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成功养虾的理论,这个方案在珠三角特别是中山的应用发现是可行的,有几个连续亏本3年的客户,按照这个理论养殖成功了,亩利润达到1万多元。所以把这个理论发与大家分享分享。
最近这几年对虾养殖情况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着,新病害导致的高排塘率、低产等一直成为笼罩养殖户心理的阴霾。这些新的问题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个要经得起暴风雨的考验!环境污染、资源掠夺式的养殖模式、不合理的养殖规划等,已经严重破坏了养殖生态系统、其次加上苗种不纯,养好一条虾可为难上加难。
所以说,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往往就需要人们做到更精致,就要接受更多新鲜事物、新观念、相信科学,不能再按照以前老一套的方法养成虾了。
引起这些病害的根本原因:水毒、水粘、水脏、水软。
下面就是该理论的三部曲:
前期:主要是控料、转肝期保肝护肝、解毒、消毒的步骤。
(1)虾仔期:料喂得好不如控的好;料控得好可减少对水源的污染,避免生态系统过早破坏、污染水质、导致有害因子与有害微生物的增加和滋生,料控得好可以减少人为对水体影响,从而减少对虾的影响。
(2)转肝期:对虾的肝处于高负荷状态,同时虾也处于一个重要的生长蜕变期,要做的还是更多地观察肝颜色【看看有没有黄肝、红肝等花肝的问题】转肝阶段,对虾很容易受外界有毒因子影响,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现肝病变的问题,所以,解毒护肝、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中期:主要是补充营养、解毒调水、改底的步骤。
中期虾达到了快速生长的时期,对虾体内对营养的需要单单靠饲料是往往不够的,所以定期给虾补充营养【外泼内服】;然而随着虾的长大,料量的增加,粪便残骸有机质的增多积累,久而久之,不注重底部的改底,虾有一定的密度,水体就很容易分层,虾就会比较瘦身,体质变差,加上长时间不改底,底部恶化,进而就会影响虾【解毒调水、改底的重要性】
后期:主要是追肥、解毒消毒、增氧改底的步骤。
后期藻类老化比较严重,很容易掉肥,藻类的死亡,导致ph波动比较大,虾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再加上底部杂质积累增多,有害物滋生,耗氧严重。所以,后期改底增氧、解毒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按照上面的三部曲一个个环节做好,最后养殖户焕友养殖成功: 9亩池塘,产量5600斤,饲料系数0.9。
其实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养好一条虾!(来自海南正强超越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