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5月31日,“2018全球水产养殖论坛”于福建福州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携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发与推广中心、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生态养殖、技术创新、跨界合作等热点问题,邀请国内外业界权威,分享最新动态,深化交流合作、共谋产业发展。 同时,论坛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以及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大会邀请了国内外水产行业的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前来参与,与会人数近500人。 会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胡红浪做了《模式创新引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报告。胡红浪认为,接下来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是在新的背景之下。自2017年以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自2016年7月来,中央多次开展环境保护督查工作,《水污染防治法》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提出要求等多项内容都可以看出我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对水产养殖模式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 事实上,无论从外部生态环保的要求,还是水产养殖业内部提质增效的要求,推进水产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都已迫在眉睫。 接下来,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更需要具备以下5个特征:特征一,循环性,使物质流和能量流实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废弃物达标排放。特征二,集成性,以高度集成的技术和资源,建立绿色生产体系。特征三,高效性,从资源利用高效、单位产出高效和劳动生产高效三点使水产养殖业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特征四,多功能性,实现养殖业的多向发展,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形态。特征五,可持续性,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应当具备经济维度、生态维度和社会维度上的可持续性。 同时,胡红浪表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俗称跑道鱼模式) 集装箱养鱼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鱼菜共生模式、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和多级人工湿地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这8种模式和1种技术都能够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所需要具备的5个特征。 胡红浪指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是推进现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关键期和战略机遇期。根据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及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总体哟求,水产养殖业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从传统粗发型向生态集约型、从资源消耗型向效益拉动型迅速转变。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