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9
- 积分
- 2563
- 主题
- 368
- 帖子
- 939
- 精华
- 0
- 经验
- 2563 点
- 金币
- 38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939
- 精华
- 0
- 经验
- 2563 点
- 金币
- 38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屈家树:我们今年前五个月也就是1到5月吧,广东全省的水产品的进出口的总额是27.22万吨,出口量呢是减少了,大概减少了5.26%,
在屈树军看来,水产品出口额下滑首先是受到欧债危机影响。海关数据显示,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的欧盟市场,自去年下半年起出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今年1季度降幅继续扩大,出口数量减少11.15%,出口额减少3.22%。预示着欧债危机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可能已经开始显现。
而因为受到天气和病害影响而导致原材料的减产,这也成为制约水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屈家树 :对虾就下降了6.9%,那么罗非鱼就下降了2.4%,烤鳗是下降了21.4%,
不仅如此,和其它所有中国制造的行业一样,由于成本不断上涨,中国水产品出口遭受到来自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挑战。
屈家树:特别是越南跟泰国的水产品的出口是异军突起,把这个国际市场的这个水产品的进出口的份额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使我们面临更加激烈的这个竞争。
一方面是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一方面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出口遭遇困境也就成为必然,一季度同比下滑8.93%的数据更是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尽管二季度形势有所转暖,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面对危局,水产品企业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突围呢?
记者:今天的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广东省某海产公司总经理庞先生:价格还不是很好。
庞先生每天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和分布在全面各地的销售人员联系,了解当地的销售情况。
庞先生 :没有办法,只有我们转型了,转到做内销了。
阮伟强也开始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开拓内销市场,在市中心建起了这个海产品超市。
阮伟强 :因为国内的市场也是很大,我们把这个超市看作一个生产,做国内的。
记者:现在咱们内销这一个比例占到销售多少?
阮总:现在还比较少30%左右吧。
阮伟强乐观地认为,和欧美市场的不景气相反,国内市场正处于上升阶段。
阮伟强:现在出口因为很多因素也决定把那个成本加大了,反而内销市场比较大,量也比较多,也比较容易做一点。
但是转战国内市场更早的庞先生对内销的感受却没有那么乐观。
庞先生每天在电话里最关心的就是销售回款的问题。做了二十年水产品外贸的他发现,与国际贸易相对便捷的交易方式相比,进入国内的大型零售企业,货款结算有一定期限的账期,这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庞先生告诉我们,出口产品的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还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庞先生 :比如价格,他们一开始打开市场要便宜一点。
更重要的是,在出口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内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就在他所在的一个城市,出口转内销的水产品企业就有一百多家。
庞先生 :市场竞价很厉害。很困难那种的,我们也想办法把这个产品做好,也要跑出一条路就出来。
(捕虾现场)
天一大早,工人们就在关科的虾塘里忙开了。隔三差五地关科都要把虾往加工厂里送。虽然今年气候不好,但他家的收成还是不错。
虾塘承包人关科:今年三千多斤一亩,我看不止,四千斤。我们的,我们增长了40%左右。去年我们毛产一千多斤,现在达到三千斤,四千斤。
关科把这塘虾的好收成归功于他的虾苗好,这些虾苗都是他以一只1分8的价格买到了南美白对虾种苗孵化的第一代虾苗,比普通虾苗贵了两到三倍,但是成活率也高得多。
关科:今年的虾苗不错。上一季我们养得那么好,我们下一季还怕什么
现在关科的这批虾被送往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在进入生产线之前,首先进入公司的这个检测中心进行化验。
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桂奇:这是我们万事达的一个国家级的检测中心, 这是从美国进口的安捷达检测仪器,它可以把在我们这个水产品里面的农药残留都能很准确的检测出来。
中国是世界上水产品出口大国,但是出口商品却频繁遭遇发达国家的设置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技术法规、标准到合格评定程序,水产品已经成为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产业之一。为了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梁桂奇投资1500万,建起了这个检测中心,其中的一些指标甚至比国外专业机构还严格。
梁桂奇:在国外的话,只要你的产品能符合国家的要求对吧,应该我们的实验室检验出来的东西,应该等于是合格的话就等于进入他们国家,就基本上是100%的安全。
关科的虾很顺利通过了各项检测。但并不是所有的虾源都能满足如此严苛的质量标准。实际上,和其它水产品企业一样,万事达也一直受到虾源不稳定的困扰,还因此错一单大生意,让梁桂奇至今耿耿于怀。
梁桂奇:最大的一个客户给我们订了150个,大概三千吨,大概三千万美金的定单,而我们只敢接150万美金左右。
有数据表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对虾生产国,年产量134.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但多年来,我国苗场生产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其亲本都直接或间接源自国外亲虾,而且真正的第一代种虾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为本土化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种虾,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生长速度慢,发病率偏高的情况,严重影响对虾的产量和质量。
万事达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若峰:所以虾农在养的过程中不得不用抗生素,但是对我们加工厂来说,加工出口到国外遇到了技术壁垒,国外就检查我们的药材康生超标会打回头。
梁桂奇的企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随着产量的逐步增加,对原材料的需求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在逐步增加。因此他不惜重金,从美国直接购进了亲虾和海水进行繁育实验,从而出现了节目开头的一幕。
李若峰:因为我们要引进这个夏威夷OI研究所的青虾,引进这个项目必须要做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我觉得这种投入也是值得的。
今年3月28日,万事达公司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在阳江成功签署了对虾育种技术转让项目协议。这家研究机构在全球养虾产业方面的研究水平是世界公认的领先和主导者,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虾基因库,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繁育养殖技术。根据协议,6年的时间里,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将向万事达提供30个家系的原种亲虾及其基因图谱,万事达由此就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遗传育种中心,进而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宜在中国或广东省生长的优质虾苗。在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我们看到了正在培育中的本土化亲虾。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副主任杜国平:按照现在我们中国每年的虾苗的产量大概在2100,其中进口虾培育出来的子一代的苗大概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六百万,610左右,这个数量的话需要的青虾大概在13万,这13万对本身的价值就超过一个亿,这是直接的价值。但是青虾如果是适合我们本地环境,适合我们的养殖模式,那降低了养殖的成本,降低了养殖的风险,提高大的成活率,提高它的生长速度,这样带来间接的效益是非常客观的。
为了解决原材料供应而奔忙的不止有企业,我们见到阳江市副市长李孟志的时候,他正在和市海洋与渔业局业局局长一起讨论东平渔港和阳江市深水网箱产业园区的规划。
广东省阳江市副市长李孟志:对岸渔港总体的规划,目前主要是发展远洋捕捞,深海养殖,我们把这个规划做了以后,我们也在做深水网箱的规划,叫南鹏深水网箱规划。
根据该项目总体规划,南鹏列岛附近海域将建设750组共3000口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形成近45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
李孟志:我们就是要发展这个远洋捕捞,把木质船改成钢制船来做,远洋捕捞对这个捕捞这方面的鱼类会增加,这是一个。第二个我们做这个,做深海养殖,完全投产后一年生产量都达到18个亿,这样为我们海产品出口增加了很多质量优美的,味道新鲜的货源。
提高产量和品质,启动内销市场,这两招的作用到底会有多大,还需要时间来检验,面对困难,水产品企业还有哪些牌可打?
除了外部需求的萎缩,来自泰国、越南等国水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也在加剧,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这些国家水产品企业和中国企业竞争的杀手锏,面对泰、越等国家水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中国水产品企业怎样才能降低成本、提升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呢?
阳江市阳西塘口镇居民阿芬:有时候早上7点半,有时候8点这样子来,送小孩上学就来了。
阿芬原来是一名家庭妇女,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在这里上班的她不用打卡,不用做班。
阿芬:这里每个人都很自由,近家,不顺时间。
阿芬工作的地方是广东顺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设在阳西塘口镇上的一个加工点,这个加工点在每年的生产旺季招募附近的家庭妇女来上班,对虾进行简单的剥壳处理,再将半成品送回工厂,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进一步加工。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织:这里从去开始的。我们现在有三个(加工点)。最多这边有一百多人。
去头去尾剥虾壳,这是对虾加工中最耗费人工的一道工序,生产线前密集的工人也是此类企业最常见的风景。林织说,以前他只需要在工厂大门口贴一个用工广告,两天就能招来六百个工人,但去年,他在当地报纸上花上几十万反复做广告,但最后只招来了十几个人。眼看生产旺季来临,手里的订单越积越多,他想起这种有些原始的生产组织形式。
林织:所以我们当地就把就想到一些还可以利用的劳动力,我们就把它集中起来。
林织的公司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增长超过20%。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他也开始考虑逐渐改变现在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林织:要是我们乡下的劳动力都不能满足我们的工厂的需求的话,我们要考虑机械化,转型升级,这个都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