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
1986年从上海水产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企业做过渔业企业经营管理、在机关做过渔业经济政策研究、编过渔业专业杂志、搞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2011年,没想到到了不惑之年的时候,我有幸和中华鳖再续前缘,成为全国最大的龟鳖民间行业社团组织—中国龟友会网站的特约评论员和撰稿人,同时任广东龟鳖养殖行业通讯的特约编辑、记者,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实地参观考察,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华鳖及其中华鳖产业。 首先,此时中华鳖养殖业重心已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次是温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已退居第三位,无公害健康养殖、仿生态乃至全生态养殖模式成为中华鳖人工养殖的主要模式,再次,是生产日益集中,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涌现出一批成功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他们综合实力强劲,引领中华鳖养殖业逐步走向繁荣。 一、绿卡 只要您对广东龟鳖业略知一二就一定知道“绿卡”,“绿卡”是一家专业从事龟鳖养殖业的著名的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是广东乃至全国中华鳖养殖业的龙头企业,是行业翘楚,其公司原老板曾旭权先生是中华鳖养殖业的领军人物。现在的“绿卡”既是公司名也是公司产品商标名更是品牌文化名。笔者曾长期跟踪观察报道过该企业,采访过该公司创始人曾旭权先生,知道该公司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其中甘苦让人品味不已。。 该公司总部坐落于东莞市虎门镇,现有员工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多名,固定资产过3亿元,拥有虎门马金山龟鳖养殖场、厚街新塘联发渔场、麻涌中华鳖良种繁殖基地、博罗县鹰氏实业有限公司、博罗横河河口养殖场、博罗横河新村养殖场、绿卡龟鳖饲料厂、绿卡产品开发研究所,其中无公害龟鳖养殖基地近5000多亩,龟鳖品种60余种,能进行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商品养殖、饲料生产、科技服务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年产中华鳖种苗800万只,乌龟苗300万只,无公害龟鳖商品500吨,龟鳖饲料3000吨,年产值过亿元。公司先后被国家科委、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及省市政府部门分别确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高效农业示范区”、“三高农业示范区”、“中国最大的中华鳖开发基地”、“国家级中华鳖良种场”、“国家级乌龟良种场”、“广东省中华鳖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从2003年起,“绿卡”中华鳖种苗、中华鳖、乌龟苗、乌龟连续六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当然,研究“绿卡”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可以纵向分析也可以横向观察,笔者就其中一年即2011年为切片,通过其主要工作及生产经营活动找到该公司成功的秘诀。 1、经营得法 2010年以来,龟鳖业迎来一个久违的牛市,市场需求由冷转暖,价格稳中趋升。到2011年初,公司上下思想高度一致,就是产量就是产值和利润,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力争增产增收增效。一方面,制定和实施了种苗繁育和成品养殖并举以及龟鳖饲料生产配套跟进的经营发展战略,通过全面挖潜,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同时控制不必要的开支,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在保持产品优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随行就市,顺势而为,有计划分期分批把产品投放市场,准确定价,抓住大客户,力争处于主动地位,最终全年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2、管理有方 2011年,为把握该市场机遇,公司下属养殖场、饲料厂、研究所通过召开大会、骨干会和日常思想工作进行了动员,通过信息交流、情况分析、明确任务,加强场(厂)、组两级管理,其中之一就是实行了“走动式”管理,将管理重心下放和前移到生产第一线,做到多巡查、多了解、多沟通、多发现,争取管理到点,措施到位,成效显著。举例说明。 (1)虎门马金山龟鳖养殖场。该场主要养殖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黄缘盒龟等高档名贵龟类。2011年,该场管理和科技人员紧密配合协作,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创新孵化技术,高档名贵龟类苗种繁育量比2010年显著提高。同时,成功搬迁新场,100万只龟类苗种得到及时安全转移,且生长正常。 (2)麻涌中华鳖良种繁殖基地。2011年,该基地肩负着生产和搬迁重任,他们在保持生产正常化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当地政府土地征收,在该过程中,坚持利益最大化,合理安排转塘和转移设施,保证了亲鱼安全转移和孵化工作顺利进行。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基地还在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面给全公司作出了表率。首先,该基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保持品种多样化,实行高效轮养。其次是提前储备相应的药物,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年,该基地过半鱼塘发生过出血性肠炎和腮腺炎,该病突发性强,死亡率高,且易反复,就是因为该基地病害防治力度大,安全保住了近10万只亲鳖,2012年成功培育出鳖苗近200万只。 (3)厚街新塘联发渔场。.该养殖场是公司的轮养场,面积虽小但是员工们发扬积极主动性,取得显著的业绩。2011年6月,该场将21口鳖育苗塘清塘合并,7—8月投放了26万只鳖苗,同时投放商品中华草龟6.3万只,其中温室龟4.5万只,按照比例搭配套养了一批四大家鱼。经过尽心尽力养殖,到年底,分期分批将商品鳖、草龟和四大家鱼投放市场,创造产值90多万元。此外,提前投放鳖苗,保证其安全越冬。 (4)谢岗经济技术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