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11月10日,宁德市渔业协会与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召开大黄鱼质量安全工作会议,50多位代表共同签署行业自律协议 文/ 水产前沿 李帅 图/ 宁德市渔业协会 持续两个月的低迷期,宁德大黄鱼价格终于止跌,逐渐回暖,11月12报价显示,中规格鱼上涨0.1元每斤,地标大规格产品上涨1元/斤! 据了解,宁德大黄鱼今年大部分时间价格一直处于低谷,将近大半年在成本线附近徘徊,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养殖环境日益恶劣,各种病害层出不穷,7月暴发的白点病让养殖户人心惶惶,8、9月高温季的白鳃病和肝胆综合症也让养户损失惨重,近8成人不赚钱甚至亏本。 面对棘手的病害,每天成堆的死鱼,看着亮闪闪的“金条”从手上溜走,不少养殖户选择使用药物治疗,但是由于缺少渔病相关方面的知识,很多人盲目追求“神药”,要求“药到病除”的效果,更有胆大者违规用药,在法律的边缘试探。 现在,这一行为或将得到彻底改善! 养殖户注意了,大黄鱼检测合格才有人收! 11月10日,宁德市渔业协会与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召开大黄鱼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冰鲜大黄鱼企业代表及收购负责人、海面中介、加工出口企业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 在会上,冰鲜大黄鱼企业代表及收购负责人、海面中介、加工出口企业代表50多人共同签署了行业自律协议,笔者从该协议中看到,“每批次大黄鱼需经市渔业协会进行药残检测合格后,协议成员方可进行收购”,这意味着未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大黄鱼将不能流入市场,同时“收购企业应督促中介提供养殖户信息以便追溯”,一旦出现问题,中介倘若没有提供信息,便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而协议成员一旦被发现收购未检测和不合格大黄鱼或者样品造假,最高面临没收质量安全保证金的处罚。同时鼓励协议内成员互相监督,共同规范行业,提高企业自律性,违规行为由协会通报,政府部门进行查处。 在该协议中,还对中介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配合收购前的协会的药残检测工作,不合格的鱼不再推荐给其他收购户。告知养殖户限量超标鱼做好休药期工作,休药期达标后,在销售前联系并协助养殖户再次进行检测工作,并将合格鱼推荐给收鱼户。 对收购企业(含地标企业与出口企业),协议中也明确划分责任和义务,企业在买鱼前应了解收购鱼的检测情况,不向未检测养殖户购买,以免出现药残问题。要求卖方提供质量安全承诺,确保购买的鱼检测合格。如果需要协会提供检测报告的,除提供进货单外,协会还需确认供货方向,确保可追溯。一批次从多处买鱼,应该做上可区分的标识。 附行业自律协议全文: 官方背书!政府和协会共同认证,地标产品购销优质优价! 对于参与的企业来说,有这么一份宁德市渔业协会和区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官方背书的协议,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种种好处, 某参会企业向水产前沿透露,参与行业自律协议的单位收购合格冰鲜大黄鱼,宁德市渔业协会将无偿提供“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需与协会签署许可使用协议),在产品外包装胶带上区别于未预检大黄鱼(图案需报协会确认),企业能确保地标产品收购和销售过程优质优价。 另外一家企业还说道,“对已预检合格的大黄鱼,送检企业有优先收购权,其他企业需要按照顺序收购,一旦出现争议,可提请协会协调解决。减少为了收鱼引生的争执事件。” 韩承义还介绍到,除了对于参与企业、收购商的帮助,协会还鼓励养殖户与中介自行送检,对养殖户自行送检的检测费用给予减免,并要求收购企业优先收购。 协会与政府重拳出击!将加强渔药监管! 据宁德市渔业协会韩承义秘书长介绍,“今年1-9月份协会共检测近2400批次大黄鱼,常见的禁用药品超标情况极少发生,但是在合规药品方面,养殖户不科学用药、不遵守休药期的现象时有发生。” 出现此类产品,无疑是对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形象的损害,谈及接下来对行业的规范和整治引导,韩承义说,“政府与协会将加强对养殖户与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发放禁用与限用渔药名录。加强对渔药店与渔药来源监管,择机开展渔药经营户行业自律活动,向养殖户推荐合格渔药与诚信渔药店。” 据了解,除了从源头上进行监管,协会同时与水产技术研究推广部门加强鱼病防治工作,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用药。协会已经在微信平台宣传过甲硝唑、沙星类药物对白鳃病并无疗效。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