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健康养殖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从而导致一大部分企业争先恐后地涉足水产微生态行业。然而好多企业进入该行业,却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从而市场上的微生态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也是导致水产微生态市场乱象的主要因素。
都着急分一杯羹,却没有长远的计划,使得大部分企业产品在效果甚至直接在产品质量上就不达标。甚至部分企业的生产是以别的公司代加工为主,业务员也是半路出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曾经遇到过某企业老板,说过这么一句话,不禁令我心中一颤,他说:“我们的产品,只要没有害,就是有效。”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令人震惊。不过这也就是目前水产微生态行业的一个缩影。大部分企业,没有实力研发,或者说没有精力去研发,只强调销售,看见别的大公司在做什么,什么东西好卖,就去生产什么东西。这样下去,一个好东西,早晚会被这样的公司糟蹋了。
水产微生态行业缺少最起码的行业标准,在这方面至今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国家标准,这是目前一批企业所钻的空子。但是,这样以来个别企业连良心都不要了,从现在极其艰难的养殖户手里骗钱,难道这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吗?
我认为,水产微生态行业应该尽快洗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抬高产业门槛,让一部分打着水产微生态幌子去坑害农户的滥竽充数企业离开这片土壤,而不是听之任之。让此类企业认识到,水产微生态行业不是业务做得好就可以开公司的。大力扶持相关具有技术实力,而且科研与产业同时发展的企业。
对于养殖户来说,如果水产微生态产品效果显著,他们为什么还会违法犯罪,去使用违禁药品。主要是很多养殖户对于水产微生态制剂失望了,才会铤而走险。
想要达到理想效果,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的,目前有几家公司能做到技术支持到位?凤毛麟角,而且这种技术支持在许多企业看来没有必要,甚至整个公司只有一两个技术员还是半路出家的,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管卖不管用,一切为销售而销售的企业是不负责任的。养殖户只凭经验,而业务员只凭一张嘴,到头来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我个人认为,目前该市场缺乏有技术能力的经理,许多公司在这方面舍不得花钱,就凭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水平,想请到专业成熟的技术员,简直是异想天开了。甚至好多公司感觉到不需要此类人员。水产养殖的变数很多,不是公司请一两个专家讲讲课,培训一下,业务员就能成为技术人才的。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养殖业,是要从头开始,一步一步的进行规范化。对于相关企业也是如此,有能力的企业,能担起健康养殖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大力的扶持,滥竽充数的企业不应该存在与这个行业里。
水产养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在水产养殖界是行不通的,养殖户凭经验养殖的时代也已经过去,资源整合,行业洗牌,存优去稗,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