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jlittlepig 于 2012-6-21 11:33 编辑
摘要:为了研究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初均重(69.51±6.29)g的草鱼144 尾,随机分为3 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16 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添加1 000 mg/kg、2 000 mg/kg 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料,经过70 d 的池塘网箱养殖试验,结果显示:①与基础饲料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饲料系数(FCR),其中1 000 mg/kg 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肠道皱襞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粘膜层厚度与皱襞高度表现一致(P<0.05);微绒毛高度、宽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 000 mg/kg 组微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绒毛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 000 mg/kg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酵母培养物能够通过改善草鱼肠道粘膜形态,促进草鱼对饲料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草鱼生长。
关键词:酵母培养物;草鱼;生长性能;肠道粘膜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简称YC)通常指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经酵母菌发酵的培养物和酵母菌的混合物,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消化酶、促生长因子、有机酸、寡糖、增味物质和较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十分丰富,是集营养和保健为一体的饲料添加剂,是生物技术和微生态技术在饲料添加剂中的研究成果之一,具有无残留、无污染和无毒等优点,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通过在草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酵母培养物,旨在探讨酵母培养物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其在草鱼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酵母培养物由达农威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成分是酵母细胞外代谢产物。草鱼,由无锡宜兴养殖厂提供。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组成 试验选取初均重(69.51±6.29)g 的草鱼144 尾,随机分为3 组,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 000、2 000 mg/kg 的酵母培养物作为2个试验组,共3 个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16 尾鱼,基础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饲料原料经微粉碎后过40 目筛,混合均匀后用小型颗粒饲料机加工成直径1.5 mm 的颗粒饲料备用,饲料加工过程中温度65~70 ℃,持续时间约1 min。 1.3 饲养管理 在50 亩的池塘中设置网箱进行养殖试验,网箱规格为1 m×1 m×1.5 m,本试验共15 个网箱。试验鱼经过2 周的养殖驯化后再进行分组。饲料投喂每天3次,投喂量为体重的2%~3%。试验时间为2008 年8月至10 月,饲养期间水质条件为:水温(28.0±3.0)℃、DO>8.0 mg/l、pH 值<8.3、亚硝酸盐<0.01 mg/l、硫化物<0.05 mg/l。正式养殖试验70 d。 1.4 样品采集和分析 饲养试验结束后,禁食24 h 后测定每箱鱼的总体重和尾数,计算成活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解剖试验鱼,取出内脏团,分离出肠道,剔除表面脂肪组织,分别取中肠1 cm 左右大小的组织1~2 块,纵向剖开,使肠粘膜暴露于空气中,用生理盐水冲洗3~4 次,除去其上所带有的血液、粪便等杂质,制得肠道样品。扫描电镜肠道样品置于4%戊二醛固定液中,超声波洗涤10 min,更换固定液再次洗涤,更换固定液保存。制样时将其取出,洗涤,适当修剪, 1%锇酸固定1 h,0.1 M pH 值7.2 磷酸缓冲液洗3 次,叔丁醇系列梯度脱水,真空干燥,喷金,S-4700 型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拍照。 组织切片肠道样品置于4%中性甲醛中固定、70%乙醇保存。分别经浓度为70%、80%、90%、95%以及100%的酒精梯度脱水,并置于二甲苯中透明,最后包埋于低熔点石蜡中。使用KD-2508 型切片机横向连续切片,厚度为8 μm,而后展片于清洁的载玻片上。采用H.E 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测量肠道皱襞高度、宽度,粘膜层、肌层、浆膜层厚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采用Nikon COOLPIX4500 型相机进行拍照。 1.5 计算公式 成活率(SR,%)=(试验末鱼尾数/试验初鱼尾数)×100; 特定生长率(SGR,%/d)=(ln 末均重-ln 初均重)/饲养天数×100; 饲料系数(FCR)=每箱投喂饲料总量/每箱鱼体总增重量。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果采用Excel和SPSS14.0 版统计软件中One-Way Anova 过程进行方差分析, 并进行Duncan's 法多重比较, 显著水平为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