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43550
- 积分
- 302
- 主题
- 14
- 帖子
- 181
- 精华
- 0
- 经验
- 302 点
- 金币
- 17 元
- 注册时间
- 2012-3-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81
- 精华
- 0
- 经验
- 302 点
- 金币
- 17 元
- 注册时间
- 2012-3-15
|
台官员为提升农民地位提议改称农业从业人员
中新网12月5日电 台湾当局农业部门主管陈保基4日提到,农民长期给外界弱势、赚不到钱的刻板印象,他要帮年轻农民正名,提倡改称“农业从业人员”,提升农民地位。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陈保基说,只要跟年轻人提到“农民”,多数人几乎联想到自己务农的父亲、祖父般传统农业,但时代变迁,农民不再只是农民,应改称“农业从业人员”。年轻人可在农业领域,从事种植、贩卖、加工到销售,建立产销一条炼,为台湾农业“加值”。
他指出,过去台湾农业很少站在消费者角度出发,老农在农村种田一辈子,最大的成就是被夸奖,你种得的水果、养得畜禽“质量很好”,但成就仅止于此,永远跟产业、消费者“脱节”。
他认为,台湾农业的出路,必须跳脱“生产面”取向,延伸至整个农业“产业价值”。未来台湾“农业从业人员”不再只是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者”,而是赋予农业“加值”的创新者,引进农业以外的元素,让台湾农业不一样。
他说,不仅要藉由农民“正名”,扭转大众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农政单位如何把人、土地、产业串连起来,建构台湾农业新价值。而即将上路的活化休耕政策就是从农业“结构”上改变,未来农民不是只出现在农村稻田里,而是出现在消费者身边。 看到一条新闻,感触很深:
生产与消费脱节,正是中国水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弊端有二:
1、生产者对品质没有太多责任;
2、大部分的利润,被中间环节拿走了。
中国的水产业者,不光要会养,也要会卖,不是卖给鱼中、虾中,而是要卖给终端客户。现在也许还很少人能做到,但方向一定要这么走。想办法养出品质好的鱼,也想办法卖出个好价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