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环卫署日前公布的10月份食品抽查结果显示,在3个广东产鲮鱼罐头样本中检测出微量的孔雀石绿,检出含量为十亿分之二点二到四点五不等。据业内人士证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北部鲮鱼苗在南运过程中,为防治水霉病使用了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作为生物染料防治水生动物水霉病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我省地处我国中北部,在冬春季鱼类放养和运输过程中水霉病是不可避免的疾病之一,目前是否还有人私下使用孔雀石绿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我省有关
水产专家。
据专家介绍,从今年12月1日起到明年2月28日,郑州市将率先在全省试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每批水产品都必须检测,3次检测不合格就取消市场准入资格并追查源头,直致封杀该
养殖基地的全部产品,孔雀石绿是必检项目之一。
1000吨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检测含量不能超过1克,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的含量,这是郑州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最低标准,而国际食品标准则是不能检出水产品中含有孔雀石绿。这就要求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哪怕是在苗种培育阶段也绝对不能使用孔雀石绿。
作为养殖单位特别是养殖户,要自觉培养科学用药的习惯,从用药环节把好水产品的质量关头。同时作为兽药监管部门和渔政部门也要加强兽药批发源头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让孔雀石绿“死无葬身之地”。
是否有其他实用的替代品可以用来防治水霉病?我国著名
鱼病专家、国家微生物重点实验室陈昌福教授的科学实验表明,用二氧化氯水溶液完全可以替代孔雀石绿防治水霉病,并且成本也低于孔雀石绿。新乡县朗公庙镇张湾村的养鱼户郑俊贤近几年一直使用二氧化氯防治水霉病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足以说明大家没必要非孔雀石绿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