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水面池塘大银鱼养殖技术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09:18: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银鱼是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近年来水产养殖的热点。下面将大水面池塘养殖大银鱼技术简介如下。
      
      生活习性栖息习性。银鱼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受惊扰时,钻入底泥中。子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灯光能诱集成群,可用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趋光性。
      
      繁殖习性。在池塘中,大银鱼能发育至性腺成熟并自行产卵。池塘中大银鱼性腺发育及产卵特征与天然水域的银鱼基本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在带有水草的硬质底池塘,产卵较集中,受精率可达80%~90%。
      
      摄食习性。幼鱼出膜后10日龄开食,饵料是轮虫,以后逐步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大银鱼为肉食性,以小的鱼虾为食。
      
      池塘条件
      
      选择老口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单养池面积3亩~4.5亩,套养池面积4.5亩~9亩,池深2米以上,池周有适量水草,底泥厚0.2米。不要与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混养。
      
      种苗放养与培育准备
      
      种苗放养池。在饲养家鱼的肥水池拉网几次适当翻动表层底泥后,将该池水灌入经清淤除害后的放养池中。因大银鱼开食时气温低,池塘水质难于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可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此项工作应在放养前两周完成,放养前池水深0.6米。种苗来源。首次饲养所需的种苗,可在天然水域中采集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人工受精而获得受精卵(鱼种场有受精卵出售)。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当水温保持在4℃~6℃时,30天~40天出膜,孵化率较高,放养效果较好。控制孵化时间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卵苗2月底以后出膜,较容易获得开食饵料,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放养方法。在鱼卵胚胎期放养效果比放鱼苗好。出膜前1周将卵放入池中孵化,每亩放2万粒受精卵,9月~10月可捕获大银鱼30千克。如放养量太大,子幼鱼饵料不足。池水深1米~1.5米为宜。
      
      培育技术。子鱼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食。孵出10天后开食,开食后3天,若无饵料便死亡。因此放养池要提前施足肥,保证开食时有足够的饵料。施用充分发酵的粪肥,适当施用石灰水,经10天~15天,水色转浓,轮虫就能达到相当密度。
      
      幼鱼主食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此期可勤施肥,施肥量根据水色和水温控制,尽量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以上,水深保持在2米。
      
      成鱼养殖
      
      供给充足饵料。成鱼期(全长40毫米以上)摄食量大,生长显著加快,必须勤施肥以维持浮游生物的密度,施腐熟发酵肥,也可少量泼洒豆浆(每天每亩用250克~500克黄豆),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注意食性转化。大银鱼食性有一个转化期,从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逐步向肉食性转化发现体长接近80毫米的银鱼肠管内有鱼、虾时,说明食性正在转化,应及时引入小型鱼虾,并保持一定的密度,能大大促进大银鱼生长速度。长江流域5月间引入适量抱卵青虾,孵出的籽虾正好赶上大银鱼转食期。
      
      严防浮头。大银鱼对溶氧量要求比普通鱼类高,混养时总是首先浮头,水温20℃时,就出现浮头,如不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即可发生大批死亡。预防浮头方法是减少施肥量,不使饵料生物过量繁殖。如水过肥,尽快更换新鲜水,必要时使用增氧机或增氧剂增氧。
      
      防止高温危害
      
      高温季节应使池水深2.5米以上,必要时采用遮荫措施,以防止高温危害。




                                                                                                                                转自中国渔业报

    相关帖子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