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由于2017年国内生鱼行情大幅回暖,因此直接增强了养殖户对2018年生鱼市场的预期,养殖量相比扩大了30%。据估计,今年全国生鱼黑芝麻的数量达到100亿尾,而其中珠三角的黑芝麻数量在70亿尾左右,总体平均成活率30%~40%。饲料容量方面,今年同样有所扩大,有人估计,今年全国的生鱼饲料容量60万吨左右,珠三角地区大约45万吨。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生鱼的养殖行情却开始走低。 12月中下旬,珠三角地区生鱼价格较11月有所下降,降幅在1元/斤左右。新鱼方面,规格在2斤以下的生鱼4.6元/斤,规格在2斤以上的价格为8.2元/斤;统级5成2斤以上的生鱼价格为5.6元/斤,统级5.5成2斤上价格为5.7元/斤,统级6成2斤上价格5.8元/斤。旧鱼方面,全塘2斤以上规格生鱼占8成以上的,价格为7.2~7.3元/斤。 今年塘租、饲料、苗价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生鱼的成本价达到了5.5元/斤,目前的价格仅在成本线上下徘徊,养殖户抓鱼上市的情绪普遍不高。 目前市场上的生鱼主要为2018年的新鱼,除了年初最早投苗的那一批规格长大4斤的头鱼外,其余的新鱼规格大多在2 ~3.5斤。此外,由2017年剩下的旧鱼如今在市场上基本没有存量,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因为旧鱼在今年的价格比较理想,因此大部分旧鱼都已经基本上市完毕。 今年生鱼尤其是中规格鱼(1~1.5斤)的价格波动比较大,这很大程度原因在于鱼中在此当中压低价格,长此以往,养殖户和鱼中之间出现了矛盾,在利益上引起了纷争。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珠三角地区有将近100个生鱼养殖大户联合起来组建联盟抗衡鱼中,以保障生鱼的塘头价,但最终也无济于事,只能按照原先鱼中的价格来定。 “有段时间双方矛盾闹得沸沸扬扬,但经过协商后局面也没有得到好转,鱼中还是继续压价,塘头收购价和消费端的价格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对此,有人认为,鱼价低迷,这并不能将矛头完全指向鱼中。究其更深层的原因,随着今年生鱼养殖量增多,已经超过市场的需求量,鱼量饱和,处于买方市场,因此鱼中定价的空间较大,尽可能将鱼价定低,从而使得养殖户的利益受到损害。即使养殖户联合起来反映问题,情况也难以有所改观。 除了养殖量大,这也与广东地区生鱼养殖户的习惯有一定的关系。珠三角养殖户倾向于把生鱼养至4斤左右再上市,而华东地区养至2斤以上即可上市,因此外省生鱼上市更早且量大,对广东生鱼价格造成一定的冲击。 此外,目前华东地区生鱼出鱼量较大,由于生鱼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华东地区,因此鱼中更倾向于收购华东地区的鱼,减少运输成本。 2017年的好行情在2018年未能延续,这已让不少养殖户尝到苦头, 今年,因为养殖生鱼而亏本的人并不少,价格不稳定、波动大成为最大因素,因此明年也将会有一批养殖户逃离生鱼行业而转向其他品种。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