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会解读——他们眼中的世华会(七)
——刘汉元,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中国水产养殖业通过1-2代水产人的努力,通过20多年的推广和普及,成为了全球淡水养殖总量最大的国家,走到了全球的前列,这一点很了不起,我也为成为一个水产人而感自豪。纵观我国水产行业,其发展的潜力应该说还很有发展和成长的空间,比如:我们的集约化程度还不高,还有很多的地方还是粗养,我们的品种还有改良的空间,对环保、对健康和可持续还有待改善和加强,包括养殖模式、池塘初级生产力等等的技术进步和应用都会给水产饲料带来新的成长空间,当然水产营养领域的进步也会带来新的成长。
回到我们中国饲料工业,30多年来,很多初中期的技术诀窍已经成为今天的普及,现成的技术前沿,也多数都应用到了实践。同时,饲料行业发展到今天,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分工,企业之间的专注点也各有所侧重,竞争差异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工还将长期客观存在。我们希望饲料行业能够继续保持合理分工、理性竞争的态势,如此才能真正造福于客户,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也谈到现在饲料产品的同质化情况,表面上看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着问题,一方面这也是个好事,说明行业内的交流多、学习和进步的速度快,整体水平进步,于是觉得出现产品同质化现象;但另一方面,其实目前的饲料行业还算不上完全的同质化,因为技术的进步以及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体现在各个方面,渗透进去后,你会发现大家的技术路线、技术程度、技术表达都有差异,技术创新也会各自不同。所以从这个层面看,就还没有同质化。
通威近几年就一直在强化科技创新。通威水产研究机构正式成立已经二十一年了,要说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可以说通威从诞生起就一直得益于和伴随着水产科技才发展成长起来的。2012年4月5号我们拉开了《科技的力量》为主题的大型科技推广活动,今年继续开展,明年、后年还会继续下去。今年通威研究院也正式揭牌,并设立了通威科技奖励基金。其想法就是对内继续完善技术机制,强化技术研发及应用,提升通威综合竞争力,对外让我们的养殖户更多的使用上科技的产品和技术,获得科技的服务,最终让我们一起体会到科技的力量,提升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水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要想在现有格局中突围或者领先,在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两个方面很重要,在关键技术上有创新、有突破,你很可能取得优势,在技术的系列应用上集成做得好,也可能取得优势。通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在这两个方面以及相关联的技术领域持续关注、持续投入、持续努力。
众所周知,中国在世界水产养殖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世华会可以说是华人水产业技术的最高规格盛会和交流平台,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将继续承担着推动世界水产行业发展的重大作用。2011年我们有幸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共同承办了第八届世华会,在成都为行业略尽了绵薄之力。本届大会我们也继续作为大会合作伙伴参与了一些会议组织工作,并派出了30余人的技术团队来学习和交流。对期间的技术问题、对专家们的技术研发方向、技术成果我们都非常感兴趣也都会关注并寻求合作机会。老实说,技术上每一个难点的解决其实都很不容易,总的来说我都会关注! 【关键词】:世华会 水产养殖 淡水养殖 饲料工业 刘汉元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