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文/ 水产前沿 李帅 如果用成语来形容这两年投资搞水产养殖的朋友来说,恐怕是“生不逢时”,除少数品种如加州鲈一片红火外,整体行情都呈现低迷现象。哪怕是现象级的两个大品种小龙虾和大闸蟹,在经历跑马圈地式的疯狂扩张之后,行情一度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19年的小龙虾塘头价一度低到9元/斤,击溃了大批觉得有利可图入行养殖的投机者,而大闸蟹在消费最火热的国庆节期间,竟然一度出现了需要降价才能销售出去的窘境。 抛开经济是否下行的背景不谈,我国的养殖总量是否早已饱和,水产品已经供过于求?或许最大产量的草鱼遭遇的困境印证了这一点,从几年前超过7块/斤的天价一路跌到如今的4-5元/斤,6元这个关口都成了奢望。 但是从相关数据来看,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实际上仍然在增加,草鱼损失的市场容量早已被种类繁多的新兴特种品类取代,去稍微大型的海产市场走一趟,哪怕是在水产圈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业者,也发现了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水产品。 而产量最大的三大海水鱼类之首的大黄鱼,近两年也身陷囫囵,经历2016年的高光之后,逐步走向低谷,目前宁德地区海面价格长期徘徊在13元/斤左右。 本周宁德大黄鱼价格整体下跌,据宁德大黄鱼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规格鱼下调至13元/斤。而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实际收购价格会比这个还要低一些,年底是出鱼的最后阶段了,集中上市短期内必供大于求,被市场压价是理所当然的事。 有养殖户在交流时都互相抱怨,现在水产养殖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投入不少,一不小心还有可能血本无归,好不容易熬到最后,市场价格又下跌的厉害。很多养殖户都萌生了退意,其中不乏从事黄鱼养殖十几年的老前辈,说起转行,大家都在彼此感慨“连老大哥都做不下去了,我们该怎么办?” 一时之间,养殖户人人自危,也有在2016年转行搞大黄鱼养殖的朋友暗自算了一笔账,据他描述,看见当年行情火爆,觉得搞养殖有利可图,前前后后投资近百万,两年过去了,现在把网箱存鱼清一清,算下账还倒亏了十几万。 “不过,能收回近七八成的本金还算是好的了,关键是在海上搭上了两年的时间,哪怕是在家里务工也好过现在这样胡子拉碴。”这位养殖朋友最后感慨。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还有一大批养殖户因为技术原因及自然灾害,亏损得更多,何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或许只有坚持下去的人才知道,行情总有起伏,而养殖的魅力就在于三年亏损,一朝盈利即可盆满钵满,但这过程中,切记保持平常心,进了口袋的钱才是自己的,在网箱里面的鱼只是会游动的黄金,稍不留意就会溜走。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