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蟹养殖户如何把好养蟹最后一关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02: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米来-小米 于 2016-9-18 15:32 编辑

    河蟹养殖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受恶劣气候(暴雨、大水、高温)影响,很多养殖户都反应今年的池塘情况比往年都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受水灾影响的区域,越到后期草越少、蓝藻越多,损伤也就越大,高温时节水质恶化严重,河蟹频繁缺氧、上岸,这也导致了到了末期(最后一壳)部分河蟹体质严重下降,营养及能量储备不足,导致蜕壳不遂及蜕壳期大量伤亡现象出现。

    进入白露后,气温稍降,大部分地区的河蟹即将或者已经开始蜕最后一壳(部分密度低的区域甚至快结束了),由于今年产量明显比去年低,价格走势较高,因此必须保证河蟹顺利蜕好最后一壳,同时要及时防控后期可能出现的水环境问题,把好养殖最后一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白露及秋风阶段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蜕好最后一壳

    目前大部分螃蟹都在蜕第五或者第六壳,蜕完后河蟹逐渐成熟、规格基本定型,而今年高温期的影响较大,部分螃蟹在7、8月份已经处于半昏迷、缺氧、慢性中毒、摄食少营养不良等不良状态,再加上突然温度下降后造成的应激,导致最近池塘伤亡突然增多,尤其是一些软壳蟹和拉脚蟹,都是由于体质未恢复而应激性蜕壳所致。同时高温期为了降温而保持较高水位的塘口,此时要把水位适当降低,没草的池子及时移点水花生或其他水生植物,温度不高中午可开2个小时左右增氧机,晚上蜕壳时少开,可备点米来氧,防止缺氧。定期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害菌和毒素滋生,营造良好的蜕壳环境。

    水草衰败是影响最后一壳的重要原因

    2、防控纤毛虫

    养殖越到后期池塘的有机物蓄积越多,随着温度的降低,水中纤毛虫(主要是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开始大量滋生,附着于河蟹甲壳、附肢、及鳃等部位,造成河蟹行为异常(蹭草、上岸不下水、扒底泥导致水混等)、影响呼吸及食欲减退等不良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继发为烂鳃、水肿、蜕壳不遂等病症。当出现轻微纤毛虫附着症状时,一般不用刻意杀,保持水质清爽,水浓稠的建议大量换水,降低有机物含量及刺激螃蟹蜕壳,若纤毛虫附着严重,可视水质情况使用药物处理(注意溶氧、刺激)然后换水解毒。

    3、长膘增肥

    螃蟹最后一壳也是最重要的一壳,直接决定了规格和产量,因此要增加后期饵料蛋白含量,促进长膘增肥。池塘环境好的建议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提高食欲,强化营养,同时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储存能量,尤其是后期准备囤螃蟹的塘口,经常使用可有效提高螃蟹后期的耐受力,减少营养性损伤。水环境不好的建议以商品料为主,定期换水改底,保证吃食稳定。

    有机物过高易发纤毛虫和缺氧

    4、昼夜温差、环境应激

    进入9月,温度较高温期下降明显,特别是晚上,昼夜温差很大,易造成河蟹应激,导致应激性蜕壳。河蟹处于应激状态下食欲骤减,大量消耗体内营养,时间一长就导致部分伤亡。建议进入白露后使用应急水溶C,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高温期处理过蓝藻及倒藻、草烂的塘口建议及时换水,另外保持水草覆盖率和水体适当肥度可有效防控河蟹应激反应,因此要加强日常管理。

    转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相关帖子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