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968
- 积分
- 612
- 主题
- 303
- 帖子
- 309
- 精华
- 0
- 经验
- 612 点
- 金币
- 1054 元
- 注册时间
- 2015-1-3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15-3-2 17:3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309
- 精华
- 0
- 经验
- 612 点
- 金币
- 1054 元
- 注册时间
- 2015-1-3
|
防控“懒蟹”
蟹苗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水质变化,河蟹会栖居洞穴或水草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慢慢就成了“懒蟹”。其原因有:
1.水草:蟹池缺乏水草,河蟹缺乏隐蔽场所,出现“懒蟹”;年前种植的水草或上年留下的伊乐藻春季出现“疯长”现象,占据了河蟹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河蟹觅食活动减少,懒蟹较多。建议:水草种类多样化,保持水草间空隙,蟹池水草分布呈“井”字型。
2.溶氧:前期水温偏低,水体清瘦,藻类缺乏,蟹池溶氧低于觅食活动水平(4mg/L),影响蟹正常觅食,渐而出现“懒蟹”。建议:用耐低温的肥水组合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施基肥,定期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钙少量多次地追肥。
3.pH值:水体碱度偏高,pH值达9.0以上,影响河蟹摄食活动,出现“懒蟹”。建议:按3亩用净水王1瓶+降解灵1包泼洒,第二天按5亩用新活菌王1瓶+红糖2公斤浸泡2小时泼洒,可降低pH值,促进摄食活动。
4.水位:水位变动大,忽高忽低,河蟹容易在“潮间带”挖洞穴居,懒于出来活动,形成懒蟹。建议:前期不宜频繁换水,保持水位稳定,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逐步地提高水位。
5.河蟹密度大且投饵不均匀:导致部分河蟹吃料不足,只能摄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质维持生命,生长缓慢,出现懒蟹。建议:早期河蟹摄食量小,活动范围小,可沿浅水区均匀稀撒,不宜定点投放饵料,同时用活性蒜宝和酶解多糖拌料,加强诱食,有助消化吸收,促进生长。
“性早熟蟹”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其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已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性腺发育成熟。
原因:①平均水温过高;②水体盐度过高;③饵料营养过剩;④种源遗传。
对策:①加大放养密度;②降低水温(水温过高时注新水);③调整饵料结构(两头精中间粗);④改善池塘条件,降低池水中盐度;⑤选择优质蟹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