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混养模式下发展混养饲料 与全国水产养殖形势基本一致,在养殖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淡水养殖逐渐发展以多种类混养模式,在一个池塘里养殖多种鱼类、虾、蟹等,以保障养殖效益的获得,这成为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以前是多种鱼类混合养殖,如鲫鱼、草鱼、团头鲂、鲤鱼、鲢鳙鱼等混合养殖,而现在由于虾的养殖利润高于鱼类的养殖利润,在广东发展鱼虾混养,获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和养殖效益,对传统的饲料营养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值得我们去研究,对于企业值得重视和发展混养饲料和新的饲料投喂技术。
例如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草鱼、团头鲂与鲢鳙鱼混养,饲料营养水平的设置和饲料配方的编制就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鲫鱼需要较高的营养水平,而满足鲫鱼营养需要的饲料对于草鱼、团头鲂则可能出现营养过剩,鲫鱼可以获得很好的养殖效果,而草鱼、团头鲂则不能获得好的养殖效果。这时,就需要在一个池塘中使用2个营养水平的2种饲料,在饲料投喂技术上如何在同一个池塘中投喂2种饲料?是混合在一起投喂、是分别先后投喂、还是分地点2种饲料同时投喂?不同的饲料投喂方式下养殖效果差异有多大?这些需要进行实际现场的养殖试验,获得技术数据,支撑混养饲料的配制与投喂技术。
鱼虾混养条件的饲料配方编制技术、饲料制造技术、饲料投喂技术等都需要进行实际现场的研究。
可以预见的是:鱼虾混合模式下,虾的成活率提高,养殖后期使用鱼类饲料养殖获得商品虾,养殖的饲料成本很低,因此,以养殖池塘为单位获得的养殖效益要显著高于鱼类混养的结果,鱼虾混养在全国、尤其沿海地区将得到快速的、大量的发展。饲料企业应该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生产准备、销售市场开拓的准备等,迎接一个新的饲料市场发展机遇的来临。
鱼虾混养饲料除了在配方技术上需要发展外,在饲料制造技术上也需要改进和发展,提高饲料原料的粉碎效果和效率、饲料颗粒满足虾类抱食的需要等。
(二)水产饲料安全质量对养殖水产动物健康的影响是近期研究的关键点 水产动物饲料物质与水产养殖动物生长的关系中,饲料物质与养殖动物健康的关系是重要的链接节点,值得系统、深入的研究,发展维护养殖动物健康的安全饲料是饲料产业保障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1、饲料质量是影响养殖动物健康的关键性因素
在养殖条件下,饲料物质是养殖水产动物主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在满足其生长的营养需要的同时,饲料中不安全物质如油脂氧化产物、蛋白质腐败产物、霉菌毒素、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等也同时进入消化系统,对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肝胰脏健康、动物生理功能等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作用。因此,饲料物质与养殖水产动物健康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有很多基础性问题需要研究。
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的抗病、防病主要还是依赖动物自身的生理作用和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的作用。如果养殖动物具有良好的生理健康条件,可以防御一般性的疾病的感染,或感染后也容易治愈。也只有在健康条件下,养殖动物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转化效率。但是,如果饲料安全质量有问题,就可能导致动物肠道、肝胰脏等器官组织损伤,引发多器官结构性和功能性损伤,导致动物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这样就增加了被病原生物感染的机会,被感染后治愈的难度也加大。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非病原生物性疾病,如体色显著性变化、脂肪肝等。
目前,水产动物疫情如鲫鱼的鳃出血已经成为影响养殖成败、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饲料引起的动物器质性损伤、功能性损伤与动物疫病的发生,到底谁是原发性因素这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推测的是,如果饲料安全质量很好,通过饲料途径能够保障养殖动物具有良好的生理健康,养殖动物具有完整的自身免疫防御结构系统和良好的免疫防御能力,应该可以减少养殖动物疫病的发生的几率。
因此,饲料安全质量、营养质量是保障养殖动物生理健康的关键性因素。
2、建立水产动物健康模型,实施水产动物系统体检,提升服务的技术水平
饲料安全质量与养殖水产动物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评价养殖动物的健康状态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饲料企业可以参与这项系统工程。
客观、科学、系统地评价养殖动物的健康,可以了解和掌握养殖动物的生理健康状态,对于评价饲料的安全质量、保障养殖生产的成功率、保障养殖效益、制定合理的饲料选择、饲料投喂技术、水质控制技术、疾病预防技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我们目前还不能对养殖的水产动物进行健康评价。
养殖水产动物健康评价,或者说对养殖鱼类进行“体检”,首先需要有检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即要检测什么指标、这些指标与动物的什么生理机能相互关联,关联度有多大;其次就是指标值在什么范围内是健康、合理的,超过这个范围就意味着动物相应的生理机能处于不健康状态。这就是养殖水产动物健康模型建立的问题。如何建立养殖水产动物的健康模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合理的指标值)目前还需要有大量的研究性工作。我们通过对养殖鱼类体表检查指标、血清检测指标、肝胰脏功能指标和肠道通透性指标等,初步建立了草鱼、鲫鱼、团头鲂等养殖鱼类的健康模型,但尚不完善,还有系列的工作要做。
那么,该由谁来进行健康模型的研究,建立健康模型后又由谁来对养殖动物进行健康监测、评价和分析?
对于饲料企业而言,掌握养殖水产动物健康模型,可以对养殖动物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的、数据化的健康评价,这对于我们掌握饲料安全质量、了解养殖动物健康状态,并提前采取一系列对策和技术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作为提升饲料企业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现阶段,我们的技术服务主要就是指导放养模式、检查鱼病、检查水质和饲料使用情况,以后可以增加鱼体健康检查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例如按照健康检查程序,对养殖水产动物的体表感官鉴定、内脏器官的感官鉴定、血清指标的定量分析(可以送医院、利用医院的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胰脏结构(快速切片)与功能检查、肠道结构(快速切片)与功能检查等定性与定量的指标检查,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程序、检查指标和指标值,如果发现养殖动物生理健康有异常,及时通过饲料途径、或通过养殖技术途径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