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陈立侨:关注新饲料原料的评价和应用等

2013-10-22 10:17| 发布者: Say-say| 查看: 39549|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杂志

摘要: 陈立侨:河蟹(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产量从1991年的年产8000余吨增加到2012年的近70万吨。但河蟹的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亟待优化和提高。
  世华会解读——他们眼中的世华会(十)

 

 


  ——陈立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蟹(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产量从1991年的年产8000余吨增加到2012年的近70万吨。但河蟹的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亟待优化和提高。
  
  据不完全的调查统计,我国河蟹的配合饲料使用率不到30%,这除了与河蟹本身的生物学习性,对其营养需求的研究不尽完善有关外,还与生产者、消费者的观念和配合饲料推广力度不够有关。
  
  目前因受市场供求和价格不确定的影响,配合饲料的生产并没有根据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来设计和研制,从而影响了河蟹生长性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了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根据河蟹养殖产业的特点,河蟹的“质量”和“安全”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
  
  从营养学研究和配合饲料开发的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和关注:
  
  1、查明和完善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参数,尤其是 “幼苗期”(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和“育肥期”(性腺发育中后期)的营养需求和相关饲料的研制开发;
  
  2、在优质动物蛋白源和脂肪源(如鱼粉和鱼油)的合理应用和替代研究中,要从河蟹本身的营养需要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本上查明不同生长阶段河蟹对常量、微量营养素的需要量,从而达到合理和科学替代,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根据河蟹穴居爬行、特殊的摄食习性和人工半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应加强胁迫生理和免疫生理方面的研究,从营养学的角度,查明营养素对河蟹生理、免疫机能的影响,提高机体抗应激和病原生物的感染能力,以确保河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注重河蟹对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和饲料对河蟹品质、质量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
  
  总之,要从“饵”、“种”、“水”等要素角度出发,使我国的养蟹业从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提升河蟹的品质方向发展。?
  
  对于本届世华会,我至少会关注以下研究专题:
  
  1、新饲料原料的评价和应用开发研究,以及它们在生产中应用的潜在前景;
  
  2、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我国主要经济水产动物营养代谢生理的比较研究,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国外最新动态之间的不足和差距;
  
  3、探讨和开发实用营养学方法,缓解集约化生产方式条件下水产动物的应激胁迫,提高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原因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优质水产饲料原料的不足和短缺,是世界范围水产养殖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要解决这一制约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查明水产动物营养需要,开发拓展饲料源,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同时,采用营养学的手段,来提高动物对环境和病原的抵御能力,以保证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世华会 河蟹 名优水产品 水产养殖业 陈立侨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