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巧

[复制链接]

17

主题

4

听众

11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咱们约会吧
    2015-12-19 15:46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98
    精华
    0
    经验
    119 点
    金币
    688 元
    注册时间
    2015-7-19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16:0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特征
    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
    1.基本信息
        三疣梭子蟹,分布于中国南北各海域。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
    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2.形态特征
        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3.繁殖季节
        交配季节在黄、渤海自45月到初冬,在福建沿海自34月至1112,除两性成熟的个体交配外,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雌体有时也可接受交配。每年45月,雌蟹洄游,聚集于近岸浅海港湾或河口附近繁殖。
    六、梭子蟹育苗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梭子蟹育苗前如何清塘?
        经过一年养殖的虾塘最好进行清淤、晒塘和药物处理,可从根本上解决池塘老化的问题。我们建议按以下方法进行清塘:
    (1)抽干环沟内积水,用挖掘机挖出环沟中的淤泥,对平台进行翻耕。
    (2)晒塘半个月以上。
    (3)水源经过120目筛绢网过滤注入池中,防止野杂鱼虾等进入池中。
    (4)加水到平台上80-100CM,提前10-15天使用敌百虫3-4//米,以杀灭水中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
    (5)挂笼前5-7天用100-150//米的漂白粉消毒。
    (6)挂笼前一天解漂白粉毒性、稳定水体
    2、如何选择优质亲蟹?
      优质的亲蟹,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外表无污物,无外伤,无断肢,活力较好。
    (2)怀卵量大,卵块较大,抱卵亲蟹及受精卵重量加在一起最好在300克以上。
    (3)观察受精卵,受精卵轮廓清晰,卵粒之间粘连紧密,不发散,卵粒颜色一致。
    (4)受精卵的颜色最好为淡黄色或橘黄色。色调鲜明,说明胚胎发育良好,只是未完全发育成熟。如选择的卵颜色为黑色或卵块发散的亲蟹,在育苗过程中,亲蟹容易死亡。
    3、亲蟹下塘后发现成活率低,有哪项原因?
    (1)亲蟹体质差,一般为“过路蟹”。经过长途运输,体能消耗大,抗应激能力差,有时还有机械损伤。
    (2)亲蟹有纤毛虫或细菌感染。
    (3)清塘时漂白粉用量太大,药物残留过多。
    (4)昼夜温差大。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按以下方法处理:
    (1)挑选活力好、外观完整的亲蟹。
    (2)亲蟹下塘前泼洒解毒。
    356月昼夜温差大,建议每天早上将笼提至水体表面,晚上将笼下降30公分,泼洒药物减少应激,增强体质。
    4、梭子蟹育苗期间是否要肥水?
    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我们建议“清水挂笼,肥水育苗”。挂笼时不宜肥水,待出苗后通过内服和稳定水体,为蟹苗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培养了很好的天然饵料。
    5、出苗后是否投喂饵料?投喂何种饵料较好?
        消毒后池塘里缺少天然饵料,蟹苗会自残;同时天然饵料营养单一无法满足蟹苗的生长。所以出苗后需要投喂饵料。
    饵料需要满足的条件:1)、适口性好 2)、诱食性好 3)、营养全面 4)、对水质影响小
    6、梭子蟹蚤状幼体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蚤状幼体阶段的蟹苗,主营浮游生活,摄食能力较弱,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培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Z1、Z2阶段的蟹苗数量多、个体小,应投喂足量适口的饵料,减少自残。
    2)出现大量的桡足类时,应加大饵料投喂量,防止桡足类蚕食蟹苗。
    3)水体的稳定是保证蟹苗成活率的关键,平时应多次泼洒药物稳定水体。
    4)蟹苗聚集在一起时,会引起缺氧。此时应多开增氧机,局部泼洒间接或直接增氧药物
    5)出现背刺断裂、弥散性红斑时。请参考问答89
    6)蟹苗身上出现纤毛虫时,改底控制、增强营养、清洗体表。
    7、育苗期水发白、发浑是什么原因?
    育苗期水体发白一般有两种情况:
    1)溶氧低引起的水体发白,应多开增氧机,晚上使用增氧药物进行预防。
    2)出现桡足类多,应多开增氧机,同时加大投喂量,减少桡足类对蟹苗的残食。
    8、梭子蟹蚤状幼体背刺断裂如何处理?
        背刺断裂是梭子蟹苗蚤状幼体期的常见病症,蟹苗表现为活力差(爬边、聚堆),趋光性弱,在显微镜下观察蟹苗背刺从尖端断裂,并继续溃烂,直至剩下根部,严重时引起死亡。
    原因主要有:
    (1)营养缺乏,肌肉萎缩。
    (2)水质恶化。
    预防及处理方法:
    (1)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出现症状时外泼稳水药物
    9、梭子蟹苗蚤状幼体出现弥散性红斑怎么办?
        大量的弥散性红斑,是梭子蟹育苗中典型的弧菌感染或应激引起。蟹苗表现为活力差(爬边、聚堆),趋光性弱,停止摄食,变态过程中易大量死亡。此时以稳定水体,控制弧菌数量,抗应激为主。
        及时外泼消毒药物,同时拌内服加强营养。
    10、大量蟹苗爬边或聚堆是什么原因?
    根据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营养积累不够,蚤状幼体转期困难。
    (2)气泡病,该情况出现于晴天,高温,阳光强烈的天气。
    (3)纤毛虫感染。蟹苗感染大量纤毛虫后,导致不能正常蜕皮,出现死亡。
    (4)水变或天气变化造成蟹苗应激。
    (5)细菌感染导致转期困难。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建议:
    (1)少量多次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
    (2)多开增氧机,外泼增氧药物
    (3)定期外泼药物解毒、稳定水体。
    (4)外泼消毒药品预防细菌感染。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0

    主题

    4

    听众

    117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6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币
    270 元
    注册时间
    2015-7-30
    沙发
    发表于 2015-8-11 17:15:48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呵呵,支持一下哈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5
    精华
    0
    经验
    25 点
    金币
    64 元
    注册时间
    2017-10-14
    板凳
    发表于 2017-10-14 16:15:50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百科啊。。。。。。。。。。
    梭子蟹 http://www.suozixie.net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