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79868
- 积分
- 71
- 主题
- 17
- 帖子
- 54
- 精华
- 0
- 经验
- 71 点
- 金币
- 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7-3-6
 
TA的每日心情 | 一起玩 2017-4-6 11:32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54
- 精华
- 0
- 经验
- 71 点
- 金币
- 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7-3-6
|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认识到了使用底改的必要性,但是用什么样底改,怎么使用即科学又经济?何时使用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呢?这些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我们要了解底改,根据功能可分为解毒型底改、增氧型底改、氧化型底改、还原型底改、生物型底改等。其实使用最多且效果显著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分解型底改,另一种是增氧型底改。下面我们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整理出如下办法,希望对那些想养好蟹,养大蟹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过去养殖户都在六月底、7、8月份才使用底改,实际5月初就可以底改一次。为什么这么早要用底改呢?经过3、4两个月的饲养,河蟹已经脱壳两次,进入5月份还有一壳,有些塘口5月底已经第三壳结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各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加大,此时的饲料投喂也逐渐变大。粪便、残饵增多。有些塘口坂田上水不多,活动的河蟹不多,河蟹还是较多活动在环沟以及深水区,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环境恶化加剧。根据多年观察发现,这个阶段有些塘口以及出现缺氧、半缺氧状态(常见状况时河蟹躲在草头、在岸边、上岸、伊乐藻中有很多草窝等),说明此时的环境以及开始变化,给养殖户提醒要改善环境了,否则河蟹摄食量会下降,饲料转化率会下降。有些塘口在年终结算时发现饲料比别人喂得多,可是河蟹产量、规格都没有别人大,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就是因为池塘长期处在半缺氧状态,导致部分河蟹只吃不怎么长,脱壳翻头也比较小,最终导致河蟹产量和规格都上不去,所以5月底至少要全塘底改一次,深沟、环沟以及深水区要底改2次,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环境,给河蟹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们顺利脱壳生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