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45158
- 积分
- 1574
- 主题
- 149
- 帖子
- 1139
- 精华
- 3
- 经验
- 1574 点
- 金币
- 5168 元
- 注册时间
- 2012-4-1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12-13 15:40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1139
- 精华
- 3
- 经验
- 1574 点
- 金币
- 5168 元
- 注册时间
- 2012-4-1
|
本帖最后由 鱼游四海 于 2013-7-18 14:43 编辑
嘉宾观点:
姜玉宝:
海参产业有两个转折点,2002年,和2013三公消费。关于三公消费的影响,海参市场有2个70%。70%的海参市场是礼品,这其中70%是三公消费。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不要这样区分。建议分为特级,优级,合格,或者AAA,AA等标准。
王联珠:
可以看到大家对于行业标准的关注,标准不是万能的。希望大家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
主持人薛长湖:标准是为了挡住不好的产品出来,80-90%的企业还要能够生存。
常亚青:
海参南养没有问题,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耐高温,二是苗种问题。苗种耐高温,苗种本地化很重要。南北海参品质有差异,当然刺身品质本身有差异。
苗种要实现良种化,生态化。而这走到企业里面又需要时间。
如果解决了苗种的成本,海参竞争力将提升。
主持人薛长湖:南方海参达到20万吨的时候,会对北方海参产业造成很大冲击。如果养殖成本变成20元,产业又将会怎样。
崔和:
海参产业一是市场和贸易问题,二是国际、国内产业的问题。
市场是决定因素,生产最终的驱动力来自市场,市场就是导向;贸易问题,在于海参贸易如何规范化。最深层次的问题,是市场公平化竞争的问题。为什么要关注国内和国外,因为全球一体化改变不了。中国从企业和科研都具备很大能力。
林丁贵:
国际海参进入中国面临的问题。国家管理很重要,像过度捕捞等。很多国家海参繁殖期禁止捕捞。各个国家的管理最重要。供应和需求协会做不了,是有市场调控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国内在加工方面没有管制的系统。一些发达国家所有加工厂都要发牌证,不像我国随便都可以。糖参,把产业丑化了。
蔡建军:
标准很难出,技术很多样,产品很复杂。海参产业的加工过程中都有相关的严格的规范、标准。标准确实需要严格。大企业一定会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政府监管。只有让不规范的企业离开,才可以发展。
|
-
总评分: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