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托水产养殖,提升饲料质量,发展江苏水产饲料工业 饲料是水产养殖的主要投入品,养殖的饲料成本为养殖成本的70%以上;同时,饲料质量也是影响养殖鱼类健康、养殖成活率、养殖渔产品食用安全质量的主要因素。水产养殖为水产饲料提供了市场,而水产饲料的发展也是建立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上的。 (一)淡水养殖决定了江苏水产饲料产业的发展模式 1、提升硬颗粒饲料质量,适度发展膨化饲料 一个饲料产品是否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关键点是在保障养殖水产动物生理健康的条件下,养殖单位动物产品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只有养殖饲料成本控制在养殖水产品有盈利的前提下,饲料产品才能获得很好的市场。
江苏的水产养殖特点是以淡水养殖为主,海水养殖总量很小;而淡水养殖种类中,也以常规养殖种类如四大家鱼、鲫鱼、团头鲂,以及淡水蟹、虾作为主要养殖种类,这些养殖种类较为适应硬颗粒饲料。
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是颗粒饲料的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各自有其利与弊。通过这些年膨化饲料的推广与应用实际效果看,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①膨化加工工艺是否可以提高饲料的养殖效率
如果要比较硬颗粒饲料与挤压膨化饲料加工工艺对养殖效果的影响,最为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在相同的配方条件、相同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两种饲料的养殖效果。依据现有的研究单位和企业的试验结果,以及实际的养殖效果对两种饲料在相同配方和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比较结果是:养殖效果差异不显著,即膨化饲料的养殖效果等于、或稍微好于、或稍低于硬颗粒饲料的结果,这还仅仅是对摄食鱼类养殖效果的评价结果,没有包含滤食性鱼类养殖结果。这个结果下,挤压膨化饲料的生产成本、运输和包装成本则显著高于硬颗粒饲料,因此,如果在相同的配方条件下膨化饲料的市场竞争能力小于硬颗粒饲料。
那么,挤压膨化饲料如何才能使养殖效果好于硬颗粒饲料,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呢?需要提高饲料的配方质量、配方成本。如果将膨化饲料配方成本提高200~300元/吨,再加上生产、运输、包装增加的费用,同种水产动物的膨化饲料成本需要增加400~600元/吨(生产费用的增加与膨化饲料的产量有负相关关系),其养殖效果才会好于硬颗粒饲料。
因此,如果硬颗粒饲料的配方成本过低、甚至低于该种养殖动物所需要的最低营养水平时,膨化饲料在提高饲料质量、提高饲料价格的情况下,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养殖效果和市场效果。江苏主要淡水养殖种类,如鲫鱼、团头鲂、草鱼、青鱼、中华绒螯蟹等的饲料配方成本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其养殖效果也相对较好,例如养殖的饲料成本鲫鱼3.8~4.0元/500g,草鱼3.3~3.5元/500g,团头鲂3.4~3.8元/500g,青鱼3.6~4.0元/500g,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处于较好的水平了。而如果再增加200~300元/吨的配方成本,并不能使养殖水产动物的饲料成本下降,反而有可能增加。因此,发展淡水鱼类膨化饲料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如硬颗粒饲料。
所以,依据上述分析,江苏地区的水产动物饲料依然会是以硬颗粒饲料为主题,膨化饲料只有在那些饲料价格和饲料质量定位过低的地区、种类上才能取得很好的养殖效果,市场开拓的效果才会显著。
建议江苏地区重点集中在如何提高硬颗粒饲料的生产质量和配方质量,保障其养殖效果。适度发展加压膨化饲料,重点在海水鱼类、冷水鱼类饲料中发展膨化饲料。
②硬颗粒饲料与膨化饲料的综合养殖效益比较
两种饲料最大的差异是在饲料投喂过程中饲料的损失量,硬颗粒饲料的损失量要大于膨化饲料。而如果在混养模式下比较综合养殖效益则是另外一番结果。硬颗粒饲料损失的饲料基本被鲢鳙鱼摄食或肥水后获得鲢鳙鱼的产量,而膨化饲料养殖的鲢鳙鱼则缺少饲料物质的摄入,其生长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的结果是,如果以养殖池塘为单位计算养殖效益,硬颗粒饲料的结果反而优于膨化饲料。
③饲料对养殖动物健康的影响
饲料营养的平衡效果、饲料的安全质量和饲料中维生素等是影响养殖动物生理健康的关键性因素。挤压膨化饲料需要比硬颗粒饲料更高的温度、压力,制粒温度达到132℃,烘干过程中在80℃以上需要持续20~30min,这些条件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的损失、赖氨酸因为美拉德反应的损失等,其结果导致养殖动物获得的维生素等热敏感营养素数量显著减少,养殖动物的生理健康受到较大的影响。使养殖水产动物出现体表粘液减少、鳞片松动易脱落、抗应激能力显著下降等情况。虽然膨化饲料因为水质改善对养殖鱼类生长、生理健康得到有益的改善,但两相抵消,出现生理健康损伤、抗应激能力下降的情况更为显著。
这种情况在团头鲂、草鱼等抗应激能力差的养殖种类表现较为显著。全程使用膨化饲料养殖团头鲂,会出现体表粘液减少、掉鳞、出血等情况,抗应激能力差。草鱼也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草鱼膨化饲料或许由于膨化需要淀粉量大、油脂高,还出现“大肚子”草鱼的情况。
因此,团头鲂、草鱼养殖中,只能阶段性地使用膨化饲料。
2、在海水鱼类、冷水鱼类发展高油脂膨化饲料
在高端养殖水产动物、在冷水鱼类饲料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提高饲料的油脂水平。水温越低,要获得好的养殖效果,饲料油脂就更为重要,比如,北欧的冷水鱼类养殖饲料油脂水平可以达到16~18%。深水网箱养殖鱼类如大黄鱼、军草鱼、鲷等,饲料中也需要很高的饲料油脂,油脂总量要达到14~16%的水平。
对于高油脂饲料必须发展膨化饲料。不同饲料中油脂含量的极限水平大致是:硬颗粒饲料8~9%,一般膨化饲料10~12%,真空后喷涂膨化饲料15~17%。
如果仅仅从饲料油脂水平与加工条件的分析来看,在饲料配方中,使用高含油量的原料如油菜籽、大豆、油葵、肉粉、鱼粉等原料,饲料原料油脂总量可以达到6~7%的极限水平,再添加2%左右的油脂(在搅拌工段加入),饲料总油脂水平达到8~9%就是硬颗粒饲料油脂水平的极限了,目前的鲫鱼饲料基本就是如此。膨化饲料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饲料膨化后再外喷涂2~3%的油脂,膨化饲料油脂总水平达到10~12%就是极限水平了。
而要再增加油脂含量,就需要真空后喷涂的膨化饲料加工设备和工艺了。其油脂量基本为:饲料原料油脂水平6~7%、在混合工段添加油脂2~3%,就是所谓的饲料内部油脂总量达到8~9%,饲料挤压膨化后、抽真空,再外喷涂油脂6~7%,这样下来,真空喷涂膨化饲料总油脂水平就可以达到15~17%。
海水养殖在江苏区域发展有限,但工厂化的海水鱼类养殖如大鳞鲆、半滑舌鳎等还是有的;临近的浙江、山东、福建发展深水海水网箱养殖、远海养殖在逐渐兴起;冷水性鱼类如鲟鱼在一些山区也在逐渐发展。因此,在江苏发展一定量的高油脂水平的膨化饲料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因为这类饲料的利润目前还是很高的,饲料市场价格为1.6~2.2万元/吨,养殖饲料系数0.7~1.1,养殖的饲料成本为16~25元/kg。饲料则可以达到2000元/吨以上的纯利润,有1万吨的饲料销售,就有2000万元以上的利润,其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当然,高油脂膨化饲料、尤其是高油脂沉性膨化饲料的配方技术、制造技术、保存技术等都需要进行研究,希望增加这方面的研究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