基本的原理还是对我们的生产实践是非常重要的{:soso_e163:}

           酸碱度高的处理:一般使用EM菌加红糖,利用菌繁殖产酸逐步把酸碱度降下来,效果比较慢,但安全有效适应性广。也有部分虾农喜欢用乳酸菌的。甚至有的虾农会添加有机酸、甚至醋酸等酸性的东西来辅助降低酸碱度(直接添加酸性物质的方式虾工是不推荐的{:soso_e144:},因为养殖生产上水体体量很大,直接加酸性的物质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降低PH的作用……只是在心里起点作用而已:心{:soso_e166:}酸酸……并不见的真的会水酸酸{:soso_e112:}……){:soso_e120:}{:soso_e16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5
    发表于 2015-5-4 09:04:17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3日 “水产常识那些事” ~酸碱度波动、应激{:soso_e100:}{:soso_e163:}

           说到水体酸碱度的早晚波动、虾的应激,不得不说一说我一哥们{:soso_e129:},该哥们在珠三角做技术跑市场{:soso_e104:}。珠三角的池塘基本都是淡水的,总碱度一测几乎都是30、50的,远远低于养虾要求比较佳的总碱度80~120,,池塘的缓冲能力巨差{:soso_e136:},中后期池塘酸碱度早晚差异就巨大{:soso_e136:}……。  

            该哥们一到客户那里,先在养户面前测下总碱度。然后就跟客户开聊:你这塘虾我不用看{:soso_e104:},测这总碱度就知道你的虾都是须红尾红……{:soso_e141:}客户频频点头表示认同{:soso_e103:}......如果是养殖后期下午,看到藻浓,哥们就再说:这塘水酸碱度会偏高,不信可以测给你看……{:soso_e104:}(养户这时下巴都差不多点头点掉了,一介虾农,除了算命,那里遇到过此类未卜先知的厉害角色?!)……这还不是高潮…..哥们会接着再说:你虾子是不是有些软壳?慢料?……(尼玛,全中!就算再见多识广的养殖大户这下也都彻底Hole不住了……{:soso_e144:}),哥们再慢悠悠的来一句:你这塘虾估计已经开始偷死了{:soso_e141:}(什么?没见到死虾?!那是虾死了你都没发现而已,等你发现问题就大了{:soso_e141:}…..)……至此,听闻的虾农基本上早已魂飞魄散,五体投地,奉若神明,言听计从{:soso_e136:}{:soso_e134:}{:soso_e149:}{:soso_e144:}……. 然后、然后……你懂的……{:soso_e144:}

           后来此哥们的逼格升级{:soso_e144:},去到客户那里连总碱度都不用测了,直接把那几句改成:你这塘虾我都不用测水,不用看虾,就看一眼这塘水色就知道,你的虾肯定红须红尾{:soso_e104:}……尼玛!连测下总碱的前戏都省了,一上来就直接奔高潮而去……{:soso_e144:}

           看多几期虾聊,就算您是刚入行的菜鸟技术员{:soso_e121:},虽不能保证您能在老养殖户面前直接装逼{:soso_e141:},但提升点逼格应该还是有帮助的……{:soso_e113:},如此,也算虾工积点阴德了哈……{:soso_e128:}(祝大家五一节日快乐{:soso_e163:}{:soso_e18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6
    发表于 2015-5-4 09:25:47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4日 “蜕壳那些事” {:soso_e100:}{:soso_e163:}

           前几天的虾聊讲到虾的应激表现:轻者发红(触须、尾扇、附肢、甚至全身的色素点细胞扩散,发红)重者痉挛、抽筋、蜕壳,甚至“死给你看…… {:soso_e144:}  其实虾区别于鱼和其它动物的最特别的应激反应是“蜕壳”。说到蜕壳这个事,有利有弊,正常的蜕壳才能让虾快速生长,但非正常的刺激蜕壳有可能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虾的一生就是不断蜕壳的一生,当虾不再蜕壳,那就离生命终结不远了……{:soso_e136:}

           最常见的刺激性蜕壳就属放苗时候了,一般放苗当天晚上会出现大量蜕壳{:soso_e144:},主要是因为池塘的水温、盐度、PH等等因素和苗场及苗袋的环境差异太大,大部分会应激性蜕壳。甚至细心的虾农在虾苗运输到塘边时就可以观察到部分虾苗已经在充氧袋里脱壳了……{:soso_e144:}运输过程那么颠簸,相当于小虾苗在袋子里冲了一个多两个小时的浪,如果是人这样颠簸冲浪法,估计不死也蜕层皮了{:soso_e135:},那您就更能理解虾苗的“蜕层皮”了……{:soso_e144:}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7
    发表于 2015-5-6 11:5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5-6 11:57 编辑

    《虾工虾聊》5月5日 “蜕壳那些事” ~{:soso_e100:}{:soso_e163:}

           正常情况下,当虾机体组织生长及营养物质累积到一点程度的时候必然要进行蜕壳(皮),每蜕壳(皮)一次,虾体会明显增长。但是当虾产生应激反应时,往往会引发蜕壳行为,而且这种非正常蜕壳有可能会引发虾体疾病甚至蜕壳不遂而死亡。之前虾聊里有讲过有养虾的所谓“高手”在卖虾前故意通过换水、下茶麸、消毒剂等方式刺激虾蜕壳,让虾在卖前再蜕壳长多一圈的手段{:soso_e144:}当然,虾工也提醒了,此操作有风险,切勿随意模仿……{:soso_e144:}


            虾蜕壳的同时还可以蜕掉附着在甲壳上的寄生虫和附着物,所以当虾附着纤毛虫时,也有虾农用茶麸促蜕壳来治疗比较轻微的纤毛虫{:soso_e163:}。需要强调的是:纤毛虫和蜕壳是相矛盾的{:soso_e136:},纤毛虫的根部是钉进甲壳里的,虾一旦感染纤毛虫,就会蜕壳困难{:soso_e144:}。但是如果促使对虾蜕壳成功,则会把纤毛虫连同旧壳一起脱掉{:soso_e144:}。但在虾工看来,靠促进蜕壳来治疗普遍的纤毛虫感染是不靠谱的,搞不好还会促出问题,纤毛虫没成功促蜕壳蜕掉,虾可能还会被促死了……{:soso_e136:},关于纤毛虫还是别扯太远{:soso_e144:},有空再弄期虾聊来专门扯一扯……{:soso_e113:}{:soso_e120:}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8
    发表于 2015-5-6 11:58: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5-6 12:00 编辑

    《虾工虾聊》5月6日 “蜕壳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虾的一生大约要蜕皮50多次,从无节幼体发育到仔虾要蜕皮12次,从仔虾到出苗前的幼虾,要蜕壳6~8次,从幼虾到成虾还要蜕壳20~30多次……{:soso_e144:}, 据相关资料考证,在28℃时,仔虾、1-5g幼虾和15克以上成虾的蜕壳间隔时间分别是30-40小时、4-6天和15天,也就是说虾越大,蜕一次壳需要完成积累营养的时间越长。{:soso_e100:}{:soso_e163:}

           虾工曾有幸亲眼看到过虾的整个蜕壳过程{:soso_e163:}:对虾蜕壳前,下面新的软壳已经形成,准备蜕壳时虾会侧躺在虾塘底部,不停地弹动,经历过多次的弹动之后,头胸甲先蜕开,然后整个虾从旧的虾壳里面抽身出来,包括步足、游泳足,触须都从整个旧的壳里面蜕出来{:soso_e144:},亲眼看到细长的触须从旧壳里面抽身而出时实在是非常的震撼,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soso_e163:}

            刚退壳的虾,体表是软的,但是很快就能游动,虾壳需要从水里面吸收钙等微量元素来使新壳硬化。蜕壳后的虾新壳完全硬化需要1-2天,具体硬壳的快慢取决于虾蜕壳前的营养积累水平及水体里面的矿物质含量等影响因素......{:soso_e100:}{:soso_e16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29
    发表于 2015-5-7 11:34:36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7日 “蜕壳那些事” {:soso_e100:}{:soso_e163:}

           虾子蜕壳后,身体是柔软的,虾身会吸水膨胀,然后新壳从水体里面吸收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利用新壳的硬化。新壳完全硬化后相当于整个虾身大了一圈,所以说虾蜕壳才能长大{:soso_e121:}。虾对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95%以上是通过壳直接从水体里面吸收,通过摄食补充的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给虾“补钙”应该是直接提高水体里面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而不是给虾内服“补钙”……{:soso_e144:}
           虾工曾见过一个奇葩+土豪的浙江老板{:soso_e144:},该老板有三百多四百亩虾塘,当时他带虾工去他的“药库”参观[{:soso_e144:},尼玛,满满的十几大箱哈药六厂的盖中钙{:soso_e126:},那土豪自豪地告诉我,养殖顺利的话他每荘虾都要用六万多元的盖中钙,多年合作、厂家直发,都是给虾内服,钙对虾来说太重要了{:soso_e129:}……虾工当时脑海中一直浮现盖中钙那老头老娘们的广告片断:吃了盖中钙,腰不酸了,腿不疼了{:soso_e144:}……但虾工心疼啊{:soso_e167:}……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soso_e135:}
           六万块每荘虾啊,六万块尼玛换成盖中钙直接扔到水里都能听个响{:soso_e144:},拿来拌料连个响都听不着{:soso_e138:}……虾工当时那个激动啊......{:soso_e144:}苦口婆心、唾液横飞,神情激昂地把关于虾蜕壳、补钙那点事从头到尾说了个遍{:soso_e144:}……当时那老板还算听得头头是道,频频点头{:soso_e127:}…...
           也不知道那老板听得进与否{:soso_e144:},如果能听得进,一年能省下那六万多{:soso_e163:}……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祝各位养虾的看官规模越来越大,一年也能省下这六万多{:soso_e163:}……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0
    发表于 2015-5-8 11:25: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6-10 08:54 编辑

    《虾工虾聊》5月8日 “蜕壳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虾蜕壳还会受到潮汐的影响,潮汐又会受到月亮的影响{:soso_e163:}。农历初一和十五,大潮、月圆等对虾比较容易出现集中蜕壳{:soso_e163:}。这时又有较真的网友跳出来了:虾工你之前虾聊聊增氧机打出的水流方向时扯什么地球自转方向,这次聊个虾蜕壳又扯上了月亮,你这是要闹哪样?……{:soso_e144:}你说虾喜欢在初一、十五蜕壳,我怎么天天看到虾蜕壳……{:soso_e144:}
            虾工说的是农历初一、十五虾蜕壳相对比较集中{:soso_e144:},你那塘里放了几十万上百万的虾,当然可以天天看到有虾蜕壳了,又不是说吹鸡 哪样整齐憋到初一、十五一起再蜕……
            有经验的虾农会根据虾的吃料情况、天气变化、潮汐变化等预判虾的集中蜕壳规律,蜕壳前打足氧,提前投放增氧剂,换好新鲜水源等等,集中蜕壳前投喂多维,集中蜕壳后给水体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soso_e163:},还要注意虾集中蜕壳前吃料比较猛,集中蜕壳后吃料骤减,集中蜕壳后千万别按平时的量投喂以免浪费污染水质,其实如果把控好虾的集中蜕壳时间和规律,单单投料时机这一项即可大做文章……{:soso_e163:}



    虾工虾聊》5月9日 “蜕壳那些事”


         
      关于蜕壳那点事前前后后用了好几期的篇幅来讲,别以为虾工用那么多篇幅来讲虾蜕壳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做,我们了解虾子的蜕壳过程、相关细节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为什么池塘底质那么重要因为虾蜕壳是在塘底完成的,而且虾蜕壳时是最脆弱的时候;平时我们测的氨氮、亚硝酸盐、氧气都是在中上层取水样多,有多少人测过虾蜕壳时呆的最底部氨氮、亚硝酸盐、氧气谁又在虾蜕壳的主要时段:晚上来测过这些水层的指标平时亚硝酸盐,氨氮、氧气都测了,虾看起来好好的,但为什么大量集中蜕壳时就发生严重偷死为什么偷死的虾很多壳是软的(甚至软得像人的皮肤一样,那很可能是退壳的时候或刚蜕完壳时拜拜的)……为什么流行的混养模式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投放摄食病弱虾的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进行阻断虾病蔓延的方式在理论上有效,但实际应用上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虾蜕壳时,躲避敌害生物的追捕能力几乎为零。正在蜕壳的虾虾体较软,不停地在塘底弹动,此时的蜕壳虾比死虾或病弱虾更能引起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的食欲,因此所投放的鱼类更倾向于捕食刚蜕壳的虾而不是去捕食病弱虾或死虾,从而违背了放鱼是为了彻底清除病弱虾、死虾的初衷……投放的肉食性或杂食性的鱼不是傻子,我是鱼我都不会有大把新鲜刚蜕壳的软壳虾不吃去吃病虾死虾啦……甚至蜕壳的虾会引来其它虾的残食……       可以豪不夸张地说虾每蜕一次壳就经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与磨练,了解虾的一生经历那么多次蜕壳,经历了那么多次生死考验,也许您就能理解虾为什么难养了,为什么它不肯老老实实、平平安安地跟您一起度过短短的三几个月,而是那么决绝地早早跟您说拜拜了……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1
    发表于 2015-5-11 11:42:06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0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前十几期的虾聊讲了水体的酸碱度、总碱度、硬度、水的缓冲及应激、蜕壳等等水体相关的粗浅知识{:soso_e163:}。池塘里面酸碱度波动除了与水体缓冲有关,还与藻类及藻的浓度有关,接下来虾工想花点时间给大家讲讲 关于藻类的那些事。

    水产里面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句:“养鱼(虾)先养水”{:soso_e163:}……然后又衍生出了什么“养水先养底”“养水先养菌”等等狗尾续貂的说法{:soso_e144:}......
           “养鱼(虾)先养水”这句话本身无可厚非,但具体怎样调水{:soso_e132:}怎样调底{:soso_e132:}怎样改底{:soso_e132:}怎样培菌{:soso_e132:}......在现实中往往被一些“渔药贩子”过分解读、曲解、误导,甚至变成了恐吓式销售的武器……{:soso_e138:}
           “养鱼(虾)就是养鱼(虾)”,培藻、培菌、调水、改底等等一切都只是手段,就算你把水调成什么 “皇帝水”、“绿豆汤”,虾却用脚来投票{:soso_e144:}……哦,不对{:soso_e138:},虾是用“死”来投票{:soso_e144:}……
           归根到底要养出虾才是王道{:soso_e185:},而不是舍本逐末整天想着怎样把水调漂亮{:soso_e134:},您总不能靠卖那塘“漂亮的水”来赚钱吧{:soso_e144:}…….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2
    发表于 2015-5-11 11:45:16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1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在正式开聊“藻类那些事”之前,其实我是抗拒的{:soso_e106:}…….{:soso_e144:}虾工真的纠结了很久要不要专门讲一讲藻类?!{:soso_e149:}之所以纠结并非是因为矫情而是自认为对藻类的了解实在太过于粗浅了……{:soso_e144:}不过估计不仅仅虾工,可以说整个水产界、甚至整个科学界其实对藻类的认知和了解都是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soso_e144:}。同样的,我们对南美白对虾这条虾的认知也是真的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但是藻类和养殖南美白对虾却又那么的密切相关,当我们了解极少的藻类遇上了解极少的对虾……产生出一系列了解度更少的问题就变得那么的混沌、无解、令人迷茫……{:soso_e136:}

    但是既然是虾聊,那就不应该也无法绕过藻类这一关,既然大家了解都有限,那就分享虾工自己的一点看法、了解呗……估计疏漏错误在所难免{:soso_e106:},但反过来一想,既然大家对藻类都了解不多,那说难听点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soso_e144:}……说好听点是: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权当抛砖引玉了{:soso_e121:},各位看官看好了,准备接砖,请自备美玉……{:soso_e106:}{:soso_e121:}{:soso_e16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3
    发表于 2015-5-12 11:10:53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2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已知的藻类有接近三万种{:soso_e140:},根据所含色素、细胞构造、生殖方法和生殖器官构造的不同,可分为1 金藻门 2 黄藻门 3 硅藻门 4 甲藻门 5 褐藻门 6 红藻门 7 裸藻门 8 绿藻门 9 轮藻门 10 肽藻门 11 螺旋藻门 12蓝藻门,共十二个门{:soso_e127:}(品种实在太多了,给虾工来分肯定还有第十三门:说不清道不明的“罗生门”{:soso_e144:})。,
          在养殖生产中,水产从业者 出于习惯和直观的理解,常常把绿色水叫绿藻,深绿、墨绿、发暗、发蓝的水叫蓝藻,茶色水叫硅藻,黄绿色水叫黄藻、硅藻、黄色水叫金藻、甲藻……其实这只是一种感性的印象和猜测叫法而已,虽然有一点的生产经验总结成份,但确实有很多有点望文生义的感觉和误解{:soso_e120:}……
           事实上我们看到,藻类的种类实在太多太浩瀚了,单单凭水色等感官的认知去推断池塘的藻类的确是很武断的……{:soso_e144:}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4
    发表于 2015-5-14 10:28:11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3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就拿蓝藻来说,往往很多养殖户甚至技术员、砖家望文生义,只要水色浓绿,很有可能就被盖上“蓝藻”的大帽子......{:soso_e144:}

           其实已知的蓝藻有两千种左右,各种蓝藻的颜色、形状、包括在池塘里面体现的水色等也是呈生物的多样性的,并非有些人想当然的就是蓝绿色......。  {:soso_e163:}  

          蓝藻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蓝藻含有蓝色色素并非就一定会呈现蓝色,不同的蓝藻还含有其它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因此同为蓝藻水颜色并非单一地呈现绿色或蓝绿色,蓝藻水可呈现的颜色可谓多种多样,甚至用色彩缤纷来形容都不为过.....{:soso_e103:}。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名叫“红海”{:soso_e144:},红海的名字来源据说就是由于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域,非常适宜生物的繁衍,当地的海域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该种蓝藻长期为当地的优势种群并且经常使海水呈现出红色,故名“红海”......由于“蓝藻”占优势的原因使海水呈“红色”而不是蓝色,是不是很特么的无厘头?!......。{:soso_e138:}{:soso_e143:}


    换一句话说,并非池塘水色是绿油油的、或者墨绿色、发暗甚至发蓝就一定是蓝藻,或许仅仅是一些正常的绿藻比如小球藻繁殖过旺水色过浓而已……{:soso_e120:}而水色嫩爽,呈黄绿色的池塘不见得就一定不是蓝藻为主的水体……{:soso_e144:}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5
    发表于 2015-5-14 10:31:10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4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俗话说:“一入豪门深似海……”,但说到藻类,感觉却是:“一入藻门深似海……{:soso_e144:}”你看已知的几万种藻类、十几个门,每个门的藻类几乎都以千种来计……藻类在显微镜上只能进行一个粗略的分类,对着如浩瀚烟海的藻类图谱会看得眼都花完,对一整天都都没核对得出几种藻……

    目前的藻类图谱基本都是按门、纲、目、属、种来分的,图片也是在追求详细而全面,包括了很多深海的品种、国外的品种、不常见的珍稀品种等等(虽然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全),已经严重偏离了目前养殖水体常见藻类图谱的核对需求{:soso_e136:}。目前还没有谁去专门根据实际生产去编一部《中国沿海养殖水体常见藻类图谱》,更没有谁去编《中国沿海养殖水体常见藻类图谱与水色图谱的对照》、《中国沿海养殖水体常见藻类的特点、对水体、养殖动物的作用与影响》等类似的实用工具书。{:soso_e164:}

            虾工在此也呼吁一下,希望科研人员、水产学校的老师等搞课题时可考虑将此作为选题,结合实际生产来完善此类可在实际应用上查询的工具书……那就是整个水产界的幸事了,可谓功德无量了。个人感觉我国的这些科研大神沉下去逐步做好这些基础的有参考价值的工作,比整天去研究什么“EMS”,总结什么先进养殖模式来得实在……{:soso_e144:}{:soso_e16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6
    发表于 2015-5-15 16:24: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5-18 08:46 编辑

    《虾工虾聊》5月15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我们在养殖放苗前,大部分的塘都会先培好水再放苗{:soso_e100:}
          那么问题来了:放苗前的培水究竟培什么{:soso_e132:}培水的目的又是什么{:soso_e132:}培育起来的藻类能被虾直接当饵料吃掉么{:soso_e132:}......


          放苗前培水的目的:
          ①  提供天然饵料{:soso_e163:}。②提供充足的氧气{:soso_e163:}。③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到底{:soso_e163:}

          但是要注意的是:虾苗所能直接利用的所谓的"天然饵料"是指“浮游动物”而不是藻类。虾是捕食性的,并非像某些鱼一样进行虑食、或吞食。藻类对虑食性的鱼是适口的,但所投放的虾苗已经很少能直接捕食藻类,正常分布的藻类太小了已经不适合虾苗直接捕食了(因为捕食性和适口性的问题,微藻只有在死亡等原因大量集结时虾苗才有可能部分直接进食到{:soso_e136:})。


          但是培养起来的藻类可以成为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的美食{:soso_e102:},而大部分的浮游动物才是虾苗的美食{:soso_e102:}……{:soso_e16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7
    发表于 2015-5-17 22:19: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5-17 22:21 编辑

    《虾工虾聊》5月16日 “藻类那些事”


            从饵料大小及适口性的角度看,投进塘的虾苗已经比较难捕捉到那么小的轮虫了,(轮虫比枝角类小,也比丰年虫小,难捕捉),更加难直接摄食得到微藻(除非死亡集结的微藻或大型的丝状藻才可能直接摄食,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虾苗的饵料大小及适口性问题,虾工根据自己以前从事过的对虾育苗工作给大家分享下:虾苗变态过程的适口饵料,这样或许大家就更能加深理解了:对虾幼体在蚤一变态为蚤二的过渡时期,蚤状幼体自身所带的卵黄消耗殆尽,需要开始进食(这个过渡期的饵料投喂非常关键:如果投放饵料太早,卵黄没消耗完利用不到所投的饵料,那么所投放的饵料会影响水质,极大地影响幼体的成活率;如果投喂太迟,卵黄消耗完后营养得不到补充幼体就会很快就死亡,......),此时适口的饵料以单胞藻(牟氏角毛藻)为最佳(当然也有苗场直接投喂多胞藻比如骨条藻来“开口”的);蚤三适口的是多胞藻(比如骨条藻);糠虾已经开始适口丰年虫(幼虫)了……

           我们投放在虾塘里面的一般已经是仔虾八天(P8)以上,比丰年虫小的轮虫都已经不是很适合虾苗捕捉了,只能少量利用,投放在池塘的虾苗真正比较适口的是枝角类、桡足类等相对较大的浮游动物。因此主要的食物链为:虾苗吃~枝角类、桡足类吃~轮虫吃~藻类:(附直观的饵料及幼体等图片


    水产前沿网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8
    发表于 2015-5-17 22:20:29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7日 “藻类那些事”


         养殖户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俗称为“水蛛”,“水蛛”在池塘里面分布肉眼可见,在“水蛛”大量繁殖时,一般在下封口用透明的矿泉水瓶打水观察,肉眼可观察到“水蛛”的形态:牙签尖大小,体色透明偏白,在水里做“往前跳动状、突进式游泳”虾工感觉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大家可移步去看下16日的虾聊附图:肉眼可见形态及显微镜放大图

    常常有养殖户朋友会问道:“我池塘里面“水蛛”很多,“水蛛”会不会把藻类都吃光让水清到底要不要杀“水蛛”该怎样处理….
            我们培水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供天然饵料。“水蛛”能为虾苗提供营养丰富,所含的活性物质接近苗场的必须用品丰年虫。是虾苗非常适口、可口的天然饵料。

           因此,刚放苗的池塘“水蛛”较多的话,是不用考虑杀“水蛛”的,担心“水蛛”太多藻类数量会减少的话,只要适当减料,让虾苗吃掉部分“水蛛”即可。(水珠多时也不建议完全停料那么极端,因为适当减料但还保持投料是让虾苗也可以摄食部分饲料、虾的粪便、饲料的浸出物可以培藻、部分水珠吃藻类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掉部分饲料碎屑……这样更利于保持池塘里面:虾苗~“水蛛”~藻类的平衡......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39
    发表于 2015-5-18 08:44:05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8日 “藻类那些事”{:soso_e100:}{:soso_e163:}

         前几期的虾聊讲到的:虾苗~枝角类、桡足类~轮虫~藻类。这几个元素在虾塘前期构成了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因此如何在虾塘里面保持各元素的平衡是前期做水的一个关键。{:soso_e163:}

    虾工还见过不少技术员想当然地认为:有一种“白浊水”是因为“水蛛”造成的,“水蛛”把藻类吃完了,水里面没有藻了,水色白浊是因为“水蛛”太多,“水蛛”在水里面看起来是白色的{:soso_e144:}……尼玛,当时听到这个论调真心给跪了,“水蛛”多到让池塘水看起来呈白色……得多少“水蛛”啊,得!虾别养了,有这么多“水蛛”您卖“水蛛”去得了,保你赚大发了……{:soso_e144:}
         其实“水蛛”虽然会大量摄食藻类,但是不会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水蛛”大量繁殖会把藻类全部吃完,让水完全清下去。这只是某些人想当然想出来的{:soso_e138:}。因为:虾苗~“水蛛”~藻类在池塘里面一段时间内会形成一定的平衡机制,这个平衡机制会进行自我调节:当“水蛛”大量繁殖,大量的“水蛛”吃了部分藻类后,藻类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那么藻类作为“水蛛”的食物,当食物的数量、密度减少后必然会造成 “水蛛”的数量、密度的相应地减少{:soso_e163:};另一方面当“水蛛”大量繁殖时,水体里面“水蛛”的密度越大,那么虾苗捕食到“水蛛”的概率就越大,当虾苗捕食到“水蛛”的概率增加后,“水蛛”的数量自然就会稳定下来{:soso_e163:},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平衡......{:soso_e163:}
           因此,我们合理地控制好人工饵料的投入量,有助于维持池塘里面虾苗~“水蛛”~藻类的良性平衡......{:soso_e163:}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179

    听众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7-6-23 14:55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02
    精华
    123
    经验
    12284 点
    金币
    1593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9
    40
    发表于 2015-5-19 09:21:23 |只看该作者
    《虾工虾聊》5月19日{:soso_e100:}{:soso_e163:}“藻类那些事”


          
    了解虾苗的食性及肥水的目的,我们在生产操作上就可以避免走入一些误区。比如说我们培水后该在什么时候放苗比较合适{:soso_e132:}

    虾工见过最猴急的是早上施肥,下午就放苗的……{:soso_e144:}(当然之所以那么急原因特殊,苗是人家搭称送他的,不放就没了,有点先上车,后补票的感觉…..他这是先放苗,再慢慢补肥……{:soso_e144:})
           在实际养殖中总有不少养殖户走入水色刚起来就急着放苗的误区,关于放苗的最佳时机,相信看过前几期的虾聊的朋友会有一定的启发,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在此虾工分享一下本人最喜欢的放苗时机:在培水后,水色稳定后轮虫高峰期出现时放苗最合适(在池塘下风口用透明的矿泉水瓶打水观察){:soso_e163:}。轮虫高峰期一般在水色稳定后1-3天出现,接着轮虫数量逐步减少,会迎来相对较大的枝角类、桡足类的高峰期。{:soso_e163:}
           个人认为选择在轮虫高峰期时放苗是最合适的,因为虾苗会捕食部分轮虫,而且放了苗后马上就迎来最适口的枝角类、桡足类高峰期,这样虾苗就真正可以饕餮大餐了{:soso_e102:}……
           如果放苗太早,水里面的藻类还不稳定,浮游动物数量少,不利于虾苗的“开口”{:soso_e115:},如果放太迟,浮游动物繁殖过多,没有天敌,就会大量地吃掉藻类,造成水体里面藻类数量急剧下降,藻类数量下降后,浮游动物的数量也会跟着急剧下降{:soso_e136:}……
            所以前期培水要注意的:不但培水要培得好,还要放苗时机恰恰好……{:soso_e163:}{:soso_e100:}


    来论坛了,那就发个帖交流下啊!
    论坛致富指南:
    1、分享一份压箱底的好资料,学小编一样明码标价。每被下载一次,你的钱袋儿就会哗啦啦响一次哦~
    2、发表原创帖,技术类、终端市场信息类、行业趣闻见解等,小编会重奖金币哦。多回帖,少灌水,有价值的回帖,小编也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